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而為女人,多麼幸運

生而為女人,多麼幸運

Five Hundred Miles

 Sweet by and By

Orla Fallon 

00:00/03:06

上古,有位大神,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當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時,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又是她,熔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重立四極天柱,平整天地。

她被視作是創世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位神。

在今天的這個日子,我們重提這個神話,還是因為她是一位女性:女媧。

從上古到當今,豈止上下五千年。

當我們今天敬稱一個女人為「女神」時,更多時候,是因為她高尚的人格,是因為她的不狹隘不局限,是因為她在面對恐懼時的勇氣,是因為她在面對艱難時的自信,也是因為她同樣也從普通中人來,更是因為她生而為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與這個世界,責任之所在。

更清楚地知道,

生而為女人,多麼幸運。

巨星 安吉麗娜·朱莉 :

我從不按照別人的意見來生活

安吉麗娜·朱莉,她有很多稱號:好萊塢巨星/奧斯卡獎得主/聯合國親善大使/電影導演,擊敗英國伊莉莎白二世、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成為全球最受尊敬女性,以及六個孩子的母親。

最近一次大眾見到安吉麗娜·朱莉,是她登上了美國版ELLE2018年3月刊的封面,這次的寫真與以往不同,看上去又多了幾分歲月給予的成熟味道。

這也許要歸功於這些年豐富的經歷,作為聯合國難民署高專特使,她步履從未停歇。

美麗和健康之間,她選擇生命。

對於很多女性來說,在未確診患有乳腺癌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切除雙乳的,如果是一位女明星,這樣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但是安吉麗娜·朱莉就成為了那個「不可能」。她不僅接受了預防性雙乳切除手術,還將原由寫成了文章《我的醫療選擇》告訴全世界的女性,建議她們防病在先,接受基因測試,在最壞的結果來臨之前,想出辦法解決它。

她說:生活總會給你帶來無數挑戰,有些挑戰,我們可以迎難而上,佔據主動,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心生恐懼。

除了關注女性健康,注重女性的工作權益,她還關注戰爭難民,她與前夫布拉德·皮特先後在柬埔寨、越南和衣索比亞領養了三名子女,大兒子Maddox就是2001年在柬埔寨領養的。為了感謝柬埔寨,作為導演,她拍攝了一部讓柬埔寨國人正視歷史創傷的電影——《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柬埔寨女兒的回憶錄》。

以兒童的視角聚焦柬埔寨紅色高棉政權統治時期的歷史。朱莉說,拍攝這部電影是為了讓柬埔寨人民更加光明正大地敘述那段歷史創傷。很多人詫異,作為白人,為什麼要去揭露他國的歷史?

朱莉說:我不是因為想以導演的身份,來拍攝一部電影,而是因為17年前,我來到這個國家(柬埔寨)就愛上了這裡的人民,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歷史之後,更讓我意識到了二十幾歲的自己對這個世界知之甚少,這個國家是我「幡然醒悟」的地方。我的兒子和一個柬埔寨家庭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從未計划過要拍這部電影,在我成為一名電影人之後,便開始思考什麼故事對我重要、值得呈現。我忽然想到,人們對於40年前發生的這場戰爭以及柬埔寨人民的慘痛遭遇仍有誤解。不僅僅是站在世界角度,而柬埔寨本國人民也對其有深深的誤解。我希望可以以一種人人都可以吸收接納的方式來讓大家重新審視這一段歷史。

朱莉認為「人生來而平等」,不分種族,不分國別,所以她拍了那部記住歷史的電影。世界之大還有很多未知的事情,如果作為井底之蛙,你永遠發現不了新鮮的東西。而那些常理的不該,不能,或許是一種枷鎖,你應該活出你自己的模樣。

主持人 董卿 :

不畏離開 不畏重啟

喜歡這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的人很多,小善也是其中一員,小善曾經排隊一天,只為能當上「大眾評審」,參加《我要上春晚》,因為這個節目董卿是評委之一。

那是小善第一次見到現實中的她,從屏幕後方出現穿著一身紅色的西服,比電視上還要瘦弱一些。但是舉手投足都很優雅。她對每一位參賽人員的點評都深入淺出,出口成章。讓小善彷彿想起了《中國詩詞大會》舌戰群儒的TA。

在1月14日播出《挑戰不可能》節目中,出現首次為嘉賓定製的挑戰。這位嘉賓就是董卿,節目道具是董卿自2005年主持春晚以來13年的精彩照片合集。將照片的編號、年份與服裝準確對應,對親身經歷過的董卿來說也是很大挑戰,對觀眾來說更是一次珍貴回憶。看完節目小善覺得暖暖噠,也特別期待她第14次春晚主持。

但是狗年春晚舞台,除了依舊沒見到「本山大叔」,擁有13年春晚主持經驗的她也華麗退場。很多人悵然若失,各種猜測、推理紛紛霸屏。她沒有多做回應,但一次訪談中她的話成為了最好的解釋:一個聰明的人不僅僅知道,他什麼時候該上場,還要知道她什麼時候可以離開,離開的時間,決定著是你看大家的背影,還是大家看你的背影。

其實這樣的「離開」對於董卿,不只一次。

從上海到北京,她告別家鄉成為異鄉客,克服孤獨、寂寞,終於站上央視成為最閃亮的主持人,她離開了那個「舒適區」。

從主持人到製作人,她從前台走到幕後,從一篇提綱到《朗讀者》的順利播出,火爆銀屏,她離開了那個「原駐地」。

從萬眾矚目的春晚舞台到華麗退出的纖細背影,她離開了那個「閃耀點」。

從0-1再從1-0的過程,說起來很簡單,但抉擇起來其中的滋味也許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特別喜歡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墓志銘上刻著的一句話「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

