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喜訊!世界第一!三星高通或要哭了!

喜訊!世界第一!三星高通或要哭了!

據歐洲專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周三消息,華為在歐洲的專利申請數在全球企業歐洲申請專利總數中排行第一,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資企業。

華為2017年共向歐洲專利局申請了2,398項專利,將西門子、LG集團、三星、高通等國際科技巨頭甩在身後。

2017年在歐洲的專利申請數居前10位的企業。圖片來源:歐洲專利局

華為緣何排名第一?

2017年,華為的銷售收入為6000億元,繳納的稅收為1100億元,在在民營企業500強排名第一,其研發投入約達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0億元),占拋去稅收後總收入的20%左右。

華為研發投入持續加大:

近年,華為投入的研發費用占收入的比例已上升至15%左右,過去10年,華為研發投入高達3100億元人民幣,光2016年就投入了764億元人民幣。

2017年,華為的研發投入約達120億美元,能排進全球前幾位。

未來,華為將堅持每年投入100億 - 200億美元,確保研發力度,持續構建面向未來的競爭力。

目前,華為的研發團隊超過8萬人,佔總員工人數的45%。

華為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華為是一個技術性創新公司,非常重視研發投入,所以知識產權的產生是自然結果,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能力。同時,專利註冊也是衡量我們全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中資企業申請專利同比增長16.6%

歐洲專利局數據顯示,中資企業2017年申請專利相比2016年增長16.6%,遠高於全球企業在歐洲申請專利平均增速3.9%的水平。

2017年中國企業共向歐洲專利局遞交8,330項專利申請,在全球企業歐洲專利申請中排行第五,僅次於美國、德國、日本和法國。排名第一的美國共申請42,300項專利。歐洲專利局去年全年收到約166,000項專利申請。

榜單上排名靠前的其他中資企業包括中興、小米、阿里巴巴、比亞迪、海爾等。

中國企業向歐洲專利局遞專利申請遞增圖(2013-2017)圖片來源:歐洲專利局

華為去年在歐洲推出搭載人工智慧系統的P10和P10 Plus智能手機深受歐洲消費者歡迎,而比亞迪的零排放公共汽車也已經穿梭在倫敦、阿姆斯特丹、都靈、奧斯陸等歐洲各大城市的街道上。

宋柳平解釋,一個看似小巧的華為P10智能手機可能涉及到幾千項技術,包括無線通信技術、顯示技術、晶元底層技術。而這些技術背後是專利的支撐。

同樣,一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其所涉及的電池、電子系統,材料以及公交雲軌技術都會在世界各地申請專利保護。

比亞迪知識產權部經理韋松表示,「我們根據產品和市場決定哪些技術哪些專利須要在歐洲申請保護。隨著我們將更多的新一代的產品推向歐洲市場,我們在歐洲的專利申請量也會相應增加。」

鼓勵創新發展 加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

牛津大學技術管理髮展中心主任傅曉嵐教授指出,中資企業在歐洲申請專利的增長體現了中資企業的創新,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以及中資企業的國際化發展。

她說,這一趨勢也反應了中國政府鼓勵創新發展和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

創新是「十三五」規劃(2016-2020 年)中的一大重點。中國政府提出希望中國能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綜合中國日報網、財經要參等

轉載請註明中國經濟網(ID: ourcecn)

責任編輯:吳菁

支持我們請點贊或使用評論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破解「重基礎、輕臨床」困境:創新葯研製應加強臨床研究
中國女性職場影響力報告:對GDP貢獻達41%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