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清華大學廖名春教授:對於《周易》,我們都有很多誤讀

清華大學廖名春教授:對於《周易》,我們都有很多誤讀

清華大學廖名春教授:對於《周易》,我們都有很多誤讀

即使是研究《周易》多年的人,可能也很難回答好下面幾個問題: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三部易經嗎?

《易傳》真的是孔子所作嗎?

《周易》和陰陽理論有什麼關係?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隨便一搜,卻有著無窮多種答案。而《周易》這門學問目前並沒有一本標準的教科書可以解答這一切,因為《周易》距今太久遠,思想太深邃了。

周易學界中,清華大學廖名春教授對於《周易》的研究主要致力於考古出土的竹簡帛書,根據出土材料和傳世文獻的互證,糾正了很多前人對於《周易》的誤讀。

這篇採訪的底稿整理完成後,發給身邊愛好《周易》的人,都有醍醐灌頂、欲罷不能的感覺。花一點時間來看,相信你對《周易》的理解已經會高於很多人了。

我保證這是一篇對學周易的人非常有用的文章,如果你身邊有喜歡周易的人,分享給他。

替他謝謝你啦!

「易本占筮之書」

1、問:中國歷史上真的有三部易經嗎?《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的關係是怎樣的?

廖名春教授: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現在我們可考實的就是《周易》。以前大家對《歸藏》都比較懷疑,但是最近這些年,在湖北出土了比較完整的秦簡《歸藏》,因此《歸藏》也出土了。

但是我們現在看到《歸藏》和歷史上傳說的《歸藏》還有區別,過去講《歸藏》是夏、商、周三代之易,但現在看來,《歸藏》可能比《周易》要晚,可能是戰國時代的,也可能是後人有所改動。

至於《連山》根本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可以說。甚至《連山》是不是一定叫《連山》也還不好講,所以三易裡面,《周易》跟《歸藏》現在是有下落的,《連山》還不太清楚。

2、問:一直都說就是孔子是「述而不作」,《易傳》真的是孔子所作的嗎?

廖名春教授:孔子「述而不作」,這個要看怎麼理解,孔子的學問,我們一般概括起來是八個字,「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出自《禮記·中庸》)

意思是他的東西,都是學習周文王、周武王而來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是述,「述」就是個繼承的意思。而「不作」是指他不講奇談怪論,並不是什麼東西都沒有作。孟子不是講過:「孔子作春秋。」

過去講是孔子作《易傳》,但是現在很多人不相信,這就要看你怎麼理解「作」這個字了。

我們現在的很多書,也不一定都是自己寫的才能夠叫做「作」。比如《里根回憶錄》、《奧巴馬回憶錄》,他也不一定是自己寫的,一般都是傳記作家去訪問他,然後根據他的口述整理出來的。

我們看《論語》,《論語》也不能說是孔子作的,但是《論語》裡面都是孔子的話。孔子講的話,學生把它記錄下來,《易傳》的很多篇章也是這麼一回事,特別像《文言》《繫辭傳》裡面就記載了 20 多處孔子的話,所以《易傳》是孔子的學生根據孔子的思想、語錄整理出來的,就好像《論語》這本書的成書一樣,應該是這麼一種關係。

但是和《論語》比較起來,《易傳》還要更複雜,《論語》裡面基本上都是孔子的言行,和孔子學生的言行,但《易傳》裡面不全部是孔子的東西。

例如《易傳》裡面有一篇叫做《雜卦》,原來《易傳》里是沒有的,在漢代的時候地下出土了一篇,大家把它整理出來。因為它原來不在《易傳》裡面,是新產生的,所以叫做雜卦,所以說《易傳》裡面大部分都是孔子的東西,也有小部分不是。

3、問:有人說《周易》只是一本算命的書,也有人說《周易》是群經之首,您是怎麼給《周易》這本書來定位的呢?

