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狗年話狗」: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狗年話狗」: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雞鳴催寒去,犬吠報春來。今年戊戌年是狗年。狗作為中國老百姓最熟悉最喜愛的動物之一,曾被許多文人墨客寫入詩詞之中,留下了許多名篇佳句,讀之頗有意趣。

狗又稱犬,古人認為「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為犬,小者為狗。」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它生性勇猛,喜動易醒,善於守夜,又能追蹤野獸、協助狩獵,因而成為人類忠實的朋友。北魏的賈岱宗寫了一篇《大狗賦》,其中說到狗「非吾畋獵之有益,乃可安國家衛四鄰者也」,把狗的作用說得很到位。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就有對狗的描述:「躍躍毚(意為狡猾)兔,遇犬獲之。」漢樂府《十五從軍征》中亦有「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之句。《史記》記載了劉邦封賞功臣的一段話:「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劉邦把手下一幫打天下的良臣猛將稱為功狗,以取其忠肝義膽、衝鋒陷陣、勇往直前之意。

齊白石 棕狗 立軸

唐代是一個詩歌璀璨的時代,含有「狗」字或「犬」字的名篇佳作,俯拾即是。

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云:「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這一句寫狗叫,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王維的《贈劉藍田》云:「籬間犬迎吠,出屋候荊扉」,寫出了恬靜自然的鄉土生活氣息。賈島的《送道者》云:「此行無弟子,白犬自相隨」,寫出了狗與人親密無間的感情。

白居易詩中有二十多首寫到「犬」,其中一首《犬鳶》寫道:「門前何所有,偶睹犬與鳶,鳶飽凌風飛,犬暖向日眠」,鳶飛的動態與犬眠的靜態形成對照,更加凸顯了狗在溫暖的陽光下睡眠的可愛神態。

杜甫有二十九首詩中嵌入了「狗」或「犬」這兩個字,在唐代詩人中是最多的。其著名的《新婚別》一詩中有「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的離別哀傷之句,這首詩是以一位送別丈夫奔赴戰場的新婚妻子的口吻寫的,雖然古代婦女只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但這位新婚妻子卻深明大義,鼓勵丈夫「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程璋 紅葉小狗 立軸

唐代詩人諸多寫狗的詩中,筆者最喜歡的是劉長卿的一首五絕——《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風雪交加的夜晚,出門在外的遊子歸心似箭,遠遠看見柴門內微弱的燈光,聽到門前熟悉的犬吠,那是何等溫暖與親切啊。

到了宋代,蘇東坡先後為狗寫過不少令人拍案叫好的詩篇。蘇東坡貶官到儋州,得到一隻狗,名字喚作「烏嘴」,「烏嘴」雖然看似兇猛,但又十分馴順,蘇東坡十分喜歡「烏嘴」,總是帶它在身邊,還為此寫了首詩:

烏喙本海獒,幸我為之主。食余已瓠肥,終不憂鼎俎。晝馴識賓客,夜悍為門戶。知我當北還,掉尾喜欲舞。跳踉趁僮僕,吐舌喘汗雨。長橋不肯躡,徑渡清深浦。拍浮似鵝鴨,登岸劇虓虎。盜肉亦小疵(意為錯誤),鞭箠當貰(意為寬赦)汝。

這首詩將「烏嘴」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徵描繪得栩栩如生,你看「烏嘴」知道蘇東坡要離開海南回到家鄉,其搖頭擺尾的高興樣兒,讓人讀來忍俊不禁。「烏嘴」渡河偏偏不過橋,而是要游過去,它游泳的神態就好像鵝、鴨一樣,上了岸之後又表現得像猛虎一樣,這一對比生動極了。蘇東坡將「烏嘴」養得胖胖的,就是有時偷肉吃,蘇東坡雖然生氣地要予以鞭笞,但終歸還是原諒了它。

劉奎齡 群狗圖 鏡心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有一首竹枝詞:「水流曲曲樹重重,樹里春山一兩峰。茅屋深藏人不見,數聲雞犬夕陽中。」以數聲犬吠寫出山村的純樸、自然、清幽的特點,充滿詩意,讓人難以忘懷。

狗雖然可愛,但有時詩人寫到狗時,流露出的卻是另外一番情緒。

宋代張元幹有「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的警世之句,有個成語叫作「白雲蒼狗」,說的是天上的雲彩,此刻還像白衣,下一秒就可能變成蒼狗,比喻世事變幻莫測,功名也是如此,不可執著於此。

清代袁枚有詩云:「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這首詩借狗喻人,寓意深刻,以犀利的筆觸,對那些置人民生死於不顧的貪官污吏,進行了無情的撻伐。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鍾芳),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驚蟄詩詞:一聲大震龍蛇起,頓然草木精神別
「2018尼山新儒學論壇——儒學與東亞文化共同體」召開在即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