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爪為尊 中國古代龍的煉神之路

五爪為尊 中國古代龍的煉神之路

五爪為尊 中國古代龍的煉神之路

赤金走龍。

蚌塑龍。

綠松石龍形器。

四川瀘縣宋墓龍石刻。

山西太原九龍壁。

五爪龍。

宋·陳容《雲龍圖》。

造型威嚴、做工精緻的「雙龍之神」,黃金劍鞘上活靈活現的龍紋飾,在成博《文明的迴響:來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寶》展上,很多都飾有中國觀眾熟悉龍形圖案。「龍是東方的祥瑞之物,可古代阿富汗人並不崇拜龍,在更早期的阿富汗文物里也沒有龍的圖騰。『雙龍之神』里出現了龍,而且還這麼惟妙惟肖,只能說明自從出現絲綢之路後,阿富汗人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影響。」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姆解釋說。

上古以來,龍一直是被中國人崇拜的神異動物。它並非一個具體的動物,而是一個集多種動物靈性與特長於一身的神秘創造物,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圖騰。《易經》記載,龍指太陽,華夏民族崇尚太陽,崇尚剛健和生生不息,因而,龍成為華夏民族的圖騰,華夏民族被稱為「龍的傳人」。

在中國的十二生肖里,每一類生肖動物能在自然界生存繁衍數萬年,一定有其自身獨特的靈性與生存優勢,龍集合了這些動物之所長。傳說中,龍有能大能小、能潛能飛、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能量。

世界上雖然沒有龍,但在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龍。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可是中國龍形象的形成過程和特殊含義卻鮮為人知。龍紋由何起源?龍為什麼一直被視為吉祥物?為何中國龍的形象最後定格在「三停九似」?中國龍為什麼以五爪為尊?

龍紋的起源古代養的"龍",有可能是鱷魚

「龍」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字的形狀是一個大頭,有一個彎曲的身子。

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傳說中,龍是神異靈物,變化莫測,善興雲雨,滋潤萬物,後成為皇權的重要象徵。

《九州要紀》記載:「董父好龍,舜遣豢龍於陶丘,為豢龍氏。」意思是說,舜帝時,董父因馴養龍很好,被賜氏族名叫豢龍氏。夏代也有一個馴龍的高手叫劉累,被賜御龍氏。

從這些傳說來看,至少在堯舜禹時期,人們跟龍就有關係。

古人當真豢養過龍?不少學者認為並非如此,豢龍氏和御龍氏養的龍,很有可能是古河洛地區的鱷魚。

先秦時,鱷魚在中國分布廣泛,很多地區有著灣鱷的分布。鱷魚在有些地方被稱為豬婆龍、鼉(tuó)龍,揚子鱷就有另外一個叫土龍的名字。

據《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記載,周處除「三害」中殺的蛟龍,其實就是鱷魚。那個時候,長江下游的揚子鱷是很常見的。

這一說法還有另一個佐證,1000年前,土耳其人曾使用過東方農曆十二生肖圖,以鱷魚代替了中國十二生肖中的龍。

無論事實如何,可以確定的是,龍的形象是不斷演變的。

夏代時,龍可以被人為蓄養,顯然是古代中原地區存在的動物;後世的龍圖騰集合了多種元素,是古人想像出來的動物,它是由多種動物拼起來的,並不僅僅是鱷魚。

除出現在傳說和相關文獻記載中外,龍的形象在全國各地也屢有發現。

我國古代陶瓷上出現的龍紋,據考古證實,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那時的龍,是粗長的蛇身,爪為三趾,頭圓。

1987年,河南濮陽縣城西水坡修供水池施工時,發現一處早期仰韶文化遺址。在一個墓室中,有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其中,龍圖案身長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長尾,前爪扒、後爪蹬,狀騰飛。

經過研究,考古專家們一致認為,蚌龍在形態上是北京故宮裡各種龍的正宗祖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對該遺迹的蚌殼標本做碳十四測定,年代為距今6600年。

