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作者|吾乃昊天

編者|陳露

編者按:不可一世的大征服者亞歷山大崩逝後,其龐大的帝國很快便在繼業者們的爭鬥中,四分五裂。而在這些繼業者中,安提柯家族的命運,可謂是最為坎坷。

獨眼安提柯雖一度力壓群雄,但卻最終招致圍攻而身死業消。德米特里雖忍辱負重光復家業,但卻也難套被囚身死的悲劇。經歷無數坎坷,但在命運女神的眷顧之下,安提柯家族終於繼承馬其頓故地,確立其在希臘世界的領袖地位。

然而,當繼業者們圍繞著征服者的遺產互相廝殺之時,在不遠的西方,兩個空前的霸權卻悄然興起,並隨即展開了必將決定地中海世界命運的爭鬥。在這場爭鬥中,安提柯家族是否還能享受命運女神的眷顧呢?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懷著征服世界的未竟雄心與世長辭,年僅33歲。他的遺言「讓最強者繼承王位」讓帝國陷入了血腥的內戰中。

經過亞歷山大部將們的同室操戈(史稱「繼業者戰爭」),他的遺產被分成三份——統治希臘的馬其頓王國,統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統治亞歷山大帝國其餘部分的塞琉古王國(三大王國中版圖最大的一個,因統治中心在敘利亞一帶又稱敘利亞王國,我國史書稱之為「條支」)。

亞歷山大的暴猝和帝國的分崩離析讓希臘各城邦看到了擺脫馬其頓統治的希望。他們先後組成了埃托利亞和阿卡亞兩個聯盟,險些推翻了馬其頓王國的統治,然而,城邦之間的內訌又一次讓希臘的復興大業功虧一簣,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即位後,不斷利用希臘城邦的內部矛盾,將其分化瓦解。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腓力五世

他先聯合阿卡亞聯盟的領袖阿拉圖鎮壓了希臘城邦軍事霸主斯巴達的叛亂,又把阿拉圖毒死讓群龍無首的阿卡亞聯盟元氣大傷。正當腓力五世為平息國內動亂焦頭爛額之際,剛剛征服了義大利半島的羅馬人,又把手伸向了群雄爭霸的地中海。

初戰羅馬

1

對羅馬染指地中海反應最激烈的倒不是馬其頓,而是老牌海上霸主迦太基,早在羅馬入侵南義大利時,就和迦太基發生了利益衝突,現在羅馬人又想把地中海變成第二個義大利,這還了得?

於是乎,迦太基和羅馬爆發了第一次布匿戰爭,依靠新發明的登船弔橋,原本不擅海戰的羅馬人打贏了迦太基海軍,將其勢力徹底趕出西西里。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漢尼拔

迦太基的戰敗和羅馬對馬其頓近鄰伊利里亞的染指讓腓力五世感到了新的威脅。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後,腓力五世聯合迦太基巴卡家族的漢尼拔共抗羅馬,即第一次馬其頓戰爭。

受到漢尼拔在義大利攻城略地,多次重創羅馬軍團的鼓舞。腓力五世準備揮師義大利和漢尼拔會合,共同挑戰羅馬的霸業。然而正在此時,得到羅馬海上支援的埃托利亞同盟,卻發起了反馬其頓的戰爭,並有不少城邦捲入其中。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大西庇阿

分身乏術的腓力五世無奈之下放棄了遠征義大利的計劃,轉而撲滅自家後院燃起的大火。而此時戰局卻發生逆轉,羅馬大將大西庇阿成功把迦太基人趕出了西班牙,一舉搗毀了巴卡家族的軍事基地,而難攻不落的敘拉古也在內憂外患之下陷落。

這一切使得戰爭的天平迅速向羅馬傾斜。迫使腓力五世不得不與羅馬簽訂和約,大體維持戰前局面。

再戰慘敗

2

初次交鋒,馬其頓王國非但沒有從羅馬那討到便宜,還把戰火燒到了希臘本土,這讓志在終結希臘混亂局勢的腓力五世耿耿於懷。天不遂人願,連年的城邦叛亂讓馬其頓國力衰退,疲於應付,而羅馬卻在前202年扎馬會戰中一舉擊敗常勝名將漢尼拔,成為地中海新的霸主。

為了擴張勢力以彌補在希臘的損失,腓力五世打起來同為亞歷山大繼承者之一的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主意。自前205年托勒密四世(綽號「篤愛父親的人」)駕崩後,由於新君年幼,埃及宮廷鬥爭不斷,王公大臣爭相傾軋。

