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國日本騎兵,作戰時背後背的大包袱極丑,有什麼用

戰國日本騎兵,作戰時背後背的大包袱極丑,有什麼用

2017年,小編一直期待著一部經典戰爭片的上映,不知道大家都看了嗎?原田真人執導的《關原之戰》,絕壁時片中的佼佼者,裡面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在騎兵背上,類似於中國用來包裹被子的大包袱一樣的斗篷,這些就是日本戰國時期的母衣眾。

他們的作用雖然僅僅時作戰中遊走在軍陣中的信息兵,但是,他們可是一個部隊中精銳不能再精銳的士兵了。他們背後這奇特的裝備有什麼作用呢?背著不累嗎?而且貌似真的很影響美觀!在我國古代,一般的騎兵將領背後都會佩戴一個很牛逼的斗篷,帥的不要不要的。其實啊,這母衣是一種竹子編織的筐子,外面被賦予不同的顏色。當戰馬飛馳的時候,風從前面灌入,母衣就像一個被吹起來的氣球。他的作用主要是保護騎兵的背部,使得後面突襲的敵人不能輕易的攻擊到母衣眾的後背。

電影《關原之戰》里,德川家康整夜親手編織的就是母衣,有一個鏡頭,他向身邊的女僕說,母衣就像胎盤幫助胎兒抵抗各種毒素一樣,它不但彰顯的是男子漢的氣概,同樣是一個武士的護身符。其中有一個說法,母衣的顏色就像空手道的段位一樣,顏色不一樣,身份不一樣,其中黑母衣眾級別好像是最高的。

而且,母衣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一般斬獲的首級都會放入母衣中,但是,小編認為,既然是輕便的竹子和布做成的防護用品,應該承擔不了重量,因此這個說法有待考究。在我們外人看著很醜的東西,其實,在戰國時的日本可不是一般人所能佩戴的,一般能佩戴母衣的人,都是禁衛軍,不但武藝牛逼,而且都是那些忠誠,地位很高的武士才有機會從萬人之中提拔而成。但是隨著火槍火炮的出現,這些歷史的戰爭用品也漸漸被淘汰而成為了一種紀念文化,雖然退出歷史舞台,但,它卻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中的這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僅僅用五個字,便騙了世人兩千年
伴君如伴虎的和珅,帝王會保全他嘛

TAG:歷史中的這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