無獨有偶,2002年春,在河南偃師市二里頭夏代都城遺址,出土了一件綠松石龍形器。

這件龍形器長約65厘米,由2000多片綠松石片粘嵌而成,頭呈扁圓形,伸出許多條龍鬚或鬢,吻部微突出,額面中脊鼻樑明顯,梭形眼眶對稱。

龍身略彎曲,中部脊線向兩側下斜,全身布滿菱形鱗紋,尾尖內蜷。在龍形器尾端不遠處,還有一個綠松石條形飾,與龍體近乎垂直。

二里頭遺址是目前國內學術界公認的夏代都城遺址,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這件在此出土的如此完整的龍形器說明,早在夏代,先民們就已經把龍作為圖騰崇拜。

到商周時期,龍紋形象主要表現在玉器、青銅器皿中。這時的龍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說的鱗蟲形態的龍,即蛇體形,身體像蛇,無肢爪,有一首二體形,也有一體二首形;第二類獸體形龍紋,形狀是:張目,有肢有爪,身像獸體,尾巴卷轉。

從蚌塑龍圖,到綠松石龍形器,再到商周玉器、青銅器中的龍紋等,可以清晰看到中國龍的形象一脈相承,進一步證明中華龍文化的源遠流長。

經夏商周,到秦漢時期,中國龍的形象基本成形。《禮記·禮運》稱:「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龍紋的發展與繁盛 唐代"赤金走龍"身材纖細,小巧玲瓏

春秋戰國至南北朝的龍紋瑰麗多姿,神人蛇龍的浪漫世界開始出現。這時的龍都是獸體,爪是三趾,細尾而卷,張大口,頭有角呈後卷狀。

秦漢後,龍慢慢成為皇權和皇帝本人的象徵,《史記》稱秦始皇為「祖龍」。

劉邦的母親劉媼在一個天昏地暗、雷電交加的夜晚,夢見一條龍盤旋在她身上,結果懷了孕,生下了劉邦。劉邦喝醉了,呼呼大睡時,身上常顯出龍形。後來他得了天下,成為「真龍天子」,「龍虎之氣」就成為帝王之相的代稱。

到了漢代,在漢帝國大一統的思想影響下,龍的傳聞和說法由眾說紛紜而歸於劃一。

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龍的形象進行了抽象的概括:「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巨能細,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後世多以此為準。

漢代龍紋的形象,其形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飛龍,以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上所繪的龍為代表。

一般來說,這類龍的尾部與軀體渾然一體,沒有界限,即典型的蛇軀。這類龍多成對出現並巧妙結合,被稱為「雙龍合璧」,象徵著吉祥如意。

除此外,漢代畫像石(磚)中經常繪製走龍。這類龍多以交龍、龍虎鬥、龍鳳合璧等吉祥圖案出現。

漢以後的三國兩晉南北朝,龍紋的裝飾藝術,基本上是繼承兩漢時代龍的形狀與特徵,在龍的周圍往往襯以雲朵、花朵,使龍的形象顯得更加洒脫。

唐代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文化都非常發達。龍紋的發展,在大唐盛世的雍容華貴中,步入了繁盛期,龍紋不僅出現在皇家御用品上,還活躍於民間的各種生活器皿中。

眾所周知,唐代流行「以肥為美」的審美觀念,此時龍的特徵是:身體是胖美健壯的蛇體;身上以斜方格組成網狀紋鱗片,代替魚鱗片紋,看上去身軀健壯,鳳眼優美,龍爪鋒利,張力十足。

