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水分通過血到達皮膚,補血就是補水

水分通過血到達皮膚,補血就是補水

水分通過血到達皮膚,補血就是補水

我在門診常常遇見一些年輕的女孩子,面色蒼白,經常失眠多夢,或者睡眠質量不高;視力不佳,平時不愛說話,總是有氣無力容易感冒,月經量時多時少。這是氣血兩虛的問題。

完美的肌膚,應該是「白裡透紅」,這個「紅」是哪來的?

按照西醫來講,這紅色來自血液。血液里含有人體所需的氧氣水分及其他各種營養成分。如果一個女孩子貧血,血液中的營養成分就會不足,血液的顏色也會變淡,反映到面色上就是蒼白的,這種情況就需要補血了。

在中醫的概念里,「血」是負責攜帶營養和水分的搬運工,和西醫解剖學上的血液有點像。但光有「血」還不行,血在身體中運行,還需要推動它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氣」。「氣」和「血」兩者任何一個不足,營養和水分就無法輸送到身體各處,造成身體缺水的現象。

導致氣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營養不足,另一個在於消耗過度,和肝脾兩髒的關係最為密切。

營養不足是導致氣血不足最直接的原因。中醫認為氣血都是由我們身體吸收的水和各種營養物質化生而成,如果攝入的水和營養不足,氣血就會不足。有些女孩子為了減肥,刻意節食,吃得太素,不注意營養,就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毛病,以至於皮膚缺水

我們前面講到的脾虛,也會導致氣血不足。中醫認為,脾胃負責吸收吃到肚子里的食物,並製造出氣血。脾還負責氣血在全身的運送工作。如果脾的功能出現問題,會導致氣血的來源減少,也會導致水分無法輸送到全身。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年輕人不注意節制飲食,吃很多辛辣刺激不容易消化的東西,彷彿是營養過剩,結果卻由於損傷了脾胃,導致面色不好,皮膚也乾燥發黃。

肝的失調也是導致氣血不足的重要原因。西醫認為肝臟是人體重要的造血和儲存血液的器官,這與中醫認為「肝藏血」如出一轍。如果肝的功能出現問題,肝存血量減少,就會在全身引起陰血虧虛的表現。中醫還認為,「肝主疏泄」,肝的能力正常,氣就能在身體里暢通無阻。如果肝的能力不足,會出現「氣滯不暢」,也就是氣在身體里「走不動」了。血沒有了氣的推動,因此也會出現氣血不足。這樣的患者往往面色晦暗、皮膚乾枯、爪甲不潤、雙目千乾澀。魁女性來說還可能引起月經失調、經閉不孕等症。

因此,養氣血,主要要從肝、脾兩臟入手,尤其是女性。

可以按摩穴位來調理肝脾。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經的交會穴,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將手指橫放,約四根手指的寬度),脛骨內側緣後方。每天按摩兩次,每次5~6分鐘,可以補肝經、脾經及腎經之陰。但要注意,孕婦忌按。

肝虛、氣血不足的人,平時可以多吃黑糯米、高粱、紅棗、桂圓、桃、菠菜、茄子、豬肝、黃鱔、枸杞子、紅酒、牛肉、魚、蝦等食物。

再推薦兩款食療方:

枸杞葉豬肝湯

材料:鮮枸杞葉200克,豬肝250克,枸杞子少許。另備白鬍椒、料酒、雞汁醬油、香油、薑末等。

做法:豬肝用清水、料酒和鹽,浸泡半小時後取出切片,加入香油、鹽、白鬍椒等腌上半小時。放入沸水,變色後撈出待用。另取一個鍋,加入水、薑絲、香油,煮開後下枸杞葉、枸杞子和豬肝。煮開後幾分鐘,加入鹽、白鬍椒和雞汁調味即可。

北芪党參燉烏雞

材料:烏雞1隻(約750克),北芪30克,党參20克。另備少許薑片、鹽、料酒香油等。

做法:將鳥雞洗凈切件,余水後放入燉盅內,同時加北芪、党參、薑片、料酒和適量涼開水,隔水燉約3小時,肉爛後取出放入鹽、香油調味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補血 的精彩文章:

女人到底該怎麼補血(補心血)
想要補血的美女們,這幾種食物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AG:補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