我想這也是她不畏離開,不畏重啟的勇氣所在,因為她從未停止生長

作家 張純如:

時間不能抹去記憶

張純如,是一位已經逝去的姑娘。她去世時,年僅36歲。

但就是這樣一位弱不禁風的姑娘寫出了《南京大屠殺》這部轟動世界的巨作。

小善曾經有個疑問,看年紀她絕對不會是經歷過南京大屠殺的人,看出生地,她又在美國。可以說與「南京大屠殺」看似沒有任何關聯,唯一和江蘇的聯繫也就是她祖籍江蘇淮安。那麼,這位出生於美國的她,怎麼會寫出那麼真實的文字。

這都源於加州舊金山南灣的一個研討會,當時張純如去參加,她偶然看到同時舉行的三十年代日軍在中國戰爭罪行照片展,看到那些暴行,她怒火中燒,決定放棄原本規劃的寫作題材,決心寧可自費也要寫一本書讓世界知悉「南京大屠殺」。

人們都說作家,只有親身經歷,才會寫出真實的文字,為了將這部巨作完成,她用蹩腳的中文回到大陸搜尋資料,採訪經歷過大屠殺的受難者,皇天不負有心人,她挖出了當年德國駐南京代表拉貝的日記,拉貝雖為納粹,但卻可以稱得上是南京的「辛德勒」,解救了很多南京居民。在她翻譯日記的過程中,日軍在南京的暴虐、殺戮、姦淫、凌虐,讓她痛苦到要窒息。匯總、編輯、融入自己的文字,《南京大屠殺》在重壓之下出爐。

《南京大屠殺》一書出版後,除了各種榮耀和轟動,她也受到來自日本右翼的威脅,和每天噩夢纏身的苦痛,她成了自己筆下的各個人物,最終抑鬱而死。

在張純如去世之後,她的母親六年後寫了一本書《張純如:一個不能遺忘歷史的女人》,書中展現了張純如內心的悲傷和恐懼。

張純如曾經說:人其實是死兩次,一次是肉體的死亡,一次是從他人記憶中消失,那才是真正的死亡,消失的故事總是令我哭泣。

為了讓南京大屠殺不在人們記憶中消失,張純如選擇用生命來鐫刻那段記憶。

張純如雖然早早的離我們而去,但是她教會我們,如何不讓生命真正的死亡。

聽說張純如的墓地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洛斯阿圖斯的天堂之門,空曠開闊,風吹過,綠草悠悠,如果有天你有幸去拜訪,我希望你幫小善帶首歌給她,《the nights》,因為歌詞里有我想對她說的話。

戰地記者 瑪麗·科爾文:

希望你有為自己而戰的勇氣

年後被別人問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看《紅海行動》了嗎?」

當然,關注佳片是必須的,已經擁有25.3億票房的《紅海行動》,電影中讓小善印象最深的是「海清」的角色,她是一名戰地女記者,加上「戰地」這個形容詞,就多了炮火、傷亡、綁架、強姦一系列的威脅。

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是著名的戰地女記者,為報道而生,為田野而戰。

1956年她出生在美國紐約長島風景如畫的牡蠣灣,是耶魯大學人類學專業的高材生,也師從普利策獎得主約翰·赫西(John Hersey)。但因大四的一場有關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情況的報道研討會,科爾文被戰爭報道深深折服,便立志成為一名戰地記者。畢業後供職紐約運輸工會內部刊物。後成為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資深戰地新聞記者。

科爾文報道過數場戰爭,包括科索沃戰爭、車臣戰爭、阿拉伯地區的動亂等,總是將自己的生命置於危險的場合。為了鍾愛的事業,即使付出了失去一隻眼睛的代價,也未能阻止她重返更危險的地區。從斯里蘭卡到前南,從伊拉克到利比亞,哪裡有戰場,哪裡就有她的身影,2011年她甚至成為最後一位採訪卡扎菲的記者。

很不幸的是,2012年2月22日,瑪麗·科爾文在敘利亞對敘反對派採訪報道時遭炮擊身亡。遇襲前一天科爾文在Facebook的個人主頁上說"我感到很無助。天氣也很冷!但我會繼續跟蹤報道(敘利亞動亂)",她在發回的最後一次報道中說:"敘利亞霍姆斯城裡2 .8萬名平民,男人,婦女和孩子在炮火中絕望地尋求避難所,這是我見過的最慘的景象"。

她在一次採訪中也曾說過,她質疑過自己,問過自己,「我寫出來的東西值不值得我冒出生命危險」,最後她找到答案,她阻止不了戰爭,但是因為熱愛記者這個職業,讓她有責任做一名戰爭的「證人」。

科爾文曾說過,「如果你沒法阻止戰爭,那你就把戰爭的真相告訴世界」。

所以,她不僅僅在告訴世界戰爭的真相,也在告訴億萬女性,何為勇氣。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小善特別打開了《Five Hundred Miles》這首歌,有的人說這是首寫鄉愁的歌,百里之外的憂傷,但小善覺得不同的處境這首歌會給你不一樣的心境,「一百里,又一百里,然後是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有的人是與家鄉告別,有的人是與舞台告別,有的人是與自己告別,有的人是與生命告別,但換個角度,她們也在告訴我們,告別是為了更好的擁抱,擁抱新起點,擁抱夢想,擁抱心中一直期許的一切。

在這個燦爛的日子,我想說:姑娘,別怕,前方路途曲折,但你有自己為伍!

---END---

*本文來源善緣街0號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善緣街0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緣街0號 的精彩文章:

成功打造了姚勁波、陳歐們的個人IP,現在他們說要成為更多創始人的品牌經紀人
Lemony的平塔科技: 成為中國的迪士尼和皮克斯

TAG:善緣街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