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聽,都江堰故事

聽,都江堰故事

宋正剛

當手捧劉剛、馬瑛二位先生所編著的《穿越千年的都江堰故事》,暗暗有些慚愧:自己有好久沒有認認真真讀過一本書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自己也隨大流,愛拿著個手機不停地翻,打遊戲、耍微信,追蹤一些五花八門的熱點事件,一直翻到「稍等一會,暫無更新」,心頭卻越發空蕩蕩的,身處信息時代的我,卻常常魂不守舍起來。

略略翻了幾頁書,一股清新脫俗之氣撲面而來,心裡一驚,如今竟有人下得如此功夫?書是知名出版社發行,裝幀精美,封面、封底、扉頁都是名家的國畫精品。書的第一頁有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書贈劉剛的幾句話:道家有道,上善若水,於是此生有兩事可為,曰: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應該就是名滿天下的佳句「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的來歷了。據我所知,余秋雨先生從不輕易題字。當年我曾親見某大報領導向其索字,均婉拒。可見余秋雨對都江堰之情重。也曾道聽途說過一個故事,據說當年都江堰方面有意將這句話作為城市宣傳語,與余秋雨聯繫,他一時竟想不起何時寫過這句話,莫非真是神來之筆?大家知道,街頭巷尾的流傳的故事有不少是以訛傳訛,而在此書中,專門有《余秋雨拜水問道》《都江堰市雙遺產》等故事,劉剛先生作為諸多事件的親歷者,所撰寫的內容既是動聽的故事,更是珍貴的史料。

「我們懷著朝聖的心情翻閱了家鄉的歷史,自古蜀人幾為魚的洪荒到現在柳浪鶯啼的和諧清明。」《前言》的第一句話,禁不住讓人心襟搖蕩。如今說起傳統文化,有人吹捧上天,弄得玄之又玄,彷彿隨便拿點東西出來就包治百病,包打天下;也有人嗤之以鼻,提起來就沒一句好話。聯想到近日上演的「傳統武術打假」,台上台下打作一團,弄得我這樣的看客也莫衷一是,權當熱鬧看了。而此書的兩位著者,在紛紛擾擾的當下,卻如農夫一般,彎腰勞作,耕耘不已;又如朝聖者,在傳統文化這條道路上心懷敬畏,穩步前行。

全書共有100個故事,每個故事只區區千字左右,卻娓娓道來,語頗雋永。輕輕一讀,便能窺見著者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紮實的文字功底。寫到都江堰人耳熟能詳的傳說《望娘灘》,著者這樣開頭:「灌縣岷江河邊上,有個叫聶郎的割草少年在江邊的山背後發現了一叢今天割明天又長還原的牛草。好奇的聶郎最終在草根下找到了一顆火紅的紅珠……」讓讀者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寫到古迹落妃池,著者的文字張力十足,「在盛唐榮華至極的喧囂後,落妃池在春華秋實的日子裡經過了一千多年,波瀾不驚地靜卧在迎祥寺舊址附近,偶爾有一兩隻翠鳥掠過池水,讓野生的蘆葦飄起幾縷飛絮……」讓人懷想起楊貴妃羞花的容貌和千年不忘的愛情傳說。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故事都配有張法先生的一幅國畫作品,畫藝精湛,得其神髓 。前言、目錄、後記均輔以英文,體現了這座城市不一般的國際化程度。據說,「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在英文翻譯上有諸多版本,而有深厚英語功底的劉剛先生參考多方意見,終於形成此書的翻譯。

粗讀一遍,深為所動,書中景點、人物、典故、傳說、美食、詩詞、音樂等無所不包,《司馬遷創詞「水利」》《明遠法師天朝僧》等故事筆者還是第一次聽說,《紅梔子留芳夢境》《太平聖花幾時歸》等故事更引人遐想……筆者感嘆:這不僅是一本故事書,更是一本經過嚴謹考證的歷史教課書,雖只有200多頁,卻凝聚了兩位著者數十年的心血。

我將此書放在家中,年過七旬的父親翻閱了幾頁,連聲叫好,對我說,以前在茶館酒鋪里聽了一些老灌縣故事,這次總算是正本清源了。讀小學的兒子平素並不愛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可短短半多小時,竟已讀了七八個故事。依我淺見,《穿越千年的都江堰故事》之所以能快速地抓住人心,除了著者深厚的「內功」以外,還有對現代閱讀者心理的深入研究。有人說,「現代社會,人們的閱讀正變得浮躁和功利。」說句實話,《紅樓夢》《戰爭與和平》這樣的巨著固然彪柄千秋,可當下又有幾個人能耐住寂寞將其細讀?環境難以改變,那文化人是不是應該考慮與時俱進?而《都江堰故事》這本書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如一股清泉注入心間,讓讀者在看似快餐化的閱讀中,喚起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感,讓一顆浮躁的心慢慢靜下來,在不知不覺中增加知識,陶冶情操。之間最不易的,是編著者的功夫。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實現板橋道人所推崇的「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歷史是需要記錄的,故事是需要傳揚的,今天的所作所為都是今後的故事,今天的耕耘,就是明天的收穫。我竊以為,《穿越千年的都江堰故事》的意義和價值就在於它攬勝於民間精華,真實而流暢地記錄了拜水問道之路,真實也不乏創意、創新的藝術表現,匠心獨具地運用喜聞樂見的呈現方式,確有做好歷史信使的優秀動機。

編著者此書的二位先生,多年來為家鄉的文化、旅遊等事業辛勤勞作、默默奉獻,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上進一步鉤沉稽古、發微抉隱,歷時兩年有餘,這本都江堰歷史文化和旅遊的小百科全書才得以正式出版發行,讓我們見識了老一輩文化人特有的情懷和執著。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燃燈者」和「擺渡人」,才讓更多的年輕人得其流惠,世界遺產地得以文采熠熠、文脈不絕。100個都江堰故事的結集,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千年古堰、幽幽青城、天府源頭的文化依然充滿活力,充滿著多種可能性和廣闊的前景。在炒作盛行的時代,都江堰的文人雅士依然在前赴後繼,孜孜以求,正在繪就一個更為自信、更為睿智的都江堰市形象和精神,在《穿越千年的都江堰故事》中,我們看到了都江堰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我們聽到了歷史前進的鏗鏘足音。

筆者以為,作為都江堰人,可以據此了解歷史,增添對家鄉的熱愛;遊客來到都江堰,也不只是觀美景 、品美食,還可以聽一聽穿越千年的動人故事。而再過一千年,留下來不僅有青山流水,說不定還有凝聚一群文化人心血的幾本書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平昌冬奧會閉幕 「北京八分鐘」現南充川北大木偶表演
《鋰電池機上應急處置指南》3月1日起施行 民航局:鋰電池著火應用水淋灑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