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婆婆和我的故事

婆婆和我的故事

相熟的人都知道,我和我婆婆的感情很好。有人認為,婆婆和媳婦是天敵。我的體會則是,有了婆婆,就是上蒼賜了一個愛你關心你的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你一下擁有了兩個媽媽,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1981年,談了三年的戀愛,好像到了開始談婚論嫁的時候,我心裡卻直打退堂鼓。那時候我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參加工作早,上學太少,最大的願望就是考上大學去深造,如果結婚,就意味著要生孩子,生了孩子就意味著我被拴死哪兒也去不得,工作學習都得受影響,何談上大學?

後來因為有點兒特殊情況,我們不得不提前結婚了。我不甘心,就和還在部隊服役的丈夫商量,我要趁沒孩子趕緊去考大學,丈夫十分支持,可是我們倆都覺得公婆年紀大了,家裡人少需要照顧,擔心家裡反對。

沒想到婆婆直接就說 「 同意 」,而且態度很堅決。

我欣喜若狂,馬上報了名,緊接著進入了緊張的備考。那段時間,公公去地委黨校學習,家裡剩下我和婆婆兩人相依相伴,我去上班,婆婆在家裡做好了飯等我,有時我工作忙碌不能按時下班,婆婆就把飯菜熱了又熱,一定等我一起吃,有時做好飯就出來站在大門口等候我。好幾次,我騎車回家,遠遠看見昏暗路燈下婆婆迎著寒風佇立的身影,心裡倍感溫暖。白天工作緊張,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複習,我經常熬到深夜12點多。早春二月的天還很冷,婆婆讓我和她一起睡在暖和的炕上,我怕驚擾了婆婆休息,想搬到另一張床上,婆婆卻硬是不同意,說一起擠著睡更暖和。一天夜裡,我正睡著,朦朧中覺得有人在身邊,眯著眼睛一看,原來是婆婆正用慈愛的眼神端詳著我,嘴裡還自言自語地小聲念叨著,這孩子太瘦了,吃飯吃那麼少。婆婆這麼心疼我,我心裡一熱,眼淚差點兒流出來。第二天中午回到家,餐桌上放了一盤我特喜歡吃的木須肉,我高興地叫著,太好了,有好吃的嘍!婆婆笑眯眯地說,多吃點兒吧,天天熬夜動腦子,專門給你做的。

後來,我如願考上大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婆婆的支持下,家裡三弟和兩個弟妹先後走進學校深造,後來都成了各自單位的骨幹。

婆婆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卻一向把我們的學習工作和事業看得特別重,在工作和個人的事發生矛盾的時候,她從來不猶豫,不讓我們因為私事耽誤一點兒工作。她有一句常說的話就是:公家的事當緊。兒子小的時候,我在一個單位當一把手,工作忙碌分身乏術,需要找人幫忙照料,那時還沒有家政一說,婆婆要帶二弟的孩子,母親扔下家來幫了一段時間,又去照顧生病的姥姥了。我這兒一天沒人也不行,急的抓耳撓腮,不知怎麼辦才好。從來不求人的婆婆,把自己娘家侄子的二女兒接來,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婆婆給侄子說,我家嵐峰工作忙,孩子小,讓二妮兒過來吧,我這個忙,你幫也得幫,不幫也得幫。幾年後,婆婆的侄子想起來,頗是感慨地說,要說孩子真是出不去,可我姑是從來不張嘴求人的,都說到這份兒上了,家裡再忙也得來啊!

畢業回家後,我搬到機關宿舍住,開始自己開伙做飯吃。有幾天不回去,或者要改善生活,也就是包餃子、炸丸子了,婆婆就讓二弟來叫。三伏天家裡喜歡喝涼麵,而我胃口不好,細心的婆婆就專門給我下一碗熱的。過年過節我和兄弟弟妹一起幫婆婆準備過年的年貨,婆婆很會做飯,有不少很實用的烹飪經驗,教我學了好幾招。我喜歡吃的木須肉自不必說了,另外還學會了炸丸子,和面的時候,拿一個饅頭用開水泡碎了,攥成粉末狀和面攪在一起,炸出的丸子外焦里嫩特別好吃,至今是我所會不多的保留項目,成了被家人稱道的拿手菜。還有做把子肉,將切成一塊塊的豬肉加上各種佐料放在鍋里煮熟以後,放涼了以後直接切成需要的肉片,再放回到肉湯盆里泡著,什麼時候吃,舀上一碗加上蔥花薑絲放鍋里一蒸,好吃又方便,過年時待客極受歡迎,做飯也簡單多了。

