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歲的女人,該活成什麼樣?

30歲的女人,該活成什麼樣?

現實

自古以來,我們對年齡總是有太多的期許。30歲,古語中叫做「而立之年」。或許30歲你,房子、車子、孩子一應俱全;或許30歲的你,依然享受著一個人的自由自在;更或許有這樣一個30歲的你,在一貧如洗的道路上獲得瀟洒自在。然而,這些30歲女人的背後,大都藏著一個忙碌的身影。與30歲男人——掙錢養家所不同的是,人們對30歲女人,要求更多:大廚、營養學家、中醫大夫、購物達人、清潔工、職場達人等等,不一而足。

拋棄來自外界的審判,問問自己:女人,30歲,該活成什麼樣?

30歲的女人,不省心

20多歲,正處芳華,小北遇到了心意的男朋友。兩個人如膠似漆,每天黏在一起。有一天,小北看到男朋友和前任女友仍然保持聯繫,便大發雷霆。這以後,「前任」便成了他們鬧矛盾的導火索。追其根源,不外乎:恐懼。她害怕失去,所以格外沒有安全感。

大學畢業,她就和男朋友結婚了。

再見小北,她已經30歲。精緻的五官,因畫了淡妝而更有魅力。真正吸引我的,是她臉上的陽光和舉手投足間的優雅。

我打趣道:還會因為前任吵架嗎?

她淡淡一笑說:那會真年輕啊,害怕失去,其實是不自信。這幾年讓我明白,與其活在擔驚受怕他會離開,還不如活出自己。

從她那散發著自律的外表中,估計她的老公在自豪的同時,也會常有一絲絲「擔心」掠過心頭吧。

30歲的女人,為人生做減法

20多歲的年紀,我「興趣廣泛」。昨天,看到朋友圈裡曬出的美圖,借來攝影書籍,研究構圖;今天,厭倦了雞毛蒜皮,在一篇有關茶道的文章中找到了詩和遠方,從此便開啟了紅、黃、黑、綠的茶藝人生;明天,同事興之所至練起書法,自己也加入「書法家」的千軍萬馬。20多歲的我,還喜歡讀書、喜歡研究美食、喜歡收集形態各異的筆和本。

一路磕磕絆絆,卻不乏精彩,

就這樣到了30歲

30歲的我,開始向自己妥協。我沒有天賦異稟,也不是千手觀音。我開始審視哪些對工作和心靈是有利的,因此放棄了攝影、停止了茶藝、偶爾練練書法。舍與得總是並肩而至。工作之餘,我有了大把的時間讀書和研究美食。

書是美食,那我就是一個雜食主義者。隱隱中感覺到:書,在為我們的人生鋪路。喜歡周國平,進而走進了他的所有作品;喜歡林徽因,從她的傳記中走進了徐志摩、梁啟超、胡適; 喜歡三毛、余秋雨、林語堂,帶著他們帶給我的哲學啟發,又開啟毛姆、山多爾。在文學中看到了藝術的高雅,在藝術中培養審美,在審美的驅使下決定開啟怎樣的人生。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給我帶來生活的簡潔,在簡潔中走進梭羅的《瓦爾登湖》,尋找心靈的歸宿。

生活因為減法,變的簡單,也增添了「有序」的色彩。

站在30歲,我們明白了自己。但,絕不會笑話20歲的單純和激情。路,總要自己走過,才知道荊棘和坦途的區別。荊棘中獲得的勇氣和經驗會化成涓涓細流滋養我們的坦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閱心語 的精彩文章:

宮廷里的那些事兒

TAG:靜閱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