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賞析一些金庸武俠小說的片段

賞析一些金庸武俠小說的片段

第97篇推文

讀了幾部金庸的武俠小說,對其中一些情節有自己的一點體會,於是想寫出來,讓有緣人加以點評,共同討論一番,或能發現我沒能看到的地方。(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特摘取其中若干片段,若有同道中人,還可在公眾號後台指點一二。)

《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是一部寫儒俠的小說,其中處處透露著儒家的仁。也許大多數人是通過電視劇認識這部小說,通常被其中的愛情所感動,但正如金庸在後記中所說,這部小說還有許多親情,友情的成分。主人公張無忌俠肝義膽的形象更是描寫得淋漓盡致。下面是截取其中的幾個片段。

張翠山驀地想起了俞岱岩來,三師哥一生積善無數,卻差沒來由地遭此慘禍,這「善有善報」四字,自己實再難以信之不疑,慘然嘆道:「天道難言,人事難知。咱們但求心之所安,義所當為,至於為禍是福,也計較不來了。」

「有時也問過自己,為什麼要做好人,行善事。也許正是那句「但求心之所安」,不被道德所折磨,做一個心靈自由的人。」

張無忌綁紮完畢,說道:「楊伯伯,我沒負紀姑姑所託,不悔妹妹已找到了爸爸。咱們就此別過。」楊逍道:「你萬里迢迢將我女兒送來,我豈能無所報答?你要什麼,儘管開口便是,我楊逍做不到的事、拿不到的東西,天下只怕不多。」

張無忌哈哈一笑,說道:「楊伯伯,你忒也把紀姑姑瞧得低了,枉自叫她為你送了性命。」楊逍臉色大變,喝道:「你說什麼?」

張無忌道:「紀姑姑沒將我瞧低,才托我送她女兒來給你。倘若我有所求而來,我這人還值得託付么?」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意思是可以把很小的孤兒委託給他教養,也可以託付一個百里大的諸侯國的命運給他,面對安危存亡的緊要關頭,他能夠保持大節不變,意志不可剝奪。這樣的人稱得上是君子嗎?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君子啊。

張無忌應紀曉芙之諾,將楊不悔安全送至楊逍身邊。自己功成身退,不為利益所動。」

眾獵犬嗅得到猴兒的氣息,張牙舞爪地發威,一時還不敢撲上。張無忌見這些惡犬露出白森森長牙,神態兇狠,心中害怕,知道只要將懷中的猴兒擲出,群犬自會撲擊猴兒,不再和自己為難。但他自幼受父親教誨,事事當以俠義為重,雖對一頭野獸也不肯相負,縱身躍過群犬頭頂,邁步急奔。群犬胡胡狂吠,蜂擁追來。

「倘若張無忌將小猴棄之不顧,雖然如此可以逃過惡犬的撕咬,但也錯過了之後的奇遇,恐怕早已寒毒發作而亡。」

張無忌一呆,沒想到說著朱九真時,無意中觸犯了眼前這位姑娘之忌,忙道:「不,不。我是說各人有各人的不幸。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去殺了他,那很不好。」那村女冷笑道:「你學武功如不是為了殺人,那學來做什麼?」

張無忌沉吟道:「學好了武功,壞人如來加害,我們便可抵擋了。」

「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解釋就是共情,現代人節奏太快,有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別人的過去的經歷?有沒有換位思考?如果有,或許便可以理解他人的所作所為。至於如何與人相處,只要不存害人之心,一切儘力而為就好。」

銳金旗旗下諸人眼見掌旗使喪命,盡皆大聲呼叫,紅了眼不顧性命地狠斗,崑崙和峨嵋門下接連數人喪命。洪水旗中一個叫道:「庄旗使殉教歸天,銳金、烈火兩旗退走,洪水旗斷後。」烈火旗陣中旗號立變,應命向西退卻。但銳金旗眾人竟愈斗愈狠,誰也不退。

洪水旗中那人又高聲叫道:「洪水旗唐旗使有令,情勢不利,銳金旗諸人速退。日後再為庄旗使報仇。」銳金旗中』數人齊聲叫道:「請洪水旗速退,將來為我們報仇雪恨。銳金旗兄弟,人人和庄旗使同生共死。」

洪水旗陣中突然揚起黑旗,一人聲如巨雷,叫道:「銳金旗諸位兄弟,洪水旗決為你們復仇。」銳金旗中這時尚剩下七十餘人,齊聲叫道:「多謝唐旗使。」

「正如張無忌所說「這些人個個輕生重義,慷慨求死,實是鐵錚錚的英雄好漢,怎能說是邪魔外道?」世人多圓滑,好漢或許只存在於小說和軍隊當中。這其中也透露出一份友情,兄弟情。」

張無忌左手按住右胸傷口,說道:「大丈夫急人之難,死而後已。多謝……多謝宋兄好意,可是在下……在下決與明教同存共亡!」

「此時張無忌一人獨斗六大派,身中周芷若一劍,眼見活不成了。但只要有一口氣在,卻決不允許明教一人被殺害。按理說,張無忌並非明教中人,與明教大多數人初次相見,卻為何寧可不要性命也要救明教中人,自是為了心中的正義,不願成昆的陰謀得逞。」