廖名春教授:《周易》這本書從來源來說是一本算命的書,「易本占筮之書」,它本來就是用來算命的。但是,周易不完全等於算命,因為周文王對這個占筮方法進行了改造,變成了周易,變成周易之後它就不等於是占筮了,它就是講哲理的書了。

也就是說,文王作《周易》是「舊瓶裝新酒」,這箇舊瓶就是原來的占筮,所謂的新酒就是文王的思想。

《周易》的思想是文王的,但是它的表達形式是算命,所以我們一般講的易和周易還是有不同的地方,易就是用數字來占筮的一種方法,但是周易嚴格來說,是文王在羑里所創造的一個著作,它跟一般的易是不同的,有初級跟高級之分。

4、問:八字、風水、奇門等預測術真的是來源於《周易》嗎?

廖名春教授:這個定義有大有小,從廣義來說都是占筮,但是細分的話呢,各有各的不同。《周易》是通過數字的變化、推理來算命,但有些卜筮就不是這樣的。

例如甲骨卜筮,是把甲骨整治好之後放到火上烤,根據甲骨燒裂的紋路來判斷吉凶;手相,根據掌紋的走向來判斷吉凶;還有一些人,扯一片樹葉撕開,用這個也可以占筮。

所以占筮的方法是多種各樣的,但是《周易》依然是其中比較高級的一種,因為它已經有邏輯思維了,它是用數字來占筮的。

至於八字、奇門和其他的術數,他們也是藉助了《周易》的占筮方法,但是他們具體的演算法並不是《周易》的方法,因為現在《周易》算命的方法已經失傳了。

現在我們傳下來是《周易》成卦的方法,也就是周易的 64 卦是怎麼生成的,但是怎麼樣的用這個《周易》去占筮,實際上孔子也沒說,典籍上面也沒有記載。

問:聽說《周易》是用筮草來算卦的,如果說這種演算法已經失傳,那麼現在世面上有的算卦方法也是後人推測復原,並不是《周易》原本的演算法,是嗎?

廖名春教授:對,朱熹就很想復原《周易》的演算法,但是他用的材料太少了,就是《左傳》、《國語》裡面記載的 20 多個例子,只用這 20 多個例子就想復原《周易》算命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而且這 20 多個例子的時間跨度很長,也不是全都是某一個人來預測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用《周易》算命,很難說他們是同一種演算法。這就像我們打撲克牌一樣,湖南有湖南的打法,我到東北去,東北有東北的打法,我們湖南喜歡鬥地主,到東北去,大家都打紅十。

算命的方法也是一樣,各有各的方法,但是我們現在就不知道孔子那個時代,他們是用什麼方法來算的。

現在我們的清華簡,比《左傳》《國語》的例子要多了很多,但是我們還沒有把這個占筮的方法完全破譯出來。它上面記錄了這個卦結果怎麼樣,他沒有講占筮的具體過程。

我打一個最簡單的比方,就好像你撿到一副撲克牌,但是你要知道東北人是怎麼打撲克的,那也是不容易的。因為撲克牌有很多種玩法,東北人打紅十,你撿到一副撲克牌就知道怎麼打紅十嗎?那也不一定。

現在是我們拿到這副牌了,而且看到人家打的結果,反過來去推理它的玩法。如果這一點研究出來了,我們就知道古代人是怎麼用《周易》算命的了。

「朱熹對周易的研究是失敗的」

5、問:關於朱熹和邵雍對《周易》的研究,學術界有很多爭論,您能簡單說明一下嗎?

答:四書五經總體上來講,朱熹的成就在古代相對而言都是最高的。但是就《周易》的研究而言,朱熹的研究是有問題的。

朱熹對《易傳》的研究做得很早,但是他到死《易傳》都沒有做完,有很多問題他沒有解決,解決不了。

朱熹一直想找一種捷徑來解讀《周易》,於是他吸取了邵雍的方法。邵雍是講術的,朱熹就引進了的邵雍的術,引進了河圖洛書這些講法,想把《周易》的很多問題做一個透徹的解決。但應該說朱熹還是失敗了。

但是朱熹引入的這些方法對後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什麼?因為當時朱熹修訂的東西都是教科書,天下的讀書人、科舉考試都是用朱熹的研究做教材的。所以朱熹的這種方法影響極大。

