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刮痧原理,有多少人弄錯了?

刮痧原理,有多少人弄錯了?

點擊上面

藍字

關注

 

 

免費學刮痧

商務合作QQ:102188213

9


《黃帝內經治未病》宗旨:未病先治,不得病,少得病,得小病,得病晚,以預防為主,被稱為現代養生寶典。微信號:zzy08897


長按指紋掃描處識別圖中二維碼點關注



刮痧是將粘著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後再經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經過全身的循環,將刮出的廢物從尿液排出。刮痧會加速血液循環,對心臟是很好的鍛煉,作為防病來用,安全有效。




許多人家裡有刮痧板,卻不會使用,只好束之高閣。現在咱們就拿下來,擦一擦,準備派上用場。




很多人畏懼刮痧,覺得那是損傷皮膚的一種療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誤解的原由就是你沒有親自感受過,只是憑著視覺的經驗,就像西醫對中醫的誤解一樣,拒絕實際的體會,只憑感觀的成見。可當你真正刮過一次,且必須找個懂刮痧技巧的人來操作,你當時就會接納這種方法,並連呼痛快。




至於什麼時候刮痧,從哪裡颳起,常常會困擾著大家。這裡就較為詳細地講解一下。




請點擊? 黃帝內經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

刮痧油,就全了。

有人覺得刮痧只適合熱症、實症,這真是「千古奇冤」。其實,刮痧補虛去寒的效果更妙。


某人感冒發高燒,這時有人說,刮刮痧,去去火。於是就在後背膀胱經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認為是瀉火了;其實是用體內的積熱把後背的風寒趕走了,所以應該說是祛寒了。說祛火呢也對,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種光熱無寒的火。


刮痧最善補虛,但補的不是氣血兩虛的虛,而是

因瘀而虛

的虛。


舉個例子,有個朋友的右手腕不知為什麼一點勁兒都沒有,甚至拿不起書包,手指還總是發麻。到醫院,醫生說可能是頸椎或者是腦神經的問題。可核磁共振都查了,也查不出個原因。於是來問我,我說:「手發麻說明氣脈是通的,只是氣至血未至。」手腕部缺少氣血,怎麼能有力量呢?




但他本人並不是氣血很弱的人,所以必有阻塞之處。我於是在他的右臂上仔細查找,發現他肘部天井穴上方有一點按下去痛不可忍,已經形成了一個硬結。他說,這地方兩個月前踢球時曾摔傷過,當時沒管它,疼了3天就不疼了,沒想到變成了瘀滯。我在他的痛點及整個三焦經刮痧,當刮到接近手腕的時候,手已經運動自如了。


如果你身體太弱,還是要

先培補氣

血再刮,否則是不愛出痧的。一定要清楚,痧不是你用刮板刮出來的,而是體內的氣血頂出來的。所以當我們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時候,那就是體內的氣血沒頂到那裡,就別再白費勁了。



有人說,出痧就是人為地造成了血管的損傷,是毛細血管的破裂。其實,刮痧是將粘著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後再經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經過全身的循環,將刮出的廢物從尿液排出。




值得一提的是,將血管壁的瘀血清除以保持

血管的彈性和空間不會變小

,也是西醫的夢想,但是西醫無法可施,或是說施不得法,只能用擴張血管的葯或抗凝劑來保持管道通暢,從而來保障供血。



為了不確定的瘀血而使整個血管的血液都被抗凝,這註定要改變血液的正常成分,並人為地造成易出血癥狀,甚至造成血管壁失去彈性而變硬。這就好比是我們家的白牆上有一個黑點,我們只要用濕布一擦就掉了。可我們卻找來了高壓水槍,把整個房間都沖刷一遍,搞得是牆皮脫落、房屋損毀,真是得不償失呀!我們小小的刮痧板卻能輕易地解決血管的瘀血,這可是世界醫學難題,你不覺得這很奇妙嗎?





刮痧順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體中間刮向兩側,或每次都由內向外,不得來回刮動。

每次每處大約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膚出現深紅色斑條為止。


刮痧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呀?小心是對的,有些人是不適合刮痧的。




①心臟功能弱的人不宜刮:




心臟功能弱的人很容易暈倒,尤其是坐著刮時更容易出現這個問題,一般會有心慌、頭暈、噁心的癥狀。




②氣血虛弱的重病人不宜刮:




會白白耗費他的氣血,這樣的人刮出的瘀血不會被帶走,出來的痧很久都下不去。




③有皮膚病的人不宜刮:




有皮膚病的人也先別刮,因為不知皮膚病的來龍去脈,有時會把內毒引出來卻排泄不掉。




④孕婦不宜刮:




孕婦有些穴位不能刮,如果需要刮需要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⑤癌症病人不宜刮:




癌症病人也不建議刮,會出現許多不可預知的問題。




⑥出血傾向的人不宜刮:




對於有出血傾向的人來說,刮痧是雙刃劍,特效和危險並存,沒搞清病因情況下也別刮。




⑦6歲以下孩子不宜刮:




