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中國古代門口要放獅子,而不放老虎?

為什麼中國古代門口要放獅子,而不放老虎?

據記載,獅子在中國出現,源於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書.西域傳》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師(獅)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無角。〞由於獅子的形象比較符合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貔貅,所以這獅子便成了人們心目中既尊貴又威嚴的神獸。

到了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興盛,原本在佛教中有著很高的地位獅子,更是成為了皇宮的瑞獸!不僅如此,獅子鬃發上的疙瘩還代表著一種等級。宮裡擺放的的獅子頭上的「疙瘩」一般是四十五個,相當於九五之尊,一品官員衙府門前的獅子頭上有十三個疙瘩,叫十三太保,往下,官階低一級就少一個疙瘩,七品以下官員的府邸前是不許擺放獅子的。

直到到了唐宋之後,民間富貴人家才被准許使用石獅子,獅子的形象更加普及開來。

其實石獅子講究還不止這些,萬物皆有陰陽之分,石獅子也不例外,所以門口都是擺兩隻獅子,通常是左雄右雌。雄獅通常雕塑造型是足下踏一繡球,象徵權力無限;右側雌獅則是足下依偎著一幼獅,象徵子孫綿延。

至於老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中國古代虎患嚴重,人虎之間衝突不斷,民間流傳著許多與虎鬥爭的故事,如家喻戶曉的「武松打虎」、「李廣射虎」等。面對老虎這樣的猛獸,人們避之唯恐不及,如何會把其放在門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北宋和遼國和平了百十年,後來為什麼又要和遼國開戰?
這三條道理銘記在心,讓你成為孔子、王陽明那樣的人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