對於朱熹講的這些方法,清人是有很深的批判的,我們現在看來也是有很大問題。比如朱熹講的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後天八卦現在來看歷史相當悠久,我們現在清華所藏的戰國的竹簡裡面有一個筮法篇,它裡面的東西的記載就是後天八卦,但是先天八卦一直就沒有在文獻裡面找到根據,所以後來的學者基本上是持否定的態度。

朱熹為什麼要用先天卦位、河圖洛書這些理論來解釋呢?他還是想用《周易》為他的理論服務,因為我們所有的四書五經都是形而下的,都是講具體道理比較多,形而上的成分就很少,所以朱熹解釋了先天易數,解釋了太極圖,他想用這個東西給他找到一個形而上的根據,但後人也不是完全認可他的。

應該說,朱熹的四書做得很好,《詩經》也講得挺好,別的東西都不錯,但是《周易》他是不不成功的。我們現在一般讀周易,都要讀王弼《注》、孔穎達《正義》、程頤《傳》,不太主張讀朱熹的《周易本義》。

6、問:《周易》是一門大眾都可以去學習的學問嗎?

廖名春教授:大家學習《周易》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定要有好的教材做輔導,你學的《周易》才有用,如果你讀的《周易》都是一些不正確的講法,那你學了也沒用。

《周易》這本書和一般的書都不同,就像對於《論語》,我們理解的也不一定都對,那《周易》的難度就更大了,因為這都是幾千年以前的東西了。

據說莎士比亞的作品,現在的英國人都看不懂,但莎士比亞才幾百年、?所以我們就應該要有好的教材,把它做一個準確的解釋,把它講通了,在這個教材的輔導下,那學《周易》才有效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引路人去學《周易》的話,那對個人的要求太高了。

問:您在學校講課的教材能夠作為大眾的輔導教材嗎?

廖名春教授:可以,我們本科學生,教材用的就是《周易經傳15講》,北大出版社的版本。

現在我們的研究還不能說完全達到了能融會貫通的目的,是想這麼做,但中間還有難度。現在的難度是,我們的研究還停留在對《周易》的卦爻辭含義的研究,把《周易》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句話都理解清楚了,還要進行邏輯分析,再把它融會貫通。

所以《周易》裡面,有一些觀點我們已經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但還有很多觀點,就我們這些人而言,也不是全部都懂了。但目前看來,我們在卦爻辭的研究上肯定是做的最好的了。

「由小學入易學」

7、問:目前來說,清華對《周易》研究的情況是怎樣的?

廖名春教授:清華的很多老師對周易還是很愛好的,我也開了《周易》這門課。就我所在的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系來說吧,我們這個所里有一些老先生,像李學勤先生,他們雖然不是專門研究周易的,但在《周易》上面貢獻也是很大的。

貢獻主要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在考證《周易》的源頭上,通過出土文物、文獻特別是簡帛的文獻來研究《周易》,所以現在對帛書《周易》的研究、對竹簡《周易》的研究,應該說我們都是領先的。

我們清華的研究不在算卦上面,也不在一般的王弼《注》、孔穎達《正義》、程頤《傳》這些傳統的研究上面,我們主要是在用出土材料來研究《周易》,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較好。

再一個剛好我們清華簡(清華從香港收藏的竹簡),裡面有兩片是跟《周易》有關的,一個是筮法,一個是別卦。另外馬王堆帛書《周易》的《易傳》基本上是我們修訂、整理出來的,所以我們在這個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較多一些。

我們看到了很多古人,包括朱熹都沒有看到的材料,朱熹如果看到這些材料的話,他的觀點說不定也會發生變化。

8、問:之前看過您講《周易》時有一個觀點叫「由小學而入易學」,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廖名春教授:這個話最早的應該說是清人的觀點,清人戴震講過,就是講讀書要從認字開始,要由字到詞、由詞到道,把文字讀懂了,才能夠把握它的精神。