殷梨亭雙目流淚,當的一聲拋下長劍,俯身將他抱起,叫道:「你是無忌,你是無忌孩兒,你是我五哥的孩兒張無忌!」

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莫聲谷四人一齊圍攏,各人又驚又喜,頃刻間心頭充塞了歡喜之情,什麼六大派與明教間的爭執仇怨,一時俱忘

「初時六大派與明教還劍拔弩張,水火不容。六大派勢要撲滅明教,但當武當五俠得知死去的師兄弟的兒子張無忌還活著時,心中的歡喜卻蓋過任何事情。這份親情又是令人如此感動。」

《鹿鼎記》

白衣尼道:「那麼你討好韃子皇帝,還有什麼好處?」

韋小寶大聲道:「我不是討好他。小皇帝是我朋友,他……他說過要永不加賦,愛惜百姓。咱們江湖上漢子,義氣為重,要愛惜百姓。」

「《鹿鼎記》中韋小寶的形象看似不太俠義,但我卻認為他為朋友可兩肋插刀。「永不加賦」看出康熙是一位好皇帝,韋小寶不願加害。加入天地會是被陳近南感動,韋小寶雖然貪財好色,但在義氣面前也毫不含糊。」

陳近南登時安心,吁了口長氣,緩緩地道:「小寶,天地會……反清復明大業,你好好乾,咱們漢人齊心合力,終能恢復江山,只可惜……可惜我見……見不著了……」聲音越說越低,一口氣吸不進去,就此死去。

韋小寶抱著他身子,哭叫:「師父,師父!」叫得聲嘶力竭,陳近南再無半點聲息。

蘇荃等一直站在他身畔,眼見陳近南已死,韋小寶悲不自勝,人人都感凄惻。蘇荃輕撫他肩頭,柔聲道:「小寶,你師父過去了。」

韋小寶哭道:「師父死了,死了!」他從來沒有父親,內心深處,早已將師父當成了父親,以彌補這個缺陷,只是自己也不知道而已;此刻師父逝世,心中傷痛便如洪水潰堤,難以抑制,原來自己終究是個沒父親的野孩子。

「讀到這裡,不禁為陳近南惋惜。明明盡忠報國,可卻逃不過君主的猜忌,歷朝歷代有多少忠臣逃不過這樣的宿命。而韋小寶從小沒有父親,平時雖然總想著逃避陳近南交給他的課業,但是在韋小寶的心中,早已把陳近南當作自己的父親,一位引以為傲的父親,此時突然失去了一位疼愛他,似父親一般的長輩,心中的難過無逾於此。」

《天龍八部》

星宿派門人卻紛紛大叫:「星宿派神功比丐幫降龍十八掌強得多,幹麼不使強的,反使差勁的?」「庄師兄,再上!當然要用恩師星宿老仙傳給你的神功,去宰了老和尚!」「星宿神功,天下第一,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降龍臭掌,狗屁不值!」

一片喧嘩叫嚷之中,忽聽得山下一個雄壯的聲音說道:「誰說星宿派武功勝過了丐幫的降龍十八掌?」

這聲音也不如何響亮,但清清楚楚的傳入了眾人耳中,眾人一愕之間,都住了口。

但聽得蹄聲如雷,十餘乘馬疾風般卷上山來。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裡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每一匹馬都是高頭長腿,通體黑毛,奔到近處,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閃閃,卻見每匹馬的蹄鐵竟然是黃金打就。來者一共是一十九騎,人數雖不甚多,氣勢之壯,卻似有如千軍萬馬一般,前面一十八騎奔到近處,拉馬向兩旁一分,最後一騎從中馳出。

丐幫幫眾之中,大群人猛地里高聲呼叫:「喬幫主,喬幫主!」數百名幫眾從人叢中疾奔出來,在那人馬前躬身參見。

這人正是蕭峰,他自被逐出丐幫之後,只道幫中弟子人人視他有如寇讎,萬沒料到敵我已分,竟然仍有這許多舊時兄弟如此熱誠的過來參見,陡然間熱血上涌,虎目含淚,翻身下馬,抱拳還禮,說道:「契丹人蕭峰被逐出幫,與丐幫更無瓜葛。眾位何得仍用舊日稱呼?眾位兄弟,別來俱都安好?」

「這一十九騎威風凜凜,讀來令人為之一震,俠氣衝天。此時蕭峰已被逐出丐幫,但他仍然顧念舊情,以德報怨,救了丐幫眾人性命。特別是讀到「虎目含淚」時,更是想到這麼一位硬漢也有落淚的時候,可見他對丐幫的感情之深。」

文|明旭

作者:薛明旭,廣金蒲公英作者,廣東金融學院15級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校園無名小卒一枚,只願寫心中最喜歡的故事。笑一笑,生活更美好。

歡迎把你的經歷分享給我們哦~~

假如你有悄悄話要說

可以在後台發送「樹洞:」+你的悄悄話

說出你的小秘密,我願當你的垃圾桶

假如你有什麼困惑或煩惱

可以在後台發送「你問我答:」+你的憂愁

說出你的憂愁,我們幫你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金蒲公英 的精彩文章:

TAG:廣金蒲公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