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一次關於醫學的討論

記一次關於醫學的討論

記一次關於醫學的討論

不定

不定

這個世界總該有點不一樣

關注

剛剛我與一位同學進行了一些關於問題的思考,現做相關整理彙集如下。

Shay:對於醫學,現今的醫學水平不能完全治好一些疾病,比如說癌症。再者就是意外事件導致的各種對於人體的損傷,高位截癱等。那麼現在有兩個問題是:一、對於治癒希望微乎其微的癌症,擺在病人前面的是兩條選擇:1、接受希望不大且很有可能死在手術台上的手術(即使手術順利也會有極大的可能死於術後感染以及各種併發症)。2、藥物緩解或者化療,回家接受死神的降臨。 (而這裡得強調的一點是,就算希望已經渺茫無比,出於中國人對於死亡的抵觸以及恐懼,病人一般都會選擇化療接受手術,承受更大的痛苦。) 二、對於一些經濟條件不能支付起昂貴醫藥費的家庭,對於這種遭遇車禍導致身體多處損傷且有腦癱的家人(可以直接地說活下來也是家庭負擔,完全缺失勞動能力),是要救還是不救?

X:我一直認為,活到了知足的年紀之後,死也不過如此,就像史鐵生說的那樣,死是一個必然降臨的節日。人本就向死而生。

對於那些不可控的疾病,雖然無能為力,但是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讓自己在剩餘的時間裡活得充實,活得不後悔。那些整天嚷嚷沒過夠青春的,我覺得,可能是習慣了揮霍了,不懂得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在不必要的東西里。

可是你想想啊,既然如此,要醫學幹什麼?

所以我認為醫學很可能就是為了給那些可以重生的人們涅槃的機會吧!

Shay:那沒到知足的年紀呢?

X:到沒到知足的年紀其實都是一樣的,人從出生開始就是走向消亡的過程,我們最終都必須接受死亡。

但是也有這樣的情況。

如果一個生患重症的人,本就對生活充滿希望,卻在生與死前不得而已,那麼或許視而不見才算是對生命的褻瀆吧!

人文關懷真的很重要啊!!!

Shay:那對於那些經濟上負擔不起的家庭。我認為,如果金額不太大的話,靠國家的政策和現在的各種募集捐款的平台是可以承受的。而對於那些金額巨大無法承受且並不一定能成功的情況,我認為還是選擇放棄治療。放棄治療並不意味著是人性的泯滅,對於這樣希望不大的手術,對於患者是一種巨大的痛苦,就算手術成功恢復順利,也會落到一個生活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需要人照顧的境地,而對於經濟能力弱的家庭,家裡的勞動力肯定是為了還債而奔波,這隻會加重家庭負擔。對於患者也是一種心裡打擊。

當然這樣的想法出於人道主義是錯誤的,作為想要成為醫生的我來說也是不正確的。但是我認為還是要說出來。錢不是萬能的,但是錢能成為最大的掣肘。面對這種情況,也許放棄治療,對於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甚至醫生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

另外,治療失敗,無法治療從不是醫學的無能,而是對於自然的尊重——思想摘自《讀者》

死亡不可怕,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將迎來的盛宴。從容面對一切,就不負人間一場。

在現實社會裡,救人不完全要出於人道主義,還需要考慮各方面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定Indeterminacy 的精彩文章:

TAG:不定Indetermina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