張之洞就講的更系統了,張之洞說「要由小學入經學」,要首先把語言文字、把古漢語這個東西學好了之後,才能夠把經學的著作讀好。所謂的經學就是四書五經,要把四書五經讀好了之後,你才能去研究哲學、才能夠去學文學、才能夠自學其他的東西。

《周易》就是屬於經學的內容,四書五經首先就是《周易》,這裡小學不是講大學、中學的那個小學。小學指語言文字學,簡單來講,就是古代漢語的學習。古代漢語水平高了,才能夠把經學學好,才能夠學好《周易》。

為什麼這麼說呢?《周易》裡面很多話是很不好懂的,是幾千年以前的這個話,所以古漢語不好的話你字就認不準確,你就不知道他這個字到底是本字還是引申義,恐怕你連斷句都斷不好,所以要由小學入經學。

當然,也不是說小學學好了就一定能夠學好經學,但是它是學好經學的一個必要的條件,就好像我們要研究莎士比亞的話,就一定要懂英文。如果我們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卻不懂英文,只能中文版的莎士比亞的著作,你去談,別人就會笑話你。

9、問:現在還有一種呼聲,說我們在兒童基礎教育中就應該把易經、國學,比如陰陽、五行的這些理論加進去,您贊同這種說法嗎?

廖名春教授:這要看我們中間怎麼去做工作。我們過去有一句話叫做「轉識成智」,要做一個轉化的工作,不能夠直接的去套用,直接套用那肯定是小孩子接受不了的。但是如果你能把古人的精神轉化為這個時代的智慧,變成我們新時代的東西,我覺得這是小孩子也可以接受的。

你天天跟小孩子講陰陽五行,小孩子不可能懂,但是我們要知道,陰陽五行的最基本的思想是什麼?陰陽最基本的思想,是講事物不是絕對化的,它強調事物是辯證的,有正就有反,教會我們看問題不要簡單化。

要把古人的這種思想,用我們現代的語言,把它哲學化的表達歸納出來,人家才能夠接受。

好像以前,古人都是用銅錢、銀子買東西,我們現在拿到這個,到街上去買東西是買不了的,要把這些東西變成人民幣,別人才會認可你。

問:「轉識成智」的工作您現在也有在做嗎?

廖名春教授:學術研究是有很多個層面的,有不同的要求。

有一批人會專門從事理論的工作,要把原理解釋出來,之後就需要有批人來做轉化、傳播的工作,之後還需要一批人要把這個理論應用於新的實踐。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工作需要做,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第一個層次的工作。

我們做研究都是有分工的,不贊成一個人包打天下,一個包打天下的人做工作是肯定做不好的,要專業才能做得好。

現在我們很多人做工作,總是要想要別人了解我們的工作、理解我們的工作,不應該有這個要求。你做得很深的工作,如果你老是要求大家都了解你、懂得你,那你就永遠不會有成績的。好像跑步一樣,第一名跟第二名差距是很小很小的,如果說你還要想去干別的,那別人早就超過你了。

「玩易」

10、問:在大學裡面《周易》這門課受歡迎嗎?

廖名春教授:《周易》這門課一般的選課的學生都比較多,一個是《周易》自身的影響很大,另外一個也是因為大家對《周易》的有一定的誤解。大家都把它當成一門應用科學,以為學了周易的話呢就能夠預測自己的未來。

我們清華簡的筮法篇裡面也有很多術數的東西,也就是算命的方法,但具體古人是怎麼算出來的,我覺得我們現在還沒有吃透,還沒有完全讀懂。

周易算命雖然不能說一定能夠算準,但是古人有一個說法是「玩易」,古人用周易算卦,他不一定就是相信這個東西,但是他也可以玩一玩嘛,這也是可以的。

所以我們當老師的,要告訴學生,這是一種方法,我們不能夠保證它的結果一定是正確的。好像我是個數學教授,我告訴你數學方法,但是我不能夠保證你以後所有的計算都是正確的。

我一再講,《周易》是一種哲學,它告訴我們一是方法論原則,一是做人的價值觀,主要是這兩個方面的東西。我們不能夠把它當成一門應用科學,當成一種技術科學。如果把周易看成數學一樣,這中間就出問題了,性質不同。

