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故鄉記憶

我的故鄉記憶

人過了四十歲之後

心理都有些變態

以前只喜歡嫩的流水的東西

現在總願意玩老物件

老瓷器、老傢具、老情人...

對新的東西有一種天生的距離感

總覺得缺了點「煙火氣」

用賣串的小胖的話說叫「包漿」

有「味道」的人和物

才配和大叔共處一室

城市也是如此

到處現代文明

一棟一棟的高樓大廈

好像雄性動物的生殖器

比比誰更高,比比誰更強

每天進了這棟樓,出了那棟樓

就好像「小蝌蚪」找媽媽

無趣啊、乏味啊!

於是我更加懷念兒時的故鄉

年少時住在故宮邊上

每天的樂趣就是和小夥伴們爬城牆

登上城牆的那一刻

彷彿征服了整個世界

誰是皇太極,那個是張大帥

都不在話下

快樂的時光隨著「五愛街」的騷動

變得不快樂了

這時候才知道

世界上還有一種叫「錢」的東西

路邊的「小人書「是需要花錢才可以看的

小河沿的動物園是需要花錢才能進的

於是到處偷電線換錢花

成了最有趣的娛樂活動

兒時的故鄉是簡單的

春天的北陵、秋天的東陵

夏天的南湖、冬天的中街

構成了對故鄉的全部記憶

偶有乏味的時候

便拉上小夥伴坐上「環路車」

圍著城市轉一圈

興奮程度不亞於「新馬泰七日游」

初中時期到來了

城市的青春期也到來了

住的好好的大雜院就莫名其妙的拆了

小夥伴們也都「死走逃亡」了

我從住了十幾年的「瀋河區」

搬到了陌生的「皇姑區」

我的「移民」生涯開始了

同時我也擁有人生的第一部「車」

「26飛踹大永久」

穿上流行的綠軍裝

背上流行的綠書包

帶上流行的綠軍帽

騎著流行的大永久

開始了裝B的人生

縱然有時被揍的鼻青臉腫

縱然有時被踢的滿地找牙

但一顆牛B的心從沒被征服

於是在人生的地圖中

知道了小白樓、三檯子、碧塘公園

青春期是騷動的

知道了女同學的手是不能瞎摸的

但女同學的家是可以常去的

騙點肉吃,弄點酒喝

打打「紅K」順便再摸摸小手

就這樣快樂的度過初中三年

就這樣結束了故鄉快樂記憶

高中時代來臨了

九十年代也來臨了

城市在現代化

我卻穿越回歷史中

就讀同澤高中

這座近百年歷史的學校

高中這三年沒給我留下什麼好印象

開學第一天在學校禮堂安排看電影

《黑太陽731》

我他媽以為未來這三年得這麼過了

第一趟體育課

在學校體育館學習交誼舞

我不知道是不是

跟我們的老校長「張學良」有關

唯一有趣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鄰居」

東牆外是多爾袞的王府

南牆外是多鐸的王府

閑來無事的時候翻過牆頭

去王府逛逛

看看雕花的窗、摸摸大漆的門

聞聞飄香的梨樹、踩踩高高的門檻

這也是高中留給我的唯一美好記憶

進入了青年時期了

了解了我的家鄉是由市內五區組成的

知道了鐵西區

明廉的炕、滑翔的樓

艷粉的妞、建大的路

知道了大東區

204的文化宮、東塔的飛機場

知道了和平區

西塔的花紅酒綠、小木屋的漂亮老闆娘

簡單快樂的醉生夢死

是這個時期的主旋律

中街的小火鍋

北市場的大排檔

立交橋下的小燒烤

還有旁邊停的「破拉達」

一切簡單,一切直接

那時的遼足叫「東葯」

那時的啤酒叫「黃牌」

那時的娛樂叫「黃帶」

那時的我們叫「待業青年」

我懷念那個沒有慾望的年代

隨後的幾十年里

人漸漸的長大了

成為所謂的成年人

離開家,離開了故鄉

故鄉的人情味越來越淡了

故鄉的記憶越來模糊

故鄉的老朋友越走越遠

加拿大、台灣、新加坡

北京、上海、美國

我們一個一個在逃離

故鄉的魂魄已經沒有了

故鄉的精神已經破碎了

故鄉的情愫已經割裂了

我們的記憶里還有什麼呢?

遙想兒時

八王寺的汽水

天真的小夥伴

溫情的大雜院

故宮門前的下馬碑

只有在夢中相見了......

請關注「王總的情懷」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總的情懷 的精彩文章:

大叔們的困惑

TAG:王總的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