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公用衚衕:西城娃曾經的「撒歡兒」勝地

前公用衚衕:西城娃曾經的「撒歡兒」勝地

北京的衚衕,不僅是城市獨有的脈絡,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

這裡有家、有學校、有常去的副食店,這些地方承載著昔日生活的足跡,也串起了一個個回憶。

對於從小生活在新街口附近的孩子來說,前公用衚衕絕對是個再熟悉不過的地兒,衚衕里的少年宮、附近的學校,都是童年的記憶。

前公用衚衕 京報網 張寧/攝

衚衕里的15號院

前公用衚衕,東起新街口南大街,西至趙登禹路,長200餘米。

明朝時期,因皇家外供用庫設在這裡,因此有了「供用庫衚衕」一稱,清朝時演變為宮衣庫,並分為前後兩條衚衕,稱「宮衣庫衚衕」。

一直到1965年,這裡才定名為前公用衚衕。

衚衕里最有名的建築莫過於15號四合院。

前公用衚衕15號四合院 京報網 張寧/攝

這裡原是清末內務府長官崇厚的宅第,主體建築和東西跨院都被完整保存下來,辛亥革命後又成為奉系軍閥傅雙英的住處。

新中國成立之後,這座宅院被征為公產。

由於當時北京市教學資源緊張,學生採用半天輪流上課的二部制,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北京市政府決定效仿前蘇聯建立少年宮。

當時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提議,把前公用衚衕15號作為西城區少年宮的活動場所,因此從1956年起這裡成為了孩子們的天堂。

15號院如今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京報網 張寧/攝

今天能在北京找到這樣完整的四合院,已經非常不易了。

整個院落坐北朝南,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是一套三進四合院。

走進大門,是一個長約20米的小廣場,小廣場北端是一座三開間大門,一看便知不是尋常民居。

過了大門是中路的甬道,通向正房。正房為花廳,開間5間,中間有一寬敞的前軒,當年奉系軍閥傅雙英在此居住時,這間正房就是議事廳。

再往裡走就到了內宅,有北房及東西廂房各3間,院內游廊均與各房間相接,院落最後為後罩房。

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活動,真可謂是雅興十足,處處滲透著一種古樸的韻味。

少年宮裡開設了豐富多樣的課程,朗誦、書法、繪畫、舞蹈、航模等應有盡有。

不少孩子的周末都是在這裡度過的,如何報名、如何選擇興趣班,上課時的有趣經歷,在這裡獲得的榮譽,還有父母在門口等待下課的畫面,回想起來都是那樣難忘。

來這裡上課的孩子,大多都是附近學校的學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報網 的精彩文章:

正月十五 看世界各地如何「鬧元宵」!
別等雪了,蠟梅正當時,先賞花去!

TAG:京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