因為《周易》裡面的數學,嚴格來說都是比較簡單的數學。而預測是需要很複雜的計算的,計算能力越強,預測的結果就越正確,計算能力越差,預測肯定就越不準確。所以我們現在用周易,我剛剛說是玩易,還是滿足一種心理的需求,不能過分的去依賴它。

以前有人寫詩講:「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講的就是賈誼,賈誼也是個很有學問的人,當時皇帝見他,他本來很激動,但是皇帝見他的時候國家大計都沒問他,問的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不問蒼生問鬼神。

所以這就牽涉到一個世界觀的問題,一個人你的吉凶是由自己的行為決定的,它是一種因果關係,有什麼因結什麼果。

你做人做事很努力,你的結果就好,你做人不好,你想有好的結果,這是很難的。你明明做事做得不好,但就想要有很好的結果,想通過算卦求神拜佛來改變命運。

你明明是個壞人,但是你拜了菩薩的話,菩薩就會保佑你很好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個做了壞事的人還能夠得到好的結果,那世界上不天下大亂了嗎?這是違反邏輯的。

當然,我們講的只是大概率,不能夠排除個體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是比較複雜的。好像我們讀書,決定你能夠考上大學的因素有很多,它不是哪一個單純的因素,有的時候你語文成績好但數學成績不好;有的人平時成績好、考試的時候心理承受能力不行;還有的時候你這個學校就不好,老師就不行;甚至出題目的人,有時候出的題目就不利於選拔學生,這些因素都有,所以這是很複雜的。

但是不管它再複雜還是有規律可尋的,大的概率,學習方法好、學習努力的人肯定會考得好一些,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落體到每一個具體的人身上,那就很難說了,你就不能夠排除有小概率的事情出現。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我剛剛講的那個道理,這是一種哲學,一種方法論,不能夠把它當成一種技術科學。

11、問:很多大學的建築專業也會開風水學的課。風水是一個單獨的學科嗎?還是它也是從周易里衍生出來呢?

廖名春教授:風水它是以《周易》為基本理論的,但它不等同於《周易》,它是屬於《周易》的應用方面了。

風水現在還不能說是很嚴格的科學,是潛科學,它裡面有科學的因素,但是整個的系統還不能夠叫做科學。它跟我們數學物理不是一個概念,數學物理可以說是科學,但風水只能說是一門學問,還不能講是科學。

我們看風水,所謂的陽宅陰宅,古人最早先秦以前是沒有看陰宅的,只有看陽宅的。《詩經》裡面講,「相其陰陽」,蓋房子、搞建設肯定是要看地理環境的。古代的帝王起家,他也要挑一個地方,秦代建都在咸陽、劉邦起家在漢中,它跟地理環境是有關係的。

現在來講,我們生活一定交通要方便,一定要有水,空氣要好,這些東西是有道理的。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有些人講風水講過頭了,講的太過分了。

「用變化的眼光看問題」

12、問:您的著述里解決了很多前人對周易的誤讀,能舉幾個具體的例子嗎?

廖名春教授:比如我們講《周易》的人都知道,周易是講陰陽的。但是過去我們的研究,很多人就認為《周易》不講陰陽,比如有些教授在70年代寫書,說《周易》裡面只有陰字,連陽字都沒有,周易的卦爻辭裡邊有一句「鳴鶴在陰」,那個陰還不是陰陽陰,而是樹蔭的蔭。所以中醫裡面就沒有陰陽兩個字,你怎麼能夠說周易裡面有陰陽思想呢?就認為《周易》不講陰陽。

但是我們現在通過研究《周易》,就知道周易裡面儘管沒有陰陽兩個字,但是有陰陽思想。陰陽這兩個字它代表了一種對立的觀念,任何事物一定要相對才能夠生存,代表這麼一種思想。

