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曹操!第二個司馬懿!

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曹操!第二個司馬懿!

看東晉,說東晉,將相風流伴昏君。記得上次說了東晉一個能臣溫嶠,這次呢,說一說和溫嶠之間有故事的另一位能人。

這人叫桓溫。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印象里對桓溫比溫嶠要深刻,大都覺得桓溫名氣比較大,那他與溫嶠之間有什麼故事呢?聽我慢慢說。

桓溫的父親是一位東晉初年官至太守的桓彝。而在桓溫剛出生的時候,精神可愛,還不滿一周歲就深得溫嶠的喜愛,於是桓彝就把兒子起名叫桓溫,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像溫嶠一樣能力出眾。

桓溫長大以後,樣貌也是帥的驚天動地,加上他性格豪爽,被晉明帝看中,做了駙馬,還被委以重任。

年輕的桓溫自小就很有雄心壯志,仕途也是坦坦蕩蕩,他的能力和才幹也是人盡皆知。

永和元年,大將庚翼病死,在朝中大臣你來我往的爭搶之下,庚翼的位子幸運地落到了桓溫身上,桓溫由此成為東晉王朝鎮守長江中游的軍事統帥。

桓溫手掌兵權,軍馬齊備,趁著蜀地的李勢日益衰弱之時,不顧手下將士的反對,甚至未等到朝廷的批複,就率先出兵滅亡成漢,功勛卓著,也因此晉陞為征西大將軍,加官進爵。

桓溫的擅自出兵,雖然威名大震,功勞不小,但同時也引起了朝廷的疑懼。當時的執政王司馬昱覺得桓溫的威脅越來越大,就提拔殷浩,與桓溫抗衡。桓溫對此也不在意。

三年之後,後趙政權混亂,桓溫欲率兵北伐,而這時的朝廷因為猜忌卻遲遲不予回復,桓溫心裡大為光火。於是在之後的幾年的時間,桓溫牢牢控制手下的兵馬和物資,不去理睬朝廷,而東晉朝廷對此無可奈何。

相持數年之後,桓溫不顧朝廷,親自率領四萬軍隊進軍武昌,震驚了當時的東晉王朝。朝廷最終商議由執政王司馬昱致信桓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讓桓溫退兵回到江陵。

當時的北伐是很吃香的,就像一面正義的旗幟,朝廷寧願自己去派兵北伐,也不想再讓桓溫北伐招兵買馬。於是,東晉朝廷就派了殷浩北伐。

殷浩這個人呢,處理政事還不錯,但帶兵打仗,他並沒有將才。連年北伐,屢遭敗績,耗費大量物資,朝廷內外怨聲載道。

桓溫抓住了這個機會,上疏曆數了殷浩的罪行,最後朝廷不得已將殷浩貶為庶人。

從此,東晉內外大權盡歸桓溫。

在之後的幾年時間,桓溫所帶領的軍隊南征北戰,收復了不少州縣。但桓溫的兵強馬壯同樣讓東晉朝廷憂心難解。

而桓溫的想法也一樣,他想通過北伐收復更多失地,提高聲望,從而篡取東晉政權。直到太和四年,桓溫進軍前燕兵至枋頭,軍隊貧乏,又被燕軍斷了糧道,接連退兵,途中又遭遇前燕和前秦合力追擊,一路慘敗。這無疑給了桓溫一個當頭棒喝。當時的桓溫,年紀已經花甲,心中十分焦慮。

隨後桓溫聽取部下建議,要樹立威權,不僅策劃廢黜了皇帝,還借謀反之名殺了一批與自己政見不和的大臣。

桓溫的滔天權勢,使新立的簡文帝,也就是原來的執政王司馬昱,整日惶恐不安,每天只能吟詩作唱來排解愁悶,當了不到一年皇帝,就在鬱悶中死了。

桓溫直到簡文帝死前都在盼望著他會把帝位禪讓給自己,至少也做個攝政王之類的,可惜,簡文帝一死,朝廷其他大臣就擁護太子司馬曜做了皇帝,桓溫非常怨憤,就拒絕入朝輔政。

桓溫病重時,仍然想著朝廷給他加九錫,朝廷方面知道他不久於人世,故意拖延,桓溫至終也未能如願。

桓溫死後,其子桓玄帶領父親留下的兵馬篡晉,加九錫。桓溫至死未能如願的事情被兒子如願,但由於桓玄奪取政權之後,不思勵精圖治,反而貪圖享樂,結果為他人做了嫁衣。

當然,那就是新的王朝了。

桓溫此人一生中,先平定成漢,後北伐中原,他所取的功績在同代人之中無人比擬,但桓溫只是將北伐作為提高自己聲望,進而篡權奪位的手段,這也導致了北伐的失敗。

我們看桓溫的時候,有一種看三國曹操的感覺,唯一不如曹操的,大概是桓玄無法與曹丕相比吧。

好了,這次就說到這裡,有興趣的朋友請繼續關注下一篇,東晉多風流之天下蒼生望謝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晉 的精彩文章:

晉朝統一了三國,為什麼被稱為可悲、動蕩的朝代
司馬道子終於搞垮了東晉王朝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