6歲以下的小孩先別刮,可用捏脊替代。




⑧血壓高的人不宜刮:




血壓很高的人也先別刮。儘管刮痧對於高血壓有特效,但特效的東西都不是平安葯,如果不能確保安全,還是先迴避風險吧。


總之,刮痧會加速血液循環,對心臟是很好的鍛煉,作為防病來用,安全有效。




請點擊? 黃帝內經


一、看顏色




1:紅色---代表血熱、血燥,身體容易引發炎症,易發脾氣。




2:紫紅---有寒氣進入體內,傷害內臟只在表層。




3:紫色---寒入內臟,容易出現如:胃寒,宮寒等現象。




4:紫黑---寒入脾心,準備生病。




5:黑色---重度寒氣滲入身體內臟,已經生病了。


二、觀區域




1:後頭勁項區




是反應頭部、頸部問題:若此區出現異型及壓痛點:表示可能頭痛,頸椎骨刺和增生、高血壓或咽炎等疾病發生。




2:脊椎區


代表睡眠,睡眠質量不好。




3:雙側肩背區




反應肩部問題:




⑴若此區出現壓點痛,如果有異狀,則有可能有頭痛、肩膀酸痛、落枕、手腳酸痛、易發酸澀、眼痛等諸症;




⑵如果出現紫色痧症,看是否有風濕或已經風濕了;




⑶如果大板經的肌肉過緊厚,有紅色帶點,一是:可能患有肩周炎,分開來說右肩出痧較重。二是說明伏案工作程度、職業病,左肩出痧說明用腦過度.




4:心肺區(胸椎1—5,6節)




反應呼吸問題:




⑴若此區出現壓痛、僵硬和紅點則有可能有感冒、胸悶、心肺功能不足等問題。




⑵心肺燥熱時:晚上易口渴,易乾咳;額頭易長斑痘,且額頭皮膚偏干;人易煩躁,嚴重時易出鼻血;舌頭較尖,舌體偏紅,亮顴骨易潮紅,手心潮熱,唇色偏紅,易自汗(即靜坐時都易出汗)




⑶心肺功能偏虛時額頭易有抬頭紋,偏干,唇色偏淡,宗氣不足,講話雖然用盡了力氣,仍然很小聲,容易氣喘,易得鼻炎,臉色蒼白,易盜汗(即晚上睡覺時偷偷出汗)



5:脾胃區(胸椎8,9—11,12節)




反應消化問題:




⑴若此區出現異狀,紫黑色或面壓點痛和痛腫處,腰背酸痛, 會因為肝功能不健全而引發的疾病。




⑵脾不好,眼圈是偏紫紅色的,偏虛時,皮膚暗淡無光澤,偏 虛時,臉色蒼白,無光,易鬆弛,嘴唇偏干,脫皮,口味淡 ,無味,人消瘦,身體較弱,易頭暈目眩。




⑶脾偏濕時,水濕運化不出去,瘀池在臉上,導致臉色偏黃, 易長眼袋,臉色出現暗瘡,酒糟鼻,上半身虛胖,舌有齒印 ,舌苔偏淡。




⑷胃不好時,黑眼圈是偏黑的,不消化,偏瘦,舌偏干,偏紅 ,黏,易口渴,當胃很差時,是沒有舌苔的.




6:肝膽區(胸椎5,6—8,9節)




反應排毒問題:若此區出現壓痛點、異點、僵硬塊、痛、腫脹和紫黑色,則有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腸胃脹氣,急慢性腸胃炎,腰痛。


7:腰腎區(12—腰5節)




反應內分泌問題:




⑴若此區出現壓點痛,僵硬,腫脹和紫黑色,則有可能出現膀胱炎、腎虛、腎臟功能失調、糖尿病、水腫、腰痛、尿頻、閃腰等疾病。




⑵雄性激素分泌過旺:嘴周易長痘,毛髮較粗,皮膚分泌油脂較多,脾氣較暴躁,易口渴,且五臟六腑都較熱。




⑶雌性激素分泌過旺時:嘴周皮膚相對比較黃,皮膚偏干,臉色也有點偏黃,無光澤,臉上或嘴周容易長斑,人易煩躁, 易得更年期綜合症.




8:臀部骶椎區




若此區出現肌膚顏色變烏黑,有酸痛,腫脹處,則有可能坐骨神經痛、月經不調、子宮炎等疾病。




9:肩胛手足區




若此區出現異型,壓點痛,腫痛,則有可能出現手足病、膝蓋酸痛、四肢脹痛、血管硬化。


三、看形狀




1:片狀——表淺,有問題只在表層。




2:小點——濕熱或寒濕,代表長時間的點滴累積而形成的,如果不排除,容易引起內風濕或關節炎。




3:中點——病理前兆。




4:大點——病灶反應。




5:水泡——風濕或內風濕已經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刮痧治百病 的精彩文章:

白髮增多,刮刮「浮白穴」!
不可錯過的面部刮痧,美白淡斑讓你更年輕!

TAG:中醫刮痧治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