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為什麼沒能被封王

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為什麼沒能被封王

咸豐帝

話說咸豐皇帝二十歲剛登基時便遇上了大平軍在廣西起義,而且人多勢眾,其攻城略地一路破竹,大有不可遏制的勢頭。咸豐皇帝一則年輕,二則稟性文弱,心中恐懼不已,巴不得早日平定亂局。他使出重賞之下出勇夫的法寶,當眾宣布:誰能滅掉太平軍,便封誰為王。不料,他情急之下的這句話招來了王室的反對。某親王對他說:「聖祖爺在平定三藩叛亂之後,作出一個決定:非滿蒙者不封王。此決定作為祖訓,代代相傳,不能違背。倘若今後是漢人滅了太平軍,怎麼辦? 封王,則有違祖訓;不封王,則食言。」咸豐聽了這話後,也知道自己的話不妥,但既已說出口,怎麼辦呢? 這個親王便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在南京附近設立重兵,由朝廷正規軍來擔當此任,委派滿人做統領,讓湘軍和其他部隊在上游與太平軍去死拼,仗打到後來,最先攻入南京的,必是靠南京最近的這支部隊。那時,朝廷可以堂堂皇皇地向天下公布:真正有本事的,還是朝廷的軍隊,還是咱們滿人。先攻入南京的滿人統領,皇上封他為王,既不違祖制,又不食言。咸豐帝欣然接受這個建議。

太平天國在定都天京後,清朝廷立時在其北揚州和其南孝陵衛布下兩支重兵,稱之為江大營、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共有一萬八千人馬,其主將為欽差大臣琦善。咸豐四年琦善死,改派江寧將軍托明阿。咸豐六年,江北大營被大平軍擊潰,托明阿被撤職。咸豐七年,欽差大臣德興阿重建江北大營。咸豐八年,太平軍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將江北大營再次擊潰,德興阿被撤職,江北的軍隊便由江南大營節制。江南大營首建在咸豐三年。廣西提督向榮帶著一萬八千人馬,從廣西一路尾追來到南京,遂在城外孝陵衛紮下營盤,以便阻止太平軍東下蘇杭,並與江北大營遙相呼應。咸豐六年,李秀成、石達開率部共同擊潰江南大營,向榮敗逃自縊。咸豐八年,清廷任命和春、張國樑重建江南大營,築壘據壕圍困天京。這樣,兩座大營的最高統帥都變成了滿人。這一南一北兩座大營,一直是城內天王洪秀全的心頭大患。咸豐帝是費盡心機也要把攻破天京的頭功留給自己人啊。

咸豐帝的算盤雖然設想得如意,但無奈滿人氣數已盡,無論是帶兵的統帥,還是手下的將軍兵卒,都不是太平軍的對手。繼兩年前江北大營潰散後,咸豐十年閏三月,江南大營又被陳玉成、李秀成的部隊全線擊潰,張國樑逃到丹陽溺水而死,和春遠到蘇州滸墅關自殺身亡。兩江總督何桂清率領一群衙門官員逃到蘇州,江蘇巡撫對他棄城逃命的行為很是厭惡,閉門不納,何只得倉皇逃到上海。清廷經營了七八年的江北、江南大營便這樣徹底瓦解了,局勢頓時危急起來。

此刻的曾國藩還沒有料到,正是江南軍事的大崩潰,給湘軍和他本人的騰飛再一次造就了一個契機。最終率先攻入天京的還是曾氏兄弟統帥的湘軍,咸豐帝留功給滿人的如意算盤還是落了空。

曾國藩

曾國荃

慈禧太后

撲滅太平天國時,咸豐帝已經逝世,此時在位的是同治帝,掌權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也沒有如約冊封曾氏以王爵。當時,朝廷頒布的嘉獎上諭是這樣的:曾國藩賞加太子太保銜,錫封一等侯爵,世襲罔替,賞戴雙眼花翎。曾國荃賞加太子少保銜,錫封一等伯爵,賞戴雙眼花翎。李臣典錫封一等子爵,賞穿黃馬褂,賞戴雙眼花翎。蕭孚泗錫封一等男爵,賞戴雙眼花翎。此外還有一大批將領或獲騎都尉、輕車都尉、雲騎尉等世職,或給以布政使、道員、知府、提督、總兵等銜。

當曾國荃看到這道諭令就大為惱火,認為封賞太輕,不足以酬勞。曾國荃自認為功蓋天下,就是受封王之賞亦不為過,為什麼只是伯爵,還沒有「世襲罔替」?所謂「世襲罔替」,就是世代承襲,若不觸犯國法的話,子子孫孫都能頂著這個封爵。其實,據精通掌故的人說,老九的這個伯爵還是乃兄的「王」所分出來的,他不應對不平而應對竊喜。據徐珂編《清稗類鈔》中的一段話:「粵寇之據金陵也,文宗顧命,深引為憾,謂有能克複金陵者,可封郡王。及曾國藩克金陵,廷議以文臣封王似嫌太驟,且舊制所無。因析而為四,封候、伯、子、男各一。於是國藩封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其弟國荃封一等威毅伯,提督李臣典封一等子,提督蕭孚泗封一等男。」看來滿人對漢臣的防範是根深蒂固的。不過,曾國藩本人對此封賞還是非常滿意的。曾氏認為兄弟同日封侯伯,古往今來極為罕見。封賞之厚,超過平三藩、平準部,為有清一代所僅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譚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人物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