我到省城工作以後,看婆婆一個人在老家,身體也不太好,她有心動過速的毛病,一著急就容易犯。尤其是冬天,縣城還沒有暖氣冷的很,我便經常接老人過來住幾個月,夏天老人想回自己家了,就送她回去住段時間。冬天再繼續接來。每年入了冬,一刮北風,我就想起婆婆,趕緊請假回去接過來。每次回到家,婆婆看見我,歡喜得每條皺紋里都是笑,嘴裡還說著,我不去了吧,去了給你們添麻煩。我抱著婆婆的胳膊,哄她,你快跟我走吧,不然你孫子都沒人管了,我們都忙死了。婆婆便微微笑著,頷首答應著,很快地收拾好需要帶的東西,走出大門還一路不忘和四鄰打招呼,說要到省城幫孩子看家去,一臉地幸福。

無論在老家,還是在省城,只要和婆婆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我們娘倆說話拉呱的快樂時光,公公在世時常說「你們娘倆又湊一堆兒說悄悄話去了」。剛結婚那陣子,我住在家裡,每天朝夕相處,不久就喜歡上了婆婆。我發現老人雖然沒上過一天學,也沒有工作過,可是頭腦很清晰,很善於思考,說出話來總是有板有眼,分析個什麼事,說得頭頭是道,有理有據,語言也很生動,一些朗朗上口的格言和諺語經常脫口而出,隨手拈來,給我一個意外的驚喜,讓我佩服不已。我們常常一起討論起某件事,說起某個人,婆婆總是很有見解,分析問題理性、客觀,不偏頗,看人也看得很准,讓年輕氣盛、脾氣急躁的我也不由地冷靜多了。有一次我情不自禁地說:媽媽,你很有人生智慧,你是沒上過學,如果上過幾年學,一定十分了得,很可能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大官!婆婆也覺得和我很投緣,什麼事都告訴我,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在別人眼裡,婆婆並不是一個喜歡說話的人,有客人或者鄰居朋友在的場合,婆婆多是正襟危坐的坐在一邊,靜靜地聽大家說話,偶爾插話,也只是一兩句而已,斯斯文文地說出來,絕對的點睛之筆,眾皆點頭稱是。可是當我們娘倆說起話來的時候,婆婆的話匣子慢慢就打開了。從她在娘家的時候,到結婚後那幾年,再到在部隊家屬院的種種生活情境,好像一出絢麗壯觀的話劇,一幕一幕地在我面前上演。老來不失美麗的婆婆,當年也是遠近聞名如花似玉的姑娘,滿心歡喜地嫁進婆家,未料丈夫不等熟悉就從軍而去,害她一直守了三年空房,出力吃苦還受盡了委屈,好不容易熬到隨軍,卻發現丈夫的心似乎並不在她身上……講這些的時候,婆婆表情平靜的沒有一點兒波瀾,話語里沒有一點兒怨尤,好像說的是別人的事,看我為她傷心流淚,反倒來勸慰我。婆婆講起她獨自一人背著重病的爺爺千里回鄉,爺爺去世後她又獨自一人給爺爺操辦隆重的喪事,出殯路上她如何處理遇上的一波三折的麻煩事,我聽得簡直是心驚肉跳,驚心動魄!覺得婆婆一個沒文化的農村婦女,身處封建思想還比較嚴重的那個時代,不怕被人譏笑,不怕惡人擋道,關鍵時刻奮不顧身挺身而出,比一個大老爺們兒都敢擔當有主張,有膽有識,實在是古今少有的奇女子。我不禁肅然起敬,由衷地嘖嘖稱讚,婆婆卻淡淡地說,那都是逼出來的,不頂上去不行,當時心裡也是害怕的。

其實,結婚前我對未來婆婆是曾經有一些看法的。事情起因於和我相熟的一個朋友,一次我們聊天時,正好她是婆家的親戚,很自然便聊起我未來婆家的一些事,她也是好心,說我婆婆人很好,就是有點兒仔細。「 仔細 」 這個詞,在我老家的方言詞典里,是一個多義詞,除去它本來的 「 小心、當心、細緻 」 等褒義之外,還有 「 過分節儉 」 的意思,平時說誰誰 「 很仔細 」 ,實際上就是指某人過日子比較 「 摳 」 ,不大方,不大氣,計較小事情和小利益等等。 當時我聽了心裡自是有些不舒服,我平素就是個大手大腳的人,不喜歡扣扣索索斤斤計較之人,這如果結了婚住一起,肯定互相看不順眼,多彆扭啊!婚後果然住在一起,相處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婆婆確實是和我不一樣,但也並非人們所說的 「 仔細 」 ,只是比較節儉而已。後來和婆婆聊得多了,了解了婆婆隨軍26年的生活狀況,聽婆婆講述當年家裡她和公公、三個孩子加上老人六口人,全靠公公一個人的薪水養家,她用盡了能夠想到的所有辦法維持生計。六十年代初,去菜市場撿菜幫菜葉,到大食堂的煤灰堆里去挑沒燒盡的煤渣等等是常事,有好長一段時間,家裡糧食不夠吃的,她采來樹葉,蒸窩窩頭時放進去,面少樹葉多,窩窩頭不成個兒,吃飯時要兩隻手捧著吃才行。她讓孩子們和老人吃純面窩窩頭,自己上頓下頓地吃樹葉窩窩,時常餓得頭暈眼花。即便後來生活逐漸好轉一些,但是有限的一點兒薪水抵不過三個男孩的上學和生活開銷加上對老家親友的不斷接濟,家裡的經濟狀況總是捉襟見肘,婆婆不得不把每一分錢都掰成兩半花,來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由此,我不僅徹底理解了婆婆愛惜物品精打細算的生活習慣所為何來,更為婆婆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犧牲自己的偉大母親精神所深深感動,而且自己慢慢克服了吃飯挑食喜歡剩飯浪費糧食等毛病。

