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次旅行,你能觸摸到的5種經典美國自然風景

一次旅行,你能觸摸到的5種經典美國自然風景

……

作為世界上自然地貌形態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美國擁有59個國家公園,風貌遍及雪山、森林、峽谷、湖泊、河流等等,被全球許多熱愛旅行的人列為一生必去的國家。

今年初夏,有方首次策劃的關於現代主義四大師之一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專線考察「上帝在自然中顯現:賴特的建築世界」,將在一次旅行中橫跨全美,深入到5種經典的美國自然風貌中去,感受自然與建築緊密結合所帶來的美與震撼。

從養育了賴特的威斯康辛河谷,到其建造手工藝烏托邦西塔里埃森的亞利桑那沙漠,還有東部的森林、西部的峽谷,所有的秀美和壯麗盡在此行中。

一次旅行中能觸摸到的5種美國經典自然風景,下面為你一一道來。

GIF

每當有旅人第一次踏進賓夕法尼亞州熊跑溪的林間地,會發現:儘管流水別墅很重要,卻比不得身邊的溪流,在此地,溪流才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熊跑溪(Bear Run)名字里的「Run」(跑/奔)是個蘇格蘭-愛爾蘭語系的詞,意思是指任何一種小型的水系。這條溪流發源於381號公路對著流水別墅的另外一側的森林裡,從大概二三十處小股泉流和縮微的池澤之間流淌出來。

如此好客的一片土地,吸引了包括蒼鷺和松雞在內的超過150種鳥類,算上哺乳動物,林間地里總計有534種野生動物。熊跑溪的水裡還有特別多的鮭魚,而在1999年的夏季,流水別墅有個頗具膽略的導遊在381號高速公路附近熊跑溪的岸上用石膏翻制到了熊的足跡。等待了一個多世紀後,熊跑溪總算又能名副其實了。

而熊跑溪上那座無雙的流水別墅,被認為是現代主義建築史上最經典的住宅設計之一,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皆宜。它凌空建於山林深處的一條小瀑布上,好像是其所攀附岩石的一部分。鋼筋混凝土梁板伸出岩壁,支撐著懸挑於溪流之上的房子;各層出挑的平台則強調了建築形式的水平性。

夏季森林裡的流水別墅,攝影:李菁琳

芝加哥

進入伊利諾伊州,大地的景觀線條開始變得水平。在芝加哥這座大都會,曾經敲響現代主義的先聲,賴特的職業生涯開始於此,並最終設計出一批留名建築史的「草原風」住宅。

「草原住宅」這個說法並非由賴特本人或者其同時期的建築師提出,而是由理論家、歷史學家艾倫·布魯克斯(H. Allen Brooks)提出。在美國,更多的是因為建築師想要擺脫來自歐洲古典建築的束縛,試圖在這些基礎上找尋一個屬於美國自己的方向。對於賴特而言,強調支配性而沿地平面水平展開的開放式平面呼應了美國中西部大草原的水平線條,同時他使用了本土材料——這兩點是草原住宅的最大特徵,也是屬於「美國建築」的路。

賴特自宅與工作室

羅比住宅

唯一神教教堂

沙利文中心

魯克里大廈

賴特的父系一支來自英格蘭,他父親出生在知識分子氣息濃厚的美國新英格蘭地區。賴特的少年時代,在威斯康星州的首府麥迪遜度過。從11歲到16歲的每年夏天,小弗蘭克都去山谷里一位舅舅的農場幫工。

數十年後,賴特在《自傳》里深情地回憶起那些時光:「從日出到日落,任何一座人工雕琢的花園,都會因威斯康星原野上無可比擬的美而黯然失色。每天清晨,他開始一天勤奮的學習。他的課本是成群飛過的昆蟲、蕨草散發的氣息、神奇的苔蘚和腐爛的樹葉,是他赤腳踏過的草地,和那裡面蘊藏著的奇異生命……他走進霧氣蒙蒙的樹林,順著開滿蔦蘿和報春花的蜿蜒山脊,穿過齊腰深茂密的草叢。星星點點的火光在他身邊舞動,那是彷彿漂浮在草叢中的野百合花。」

賴特的外祖父一家,虔誠地信仰基督教的分支唯一神派(Unitrian)。《聖經》仍是他們的聖書,但是這一教派鮮明地反對「三位一體」,只崇拜唯一主宰著萬物的神,在許多方面接近自然神崇拜。愛默生、梭羅和錢寧等人的著作,是舅舅家晚餐桌上常有的話題。普天下有多少農夫的家裡,會嚴肅地討論愛默生、梭羅?又有多少城市知識分子家庭的少年,有機會探索大自然的神奇?或許賴特的天才正是在這種完美的融合中萌芽。

離開了芝加哥的賴特,回到少年時代熟悉的山谷,開始建造自己理想的家園。建成後的作品名為「塔里埃森」(Taliesin),是一位6世紀時威爾士游吟詩人的名字,威爾士語的含義是「閃亮的前額」。

「閃亮的前額」塔里埃森

威斯康辛州

乾燥炎熱、植被稀疏的亞利桑那,和威斯康星完全是兩個極端,然而賴特對這裡一見鍾情。他熱情地讚頌陌生的沙漠:「想像一下,站立在世界之巔迎接朝霞、目送夕陽,或者仰望晨昏之間清澈的藍天。世界浸染在光與空氣之中,幻化出造物主創造過的每一種色彩和形狀。廣闊的沙漠似乎無邊無際,而這種『似乎』與其現實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周圍的群山寸草不生,稜角分明的山峰如刀砍斧削。熾烈的陽光下,響尾蛇在稀疏的灌木叢中爬過,沙漠里佇立著高達四五米的薩瓜羅仙人掌。70歲的賴特,對自己的壽命非常自信。他決心把荒漠變成名副其實的塔里埃森,除了他與家人的客廳、卧室、餐廳,還要有接待客人的場所、學徒們的繪圖室。賴特和他的學徒們,就像當年他的外祖父和舅舅們那樣,開始扮演美國人最擅長的角色——拓荒者。僅為挖掘深井找水,就花費了約1萬美元。「整個西塔里埃森不像是建造起來的,倒更像是從自然界里挖掘而成的。連續7個冬天,30多個青年男女把他們最飽滿的活力與石塊一起澆注進西塔里埃森。」

亞利桑那沙漠的小鎮阿科桑蒂則坐落著另一個手工藝烏托邦——義大利裔美國人建築師保羅·索萊里的作品。索萊里是一個反文化意識形態的城市夢想家,他最出名的理論是「生態建築學」——建築與生態的有機結合,阿科桑蒂集中體現了他的理念,同時也是其畢生成就所在。自其1970年創立開始,他在那裡持續工作至2013年去世。

西塔里埃森

西塔里埃森學生們的作品

阿科桑蒂

大峽谷國家公園是美國西南部的國家公園,在1979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以深達1500米,由科羅拉多河耗費萬年所切割出來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景觀聞名於世。整個大峽谷為東西走向,總長有349公里,寬度從最窄的6公里到最寬的25公里。將大峽谷分為南緣跟北緣。

本次行程將為大峽谷預留一整天的時間,充分感受這個被許多旅者列為「一生必去之地」的國家公園。

大峽谷國家公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中的建築學 的精彩文章:

來自全國的建築雪景照
這些照片竟然出自「她們」之手:10位活躍於建築界的女攝影師

TAG:行走中的建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