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殿試之後,皇帝和大臣犯了難,第一名竟是個瘸子,狀元到底點不點

殿試之後,皇帝和大臣犯了難,第一名竟是個瘸子,狀元到底點不點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看「顏值」的時代,同樣在古代顏值也很重要,尤其是作為文人,一定要講究文質彬彬,儀容儀錶。這種以貌取人的衡量標準在古代科舉中更是被無盡放大,但凡是長得磕磣的,即使成績再好也得不到皇帝的青睞,說實在的,哪個皇帝願在朝堂之上天天看著一個不順眼的官員呢。

殿試之後,皇帝和大臣犯了難,第一名竟是個瘸子,狀元到底點不點

長的丑沒辦法,但畢竟還手腳健全。可是在北宋時,竟然有一位殘疾人中了狀元,此人便是王世則。王世則出身貧寒,家中經常衣事無著,因而在他年少的時候,便不得不靠著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有一次,年少的王世則上山砍柴,不小心從山坡上失足滾下山崖,雖然性命無憂卻摔斷了一條腿,從而留下了終生殘疾。因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拖著一條殘腿繼續辛勞奔波,掙錢糊口。

身殘志不殘的王世則,胸懷大志,酷愛讀書。沒有錢讀書求學,他就在辛勤討生活之餘,悄悄溜進學堂,偷聽別人讀書。後來教書先生看他可伶,便免費教他讀書識字。後來王世則果然不如負老師厚望,學習刻苦努力,日後成了大宋的狀元。

殿試之後,皇帝和大臣犯了難,第一名竟是個瘸子,狀元到底點不點

中狀元的那一年,王世則只有二十一二歲,算是少年成才,他因此成了中國科舉史上的首位殘疾人狀元。在一千多年的科舉史上,只出現過三名殘疾狀元,王世則的求學科舉經歷,成為了後世一個典型的勵志故事。

據說,在王世則參加殿試的過程中,宋太宗趙光義和主考官本不想點他為狀元,因為一個拐著一條腿的殘疾人實在有礙觀瞻,可是王世則的殿試表現實在太優秀,遠超其後的第二名,以至於皇帝和眾考官都不忍心不讓他做狀元,最後君臣達成一致共識,破例點了王世則為狀元。

殿試之後,皇帝和大臣犯了難,第一名竟是個瘸子,狀元到底點不點

王世則不僅學問做的好,而且還是一個一身正氣、敢于堅持原則的人。中狀元後,他被委派主持對落地秀才、舉人進行重新考試,在工作中,他秉公辦理、唯才是舉,對那些走後門、遞條子的行為一概不予理睬,在他的堅持下,朝廷又錄取了一百多名有真才實學的考生。

隨後,王世則進入門下省成為了一名諫官,在任上,王世則鐵面無私,敢說敢為,有「鐵面王」之美稱。不過,這位鐵面王在立儲的大事上犯了渾,他建議趙光義儘快確立太子人選,無意中揭了太宗的短,這讓趙光義大發雷霆,一氣之下將他發配到了外地。

太宗去世後,王世則又重新奉調回京,至於他回京擔任何職務,做了哪些具體工作,史料中並無太多記載。唯一可以查證的是,在回京幾年後,王世則便患病去世,時年不過四十三四歲的樣子。

殿試之後,皇帝和大臣犯了難,第一名竟是個瘸子,狀元到底點不點

這位殘疾狀元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個廉潔奉公的好官。後世曾這樣評價他:「清聲雅望,與呂文穆諸公同時並美。」意思是說,王世則的官德名聲,可以與一代名相呂蒙正等人相媲美,這是一個客觀而又公正的一個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過生日,官員所獻禮物皆不合心意,紀曉嵐獨樹一幟贏得滿堂彩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