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4歲老人收藏一萬餘種票證濃縮歲月記憶 四萬張票證記錄四十載變遷

74歲老人收藏一萬餘種票證濃縮歲月記憶 四萬張票證記錄四十載變遷

上圖 劉醒福展示票證藏品。許 鑫攝

今年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老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這種變化的親歷者,74歲的市民劉醒福用收藏大量票證的方式記錄時代變遷。

「這裡有糧票、布票、肉票,甚至是煤球票、煙囪票。在過去,幾乎什麼東西都是憑票購買。」在南開區萬興街雙峰里社區的家中,劉醒福談到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時,向記者展示了很多票證。他說,這一枚枚小小的票證就是百姓生活變化的「見證者」。

劉醒福收藏票證已有40多年歷史,累計收藏了各類票證1萬餘種、4萬餘張。他說,翻看這些票證,當年的情景就一幕幕浮現在眼前。「以前有糧店,買米買面都要拿著糧本、糧票購買,因為都是定量供應。糧店賣糧的同時,還要在糧本上記錄。裝糧食時,不像現在,幾斤一包。那時都是散裝,市民自己拿著口袋,到一個大漏斗下面接糧食。」劉醒福說:「買副食,也有專門的副食店,當然,購買副食品也需要憑相應票證。」「下館子」也需要糧票,到外地還要將地方糧票換成全國糧票。劉醒福回憶,過去「下館子」基本是因為出差和請客。「請客去飯館,最多一兩個菜,一般各人付各人的糧票。吃早點買根油條也得付糧票。」不僅吃糧要有糧票,購買煙筒、煤球等也要有相應票證。

劉醒福向記者展示了一張1986年的「煙筒購買證」,記者看到,這張票證上蓋著「南開區土產雜品總店煙筒爐具供應專用章」,上面標註著品名(煙筒)、數量(兩節)、購買日期(10月20日至11月30日止)等信息。「此外還有煤建公司發的一些票證,比如『機球』(煤球)30斤、劈柴10斤的票證。」劉醒福說。

今年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票證早已喪失了流通屬性,商品應有盡有,「下館子」也成了平常事。劉醒福感慨,在過去,票證是每個家庭的依靠,一旦丟失,那可算要了命了。如今票證則成了收藏品,但每次翻看這些小小的票證,都能從中感受到時代發展,提醒自己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即可加入《中老年時報》官方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老年時報 的精彩文章:

天冷路滑 銀髮族謹防「雪後病」
誰說銀髮人不愛去影院 時報組織百餘老人「包場」看免費電影

TAG:中老年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