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批奏摺有多「懶」?大臣遞六封奏摺僅回3個字,而且經常用

康熙批奏摺有多「懶」?大臣遞六封奏摺僅回3個字,而且經常用

古時候的皇帝,日理萬機,每天都有看不完的摺子處理不完的事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皇帝便會想各種辦法,適當的「懶」一下,清朝康熙就是其中的一個。那康熙批奏摺有多「懶」?大臣遞上六封奏摺他僅回了3個字,而且還經常用,他的子孫後代也有學著用。

有一次科舉考試時,江南考場發生了一起十分嚴重的作弊案,負責人曹寅便將此事事無巨細的奏報給了康熙皇帝,一共寫了六封奏摺,而康熙看過之後,除了在第五封上做了稍長的批複外,其他的都是十分簡練的回復,就三個字,「知道了」。

現在,在南京一個博物館,收藏有康熙批閱過的31件奏摺,在這些奏摺中,有15件的批複是「知道了」,佔了近半數,由此可知,「知道了」這三個字康熙可是經常用,那如此簡潔的批複是否就是表明康熙真的很懶,對政事不負責呢?

實則不然,除了提高工作效率外,還有一個就是對於一些輕緩之事的口語化的回復,專家解釋說:很多人以為「知道了」是現代的語言,其實這在古代就已經開始用了,是一種很平常的口語化說法,因此康熙批複「知道了」一點也不奇怪。

除了「知道了以外,還有更簡潔的回復,在蘇州織造李熙遞上來的一件奏摺上,康熙就只批了一個字:是。

除了康熙外,雍正在批複奏摺時,也經常寫「知道了」,乾隆的硃批中也有出現這三個字,不過頻率要低些。有歷史學者就說:每個皇帝的文化程度跟個人經歷都不一樣,因此在批複奏摺時也會有很大不同,清朝也沒有關於如何批複奏摺的規定,康熙勤學又比較聰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處理方法,由於要處理的事很多,所以在奏摺上的批複就會相對簡單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兒秘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那麼多名劍,哪把寶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溥儀退位,張勳復辟,滿大街都是散落的假辮子,溥儀:好笑至極!

TAG:星兒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