這種思想,他不一定用陰陽這兩個字來代表,用別的字也能夠代表。《周易》裡面,就是用乾坤來代表。

這個乾字,就是剛健,因為 64 個卦裡面只有這一個卦,全部是陽爻。64 個卦裡面只有一個卦全部是陰爻,這就是坤卦,所以坤卦就是順。馬王堆帛書裡面寫著「川」,實際上它不是一個川字,而是順字。

我們通過馬王堆帛書,就知道《周易》的乾卦就是健,坤卦就是順,一個是剛健,一個是柔順,剛健就相當於陽,柔順就相當於陰。所以《周易》裡面儘管沒有陰陽這兩個字,但是他的陰陽思想是借用乾坤來代表的。就好像同一種水果,它有不同的名稱而已。

再比如,有一些卦爻辭上的誤讀。

比如第六卦訟卦,訟卦裡面第五爻就是九五爻,它的原文是「訟,元吉」。訟,就是爭訟,打官司;元吉,就是非常好、極好、大吉大利。

清華大學廖名春教授:對於《周易》,我們都有很多誤讀

△圖自百度百科

可是打官司怎麼能夠大吉大利呢?這個解釋是講不通的,我們中國人都不喜歡打官司,喜歡調解,但是《周易》為什麼說打官司是元吉呢?這個理解就有問題。

我們過去研究的人,會用爻位數來解釋,因為它是九五爻,九五爻是中正之數,所以打官司就很好,這個是強詞奪理。九五哪有這個意思呢?

所以我們現在的研究知道,我們讀就讀錯了,應該怎麼讀?「訟,元,吉。」元就是善,打官司是不好的,但如果你能夠善尾處理,就吉利。

我們有些事情講不打不成交,本來打官司大家關係不好,但是打官司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看到大家都是與人為善的,壞事就變成好事了。你看《水滸》都是這樣的,《水滸》裡面很多人都是對頭,但是後來被宋江收服了,到梁山了,就變成了好漢。

爭訟是不好的事情,我們做到元,元就是善,把壞事變成好事,所以吉。

再舉個例子。

比如第四卦蒙卦,它的六五爻,是「童蒙,吉」。我們過去認為童蒙是什麼意思?童蒙就是小孩,兒童,蒙就是啟蒙,所以童蒙就吉。但是這個是沒有話道理的。

中國跟美國不同,美國很重視小孩子,一出威脅會先保護小孩。但我們中國人的觀點不同,中國人是尊老的。中國的小孩沒有成人之前他是沒有資格的,吃飯都不能上桌子,所以我們中國一定要舉行觀禮,成人之後才能夠叫做正常的人。那為什麼這個《周易》又講「童蒙,吉」?

清華大學廖名春教授:對於《周易》,我們都有很多誤讀

△圖自百度百科

這個習讀就有問題。「童」是什麼意思?我們很多人都以為是兒童的童,其實兒童不是它的本意。童的本意是用刀子把頭髮剃掉,剃光頭就是童。

過去罪犯犯了罪之後,有一種刑法就是剃光頭,我們現在坐牢的人也還是要剃頭髮的,所以他們也叫做童,而我們古代的小孩子,他的頭髮也是剃了的,只有中間留一點頭髮。所以兒童的童字,是從剃光頭這裡引申過來的,因為兒童的地位跟罪犯一樣都很低。

所以從這裡就能看出「小學」的重要性。《孟子》裡面講「童山濯濯」,把山上的樹木都砍光了,就是童。蘇東坡寫文章就講「汲西江之水,童東山之木」就是吸西江里的水,砍東山上的樹,所以「童」其實是個動詞。

把一個東西蓋住就是蒙,所以我們沒讀過書的人叫做蒙,讀書了就是啟蒙,把這個蒙就打開了。現在我們知道「童蒙,吉」,你把蒙昧的東西一掃而光,把蒙昧的狀態去掉,就是吉。所以我們把它讀懂了,道理就出來了,沒讀懂的話,你說《周易》裡面講童蒙就吉,小孩子就吉利,哪有這個道理呢?

