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依靠改革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

依靠改革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

王昌林。人物素描:郭紅松繪

【名家看兩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國民經濟主要預期目標的設定和推進措施都體現出高質量發展的原則。

高質量發展的特徵是高效率、高效益、就業增加、收入增長、清潔安全,是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是從「增長」轉向「發展」,不僅包括量的擴張,還包括質的提升。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質量不高,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高。2017年,我國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01231元/人,遠低於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此外,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上述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創新能力不夠強,供給體系不能夠及時適應需求的變化。深層次的原因是體制機制制約,考核評價機制、財稅體制、科技體制、金融體制、監管體制等還不能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此外,政策法規和市場環境不完善也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改革,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破除無效供給,加強製造強國建設,發展壯大新動能。要把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發展聚焦到服務實體經濟上來;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城鎮化質量;要進一步拓展開放範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的體制機制;要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行動,要推進國企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推進財稅、金融、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改革。要加快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加強對勞動生產率、資本產出率、能源資源利用率、環境質量等指標的評價和統計,強調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增長、社會公共服務水平提高等社會進步指標。要推動財稅政策、產業政策、創新政策、開放政策等的轉型,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作者:王昌林,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印尼證券交易所樓層坍塌 造成至少20人受傷
專訪冰島駐華大使古士賢:北極合作開啟冰中關係新篇章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