不過也有例外,唐代文物「赤金走龍」的身材就特別纖細,顯得小巧玲瓏。「赤金走龍」於1970年在陝西西安市郊的何家村被發現。

當時,考古專家在整理一座埋有大量奇珍異寶的唐代窖藏文物時,目睹了一個神奇美妙的場景——當一件罐口扣合極其嚴密的銀罐被揭開蓋子後,人們驚訝地發現罐中有水,一片金箔漂浮其上,金箔上有12條體態生動的小金龍。在人們的印象中,龍的形象多為出沒於雲水間的飛騰之姿,「赤金走龍」卻完全打破了常規。

這一組小金龍,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纖細,闊嘴伸頸,頭頂雙角,長尾卷舒。

從小金龍的獨特造型,到出土時的刻意擺放,都隱喻了這組「赤金走龍」一定有著非同一般的用意。

專家分析,它們可能和道教息息相關,也許是投龍祭祀儀式中所用的法器。投龍祭祀活動,來源於道教信仰。

古代帝王祭山用「埋」,祭水用「沉」。到了唐代,又逐步形成沉埋金龍玉簡的禮儀。因此,「赤金走龍」或許是擔負著為大唐王朝驅邪、避妖、鎮災的願望而被埋下的。

龍紋的規範期 宋代畫龍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

五代和宋已經總結出了一套畫龍的經驗,畫龍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

所謂三停,是指從龍的頭部至膞(zhuǎn),自膞至腰,自腰至尾3個段落。

所謂九似,是指集成了歷代龍的形象。按宋人羅願在《爾雅翼》一書中的說法,是「角似鹿,頭似駝,腳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目似牛」。宋代擅長畫龍的畫家董羽,對九似的看法則不同,他認為龍「頭似牛,嘴似驢,眼似蝦,角似鹿,耳似象,鱗似魚,須似人,腹似蛇,足似鳳」。

九似的說法還有很多,因為誰也沒見過龍,所以各持己見也是可以理解的。

宋人的畫龍理論,對龍的形象所作的規定性闡述,使歷代帶有不同程度隨意性的龍紋,走上了規範性的軌道。從此以後,雖經改朝換代,但龍的藝術形象基本皆以此為依據。除態勢和細節有其靈活性外,其總體形象不再有大的變化。

宋代的美術理論如此成熟,同時期的龍紋作品是否相得益彰呢?四川瀘縣的一次考古發掘,讓世人感受了宋代龍紋的魅力。2000年初,瀘縣不斷發生盜掘宋代古墓的現象,根據考古調查,在瀘縣竟然有100多座南宋時期的石室墓地。墓中發現的164幅完整石刻,其精美程度,在全國都十分罕見。

石刻中,有很多以龍為主題。在冰冷的石板上,龍紋展現出蓬勃的盎然生趣。它們或昂首向前,或曲頸回顧,四爪之下,甚至出現了作為裝飾的雲朵。在一些作品中,龍抬起前爪,似乎正與一片神葉嬉戲。與唐代相比,宋人對龍尾的處理更加靈活,有的龍尾纏繞右腿,有的龍尾則彎曲著伸向空中。

充滿生趣的龍紋背後,是一個經濟與技術的黃金時代。兩宋時期,制瓷業空前繁榮起來,相繼出現的官、哥、汝、鈞、定號稱宋代五大名窯。龍紋經常會出現在定窯、耀州窯、吉州窯、龍泉窯等窯口。宋代龍紋的特點是矯健雄奇,看似異常迅猛,龍犄角分叉較早,龍角曲度大,多雲紋環繞,龍嘴大張,露齒,吐舌,眼睛不明顯,龍發龍鬚均為幾縷,飄向腦後。