13、問:關於周易裡面蘊含的哲理,您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廖名春教授:周易的哲理講得最清楚的就是乾卦,乾卦有一爻就是上九,上九的爻辭是什麼?「亢龍有悔」。亢龍有悔」他就非常有哲理,亢就是吉、高的意思,龍飛到了最高處了,就好像一個人,人生到了頂點,最輝煌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有悔,因為事物都是變化的。《老子》是怎麼講的?窮極思變,物壯則老。一個東西強盛到了極點,他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這是自然規律。

我們人也是一樣的,亢龍有悔就告訴我們,事物都是有正反兩面的,你當紅的時候,你就想到以後你不紅,要做好準備,你生活很悲慘的時候,你要知道還有希望的一天,因為事物都是的相互轉化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

再一個,學了周易之後,就要用《周易》的思維啊來看問題。周易的思維,第一個就是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一定要注意堅持二元論,而不能夠用絕對論去看問題,任何事物都是兩個方面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好像一個家庭一樣,光只有男的,不是一個健全的家庭,光只有一個女的,也不是個健全家庭,一定有男有女。

第二個,就是知道,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易者變也,我們一定要善用變化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物,你們公司的這麼多員工,現在大家都是同事,但是再過十年是不是大家都是一樣的呢?一定是有變化的。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夠在大家沒有看出來的時候,你能夠早一點看出來,有預見性,這就是非常可貴的。就是說你現在工作,你就知道十年以後什麼樣的工作最好,你在十年以前就做準備,那你的成就肯定會很高。

你要找對象的話,你看到這個人現在一般,但是十年之後人家有很大的成就,你預先投資,那你也會很不錯,等到人家功成名就了,你再去找人家那就不行了,一定要知道事物是變化的。

有很多人名氣很大,好像的不可一世,但說不定明天他到監獄裡面去了,要善於用這個變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善於從那個不同的方面去看待事物,這是周易告訴我們的一些最基本的觀點,這是方法論原則。

「蔣介石的失誤」

14、問:對於愛好周易的人來說,怎麼樣開始學習《周易》呢?

廖名春教授:學習《周易》的話,我們首先找一本很好的書,要把周易的這個卦爻辭讀懂,讀懂之後,再去讀相術、應用方面的東西,不能夠把它顛倒過來。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會先去學相術、學占筮,占筮之後,會得一個卦爻辭出來。那結果出來了之後,你看不懂,不是白看了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魯國的穆姜,她幹了很多壞事,後來被打入了冷宮。結果人家給他算了一個卦,這個卦就是《周易》的隨卦,卦辭是元吉,算卦的就說,你算了這麼一個好的卦,隨又是出來的意思,你很快就能出來了。

這個穆姜就說不行,她對元亨利貞都做了一個新的解釋,講,不仁就不能夠謂之元,要做到元才能夠得吉,但是她沒有做到,就不能得吉,結果果然是這樣。所以這個算卦的人雖然算了一卦出來,但是他理解錯了。這也說明,一個人的結果是由自己的行為決定的。這個人做了很多壞事,怎麼能夠元吉呢?

再簡單的講一個例子。就是蔣介石,蔣介石這個名字是他自己給自己取的,他原來不是叫這個名字。後來他讀了《周易》之後就取了這個名字,為什麼叫做介石?因為《周易》豫卦的六二爻辭叫做「介於石,貞吉」。他還叫做中正,因為《小象傳》六二爻辭的解釋是中正,所以他都是從豫卦裡面取的,他以為這是個很好的名字,實際上他讀周易就沒讀懂,這不是個好名字。

為什麼這麼說?在《繫辭傳》里,孔子就對「介於石」進行一個評價,講一個人很孤傲,不能夠長久,堅持不了多久就要垮台,是這個意思。《繫辭傳》里專門有講,但是大家都沒有讀懂孔子的話,如果他讀懂孔子這個話,怎麼會取介石這個名字呢?

所以你看老蔣的江山就沒坐穩,三年就被解放軍打下來,之後跑到台灣。所以我們都注意要讀懂才行,你好不容易算個卦出來,最後也沒有讀懂,豈不是白算了。

來源:中觀國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