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兩會·關注|打通藥品供應「腸梗阻」

兩會·關注|打通藥品供應「腸梗阻」

兩會·關注|打通藥品供應「腸梗阻」

兩會·關注|打通藥品供應「腸梗阻」

保證藥品的安全供應是關係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民生問題,也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保證常用廉價藥品的正常供應、加快創新藥物的臨床使用,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全國兩會期間,不少醫藥衛生界的代表委員針對加強藥品供應保障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01

監管切忌「一刀切」

魚精蛋白、地高辛片、放線菌素D……近年來,市場用量小、價格低廉的藥品短缺現象時有發生。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蔣健教授表示,導致藥品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料葯價格上漲、環保設施升級改造、物流成本上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以致利潤下降,影響企業生產的積極性。

原料葯短缺是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福葯業黨委書記李傑今年重點關注的問題。2017年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的一次調查顯示,因環保原因停產限產、市場壟斷控制銷售是造成部分原料葯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我國生產的約1600種原料葯中,很多品種只有少數企業具有生產文號;另外由於生產不經濟、環保不達標等原因,一些即使是文號較多的品種,真正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也很少。」此外,一些生產企業或中間商採用控制某個品種的全部原料葯供應方式,大幅抬高產品價格,也造成一些製劑廠家無原料葯可采。

李傑建議,強化環保監管應與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相結合,切忌「一刀切」。要完善標準,使企業有章可循,按標準治理,合法生產。同時,給予企業整改緩衝期。

蔣健指出,浙江、江蘇等省份已制定低價葯目錄,但國家層面尚無統一的界定標準及目錄,相關政府部門應開展可及性調研,遵循臨床療效好、價格低廉的特點,制定國家低價葯目錄,開展定點生產。李傑則從企業的角度進一步建議,針對市場用量小、容易出現供應短缺的小品種,推動上游原料葯企業和下游製劑企業組建「藥品生產聯合體」,實現一批短缺葯的穩定生產供應。

02

監測預警可政企聯手

2017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9部門發布文件,要求建立短缺藥品信息收集和匯總分析機制,完善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

蔣健建議,在監測預警體系的建設中,切實加強政府部門和藥品生產企業的聯網合作,注重藥品短缺的原因分析,藉助預警體系,與企業建立起預警通知、生產安排、配送調配等信息化供應鏈監控系統。當庫存量與消耗量接近時,提前預警、提早干預。同時,了解全國各省份的庫存和消耗情況,在部分省市出現藥品短缺前,採取及時的統籌調撥措施。

蔣健表示,應加強落實各級醫療機構處方點評和審核,限制以效用相仿的高價葯替代低價葯,切實保障合理用藥和低價葯的臨床使用量。「可考慮在省級層面建立合理用藥的計算機輔助系統,將藥物療效評價、藥物年銷售額、處方評價、不良反應報告、劑量審查等設置為關鍵參數,將低價葯和與其效用相仿的高價葯目錄納入資料庫檢索系統,以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藥品使用和管理情況」。

03

給創新葯更多「敲門」機會

長期以來,創新藥物難以及時「敲開」醫保目錄的門,成為制約更多患者獲得創新藥物的一大瓶頸。2017年,沉寂8年的國家醫保目錄終於作出調整,經由人社部與相關企業開展談判,癌症、心血管病等領域的36種價格較高、臨床需求迫切的創新葯得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且平均價格降幅達44%,各界為之拍手叫好。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建議,國家應進一步建立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給創新藥物一個可以隨時或定期「敲門」的機會,同時出台國家醫保目錄的談判實施細則,並對相關藥品的臨床療效進行公開透明的循證評估。

創新藥物納入醫保目錄後,各地對目錄的執行程度、藥品能否進入醫療機構使用,成為影響患者可及性的「最後一公里」。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指出,創新藥物在市場准入環節面臨著重重難關,包括藥品招投標、二次議價、醫院葯佔比控制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創新葯的臨床應用。

葛均波建議,國家應對談判藥品設定最低報銷比例要求,並強化對各地執行力度的要求;同時擴展患者獲得創新藥物的渠道,鼓勵企業設立直銷患者的獨立藥房並納入醫保定點,提高患者在醫院外獲得創新藥物的可及性。

由於種種原因,仍有國外創新藥品難以短時間內進入我國,造成有需求的患者無葯可用,這也是出現海外代購藥品現象的原因。葛均波建議,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先行試點,允許未在我國上市、已獲得歐美上市許可的藥品跨境保稅零售,給國內癌症等重症患者提供一條合規的「淘葯」通道。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劉志勇 姚常房

健康報記者 李琳

編輯/趙星月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醫師資格考試發展規劃(2018-2020年)》印發,未來三年醫師資格考試改革重點是這些!
靜脈曲張揉不得,越揉越厲害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