腓力五世與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綽號「大帝」,曾收留戰敗後的漢尼拔)密約,瓜分埃及在歐洲和亞洲的領土,雙方協議,馬其頓獲得昔蘭尼和愛琴海沿岸,塞琉古分得塞普勒斯。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形勢圖

兩個「兄弟」的虎視眈眈讓埃及不得不向羅馬尋求庇佑,早想同馬其頓和塞琉古一決高下的羅馬立刻宣布自己為埃及新王托勒密五世的監護人。

這讓腓力五世和安條克三世勃然大怒,亞歷山大的繼承者們內部的事情,哪裡輪得到你羅馬一個外人指手畫腳?以保護埃及為借口,羅馬人發動了第二次馬其頓戰爭。

深知腓力五世的弱點在於內亂,羅馬在派大軍前往戰場的同時,再度鼓動各城邦趁機反抗,果然得到了響應。腓力五世派兵攻打支持羅馬的雅典卻久攻不下,一怒之下,他下令洗劫了雅典周邊地區後撤軍。

這一極不理智的舉動激起了整個希臘的公憤,除了阿卡亞聯盟還在觀望外,其他希臘城邦都站到了羅馬一邊,連安條克三世也在羅馬軟硬兼施的外交攻勢下,暫時保持中立。

眼見腓力五世眾叛親離,羅馬軍團在執政官菲拉米尼烏斯的率領下攻入希臘,前197年,羅馬及其同盟軍在狗頭山大破馬其頓軍,迫使腓力五世投降。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狗頭山之戰

雙方達成和約:腓力五世退回馬其頓,承認希臘各邦獨立,向羅馬支付巨額戰爭賠款,馬其頓軍人數不能超過五千人,未經羅馬允許不能和任何國家開戰。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的失敗讓馬其頓王國淪落為羅馬人的弱小附庸,希臘人也並沒有享受到重獲自由的喜悅,他們驚恐的發現,趕走了馬其頓這隻虛弱的老虎,迎來的卻是強壯的羅馬狼。

馬其頓的敗亡

3

前179年,腓力五世在悲憤中去世,為了不讓國家進一步被羅馬掌控,他在臨死前狠心殺掉了自己受羅馬人支持的兒子德米特里(曾任馬其頓駐羅馬大使),讓另一位王子佩修斯繼位。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安提柯王朝的末代君主佩修斯

深知羅馬人對自己繼位的不滿,新國王一面暗中招兵買馬,增強勢力,一面派人到羅馬錶忠心。這一切終究沒能逃過羅馬密探的監視,前171年,羅馬再度發兵希臘,這便是第三次馬其頓戰爭。

開戰之初,因為不擅于山區機動作戰的緣故,羅馬人幾次受挫,後來在執政官埃米利烏斯的指揮下,羅馬軍團才越過崇山峻岭。

在埃米利烏斯的追擊下,佩修斯後撤至皮德那,兩軍在此交戰,靠著橫掃天下的馬其頓方陣,佩修斯一度佔據上風,埃米利烏斯設計將佩修斯引至山地使方針無法保持整齊隊列。羅馬人趁勢反攻,反敗為勝。馬其頓軍全軍覆沒,佩修斯在逃跑途中被俘,次年死於獄中。

希臘的世界領袖地位,是怎樣被羅馬取代的|文史宴

佩修斯降服

此戰過後,羅馬人滅亡了馬其頓王國,將其劃分為四個相互獨立的地區。

唇亡齒寒,馬其頓的覆滅讓希臘諸邦不寒而慄,前149年,馬其頓人安得利斯克假稱佩修斯之子腓力起義時,大多城邦都像昔日仇敵伸出援手,為了懲罰希臘人,起義失敗後,羅馬人摧毀了各城邦中帶頭鬧事的科林斯,拆除了所有參與起義城邦的城牆,並把希臘和馬其頓變成了羅馬的行省。

羅馬人在征服希臘後,不斷吸收希臘文明的養分,羅馬的貴族階層以學習希臘文化為榮,兩種文化最終交融,逐漸形成了被後世認為是西方文明源泉的希臘—羅馬文明。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國宴為什麼以這種菜為主?因為可以用平凡的食材做出驚艷的味道
舌尖上的素菜——讓植物比動物更像肉食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