十幾年間,我和婆婆一直感情很好情同母女。婆婆年輕時受了那麼多苦,如今日子好了,我們要讓婆婆開開心心地多享幾年福。

我到省城工作以後,看婆婆一個人在老家,身體也不太好,她有心動過速的毛病,一著急就容易犯。尤其是冬天,縣城還沒有暖氣冷的很,我便經常接老人過來住幾個月,夏天老人想回自己家了,就送她回去住段時間。冬天再繼續接來。每年入了冬,一刮北風,我就想起婆婆,趕緊請假回去接過來。每次回到家,婆婆看見我,歡喜得每條皺紋里都是笑,嘴裡還說著,我不去了吧,去了給你們添麻煩。我抱著婆婆的胳膊,哄她,你快跟我走吧,不然你孫子都沒人管了,我們都忙死了。婆婆便微微笑著,頷首答應著,很快地收拾好需要帶的東西,走出大門還一路不忘和四鄰打招呼,說要到省城幫孩子看家去,一臉地幸福。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父親和我公公都去世的比較早,我盼望著我的母親和我的婆婆兩個媽媽能夠長壽健康活到一百歲。跟我們住了幾年,婆婆雖70多歲了,但面色紅潤,腰板挺拔,平時也很少長病,身體還是比較好的。可是,不期然,婆婆突然就生了病,而且一病就是急症,病情發展之快,令我和丈夫措手不及。

1997年的一天,白天還好好的出去玩兒,一點兒事都沒有,半夜裡突然聽見呻吟聲,起來一看是婆婆病了,趕緊去醫院看醫生。

檢查後說是感冒。可服藥不僅無效,反而很快出現胸口痛肩膀痛,我和丈夫不敢大意,換了專家,進行各種檢查,又說是肺泡破裂。開了一些針劑開始輸液。我和丈夫以為過幾天就會好,丈夫照常上班,我每天帶婆婆去醫院打吊瓶。我家住五樓,婆婆已經變得十分虛弱,無力自己走下樓梯,我讓婆婆靠在我身上,再把一個胳膊搭到我的肩膀上,這樣奮力地半扛半馱著上下樓。輸液到第五天,婆婆的病不見轉機,我也實在弄不動了,醫生安排住了院。住院期間,我一直守在婆婆身邊,喂葯喂飯,擦屎擦尿,除去回家拿東西,我沒有離開過半步,晚上婆婆睡著了我就趴在婆婆的病床邊上打個盹。婆婆有時尿失禁,那時還沒有尿不濕這個東西,我就縫了10個小棉褥子,給婆婆替換著用,始終讓婆婆睡在乾淨暖和的褥子上。有天夜裡我睡著覺,聽見臨床阿姨和婆婆聊天,說婆婆有這麼孝順的閨女天天守著,讓人羨慕,可惜她自己只有倆兒子。婆婆慢條斯理地說,我也沒閨女,這是兒媳婦,可比閨女還孝順呢。把臨床給驚羨地說不出話來。

我和丈夫一直覺得婆婆很快就會痊癒,住上幾天院就可以回家了。萬萬沒想到,婆婆後來因為心肺功能衰竭突然病危,多位專家在場參加搶救,用了好多辦法,還是沒能挽救婆婆的生命。從發病到去世,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婆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老天無情!青山依舊在,春花更燦爛,可是我親愛的婆婆,我慈祥的媽媽,您走了!我不願您就這樣離開,我還想多孝順您幾年,我還想您能多陪伴我們幾年!您生動睿智、富有哲理的話語,我還想繼續聆聽;您親切溫暖、周到及時的提點,猶在耳畔響起;您親手做的香甜可口的飯菜,我還沒有吃夠;您平和淡定、慈祥可親的面容,永遠在我心中!

…………

婆婆走了20多年了。我時常想起婆婆,我覺得,我和婆婆的緣分還沒有盡,婆婆的許多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智慧,婆婆獨有的做人的精神,我都不會忘記,它們仍將伴隨著我,激勵著我,直到永遠,永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嵐峰鳳語 的精彩文章:

TAG:嵐峰鳳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