從歷史進程來看,中國早期的龍紋是為宗教服務的。而從宋代開始,龍紋漸漸被納入藝術軌道。由此,龍在中國民間保持著不朽的活力。

龍紋的成熟期 皇家壟斷龍紋,五爪龍成皇家專利

元代,一項決定了其後數百年陶瓷業發展方向的技術,在景德鎮問世。白底藍花的青花瓷燒製成功,在不到70年里,淘汰了其他古老品種,佔據了瓷器市場的主流。

今天見到的元代龍紋,大多數就出現在青花瓷器上。元代龍紋非常重視對龍所處環境的渲染,龍紋往往和雲紋、花草紋結合在一起。

和元代龍紋相比,明龍強調莊重和威嚴的感覺。龍的身體更為粗壯,角、發、須、眉、鰭、鬣、肘毛一應俱全,發部由向後飄灑改為向上飛揚。龍的鼻端多數處理成如意形,以強化吉祥的含義。明代,龍紋成為王室建築不可或缺的裝飾,山西太原的九龍壁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這面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建於洪武25年(1392),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年代最早的一座龍壁,堪稱中國九龍壁之首。

壁上均勻協調地分布著9條飛龍,兩側為日月圖案,壁面由426塊特製五彩琉璃構件拼砌而成。9條飛龍氣勢磅礴,飛騰之勢躍然壁上。龍的間隙由山石、水草圖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

皇家在廣泛使用龍紋的同時,加緊了對龍紋的壟斷。元代以前,封建王朝對龍紋的使用還沒什麼限制,從元代到明清兩朝幾百年間,龍紋就不能隨便使用了。五爪龍成了皇家的專利,民間僅限於使用三爪龍或四爪龍。為什麼從元代開始將五爪龍劃歸皇室呢?這和傳統文化對數字的理解有關。

古人認為「五」在「洛書」里居中,為「皇極數」,在五行中代表土,土的代表色是黃色,皇帝是天下土地的主人,所以要使用代表土的數字和顏色,以彰顯至高無上的地位和身份。另外,所有動物皆無五爪趾,只有萬物之靈的人類才有五趾。元代以前的龍雖具備多種動物的特徵,具有超能力,但並無五爪五趾。五代表「五行齊全」,又具備人類的智慧與靈性。因而,元代以後,將五爪賦予在龍身上,代表最高層次的龍,只准皇家使用。

洪武24年(1391),朱元璋明文規定:「官吏的衣服、帳幔,不許用玄、黃、紫三色,並織綉龍鳳紋,違者罪及染造之人。」到明英宗朱祁鎮時,私自織綉類似龍紋的蟒紋、飛魚紋和鬥牛紋,將遭到斬首的處罰。

龍紋被統治者壟斷後,一些與它類似的動物繼續留在民間,為百姓帶來祥瑞的祝福。人們把這些似龍非龍的怪獸看作龍的兒子,「龍生九子」的說法逐漸流行起來。明代弘治時期的禮部尚書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是較早記錄「龍生九子」的書籍。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平生好殺,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鐘上獸鈕是其遺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是其遺像;贔屓,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

取代大明的大清,延續了對龍紋的喜愛。清代龍紋主要表現在瓷器上,它們不僅樣式豐富,而且彩類繁多。清代初定,風起雲湧,順治時期的龍紋經常是半遮半掩,在雲霧中舞動,呈現出一身三現、五現、七現或九現的樣子。到康熙時期,龍嘴變短,眼睛變小,身軀變肥,頭髮像獅子,龍鬚細長而捲曲,神態兇猛。康熙朝有一種特別的龍紋,龍頭長眉長須,形同老翁,被稱作「老人龍」。這種老態龍鐘的形象傳說,與康熙帝在位60年的歷史有關係。

雍正帝登基的時候已經45歲了,他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持續了康熙帝開創的盛世。彷彿是受這種中年人沉穩的影響,雍正時的龍紋呈現出一種中規中矩、一絲不苟的感覺。龍的鬣毛整齊,龍角光滑,身體甩動,四肢粗壯,五爪精美。

嘉慶、道光後,龍的身軀更為臃腫,龍紋的繪製獃滯,線條簡化,毫無威嚴之感。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陳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府早報 的精彩文章:

白天「熱過頭」 感覺在過假「三九」
價格親民貼近百姓

TAG:天府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