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艦》美軍航母遺骸驚現海底,曾參與首次超視距海戰

《戰艦》美軍航母遺骸驚現海底,曾參與首次超視距海戰

(溫馨提示:本文約3800字,配圖26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據外媒報道,2018年3月4日,由億萬富翁保羅·艾倫領導的考察船「海燕」號在距離澳大利亞東部昆士蘭海岸約800公里的海底發現了二戰時期美國海軍「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的殘骸。這艘戰艦已經在3000米深的海底沉睡了75年,終於再現於世人眼前。通過水下攝影機,考察人員發現了艦體尾部的艦名銘牌,還有防空火炮和保持較為完好的艦載機。那麼,這艘航空母艦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下面筆者就為諸位追溯一二。

■由「海燕」號的水下攝影機拍攝的「列剋星敦」號的艦名銘牌,題圖是該艦的一門127毫米高射炮。

■由水下攝影機拍攝的「列剋星敦」號搭載的F4F「野貓」戰鬥機殘骸,機身上VF-3中隊的「黑貓」隊徽清晰可見,還有4個擊落戰果標誌。

「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艘戰艦。該艦原本是20世紀初葉美國海軍設計建造的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的首艦,該級艦排水量達45000噸,航速33節,裝備8門406毫米艦炮,計劃建造6艘,首艦「列剋星敦」號於1921年1月在馬薩諸塞州昆西的福爾河造船廠開工建造,但僅僅一年後,由於《華盛頓條約》的簽訂,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被取消建造,而已經開工的「列剋星敦」和「薩拉托加」號被允許改建為航空母艦,它們與日本海軍同樣利用在建主力艦改建的「赤城」、「加賀」號一道成為世界海軍歷史上最早的一批大型艦隊航母!

■1922年,美國海軍的官員們在展示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及其改造航母的模型。

「列剋星敦」號於1925年10月3日下水,1927年12月14日建成服役,其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著名的列剋星敦戰役,同時也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四艘取此艦名的軍艦。「列剋星敦」號標準排水量37000噸,滿載排水量48500噸,長270.7米,最大寬度32.8米,吃水9.9米,就噸位尺度而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由於其最初設計為戰列巡洋艦,「列剋星敦」號配備了強勁的動力裝置,採用獨特的渦輪電力驅動,16座亞羅型鍋爐驅動4台渦輪電動機,輸出功率達18萬馬力,航速可達33.25節,續航力為10000海里/10節。

■1925年10月,準備下水的「列剋星敦」號的船體,該艦由戰列巡洋艦改建而成。

■1928年1月,建造完成的「列剋星敦」號駛離昆西福爾河船廠。

■「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的側視及俯視線圖。

「列剋星敦」號的飛行甲板長264米,最大寬度32.28米,在飛行甲板下設有大型機庫,長129.2米,寬20.7米,最大高度6.4米,總面積3114.9平方米,號稱當時「所有船舶中空間最大的封閉艙室」。在機庫後方還設有長32米的飛機維修間,在機庫下方另有39米長的飛機儲備庫,存放分解的備用飛機。「列剋星敦」號的機庫配有前後兩座液壓動力升降機,艦上油庫可以儲存16.3萬加侖航空汽油。根據設計,「列剋星敦」號可以搭載78架艦載機,其中包括36架轟炸機。不過,隨著美國海軍接受在飛行甲板系留飛機的做法,以及允許大量攜帶備用飛機,使得「列剋星敦」號的載機量大幅增加,到1936年時,該艦實際搭載的飛機達109架,包括79架常用機和30架備用機。

■「列剋星敦」號航母的機庫內景,攝於1928年3月。

■1930年1月,「列剋星敦」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準備進行艦載機起飛作業。

「列剋星敦」號是美國海軍首次設計的大型航空母艦,當時在世界範圍內對航母的作戰運用還處在探索階段,因此「列剋星敦」號被考慮與水面艦艇進行交戰,所以在武器配置上重視炮戰能力,在飛行甲板右側的島型上層建筑前後安裝了4座雙聯裝203毫米艦炮,以前二後二呈背負式布局,從而賦予了「列剋星敦」號相當於重巡洋艦的炮擊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該艦採用的55倍徑Mk 9型203毫米艦炮同樣是彭薩科拉級、北安普敦級和波特蘭級重巡洋艦的主炮。不過,後來證明這種重炮配置對於航母而言是多餘的,而且主炮向左舷開火時,炮口爆風會破壞飛行甲板。

■1928年,「列剋星敦」號的203毫米主炮在進行試射,這是該航母最有特色的武器了。

在防空武器方面,「列剋星敦」號配置了12門51倍徑Mk 10型127毫米單裝高射炮,以3門一組分為四群,配置在飛行甲板兩舷前後。在該艦服役期間還不斷加裝各類輕型防空武器,比如四聯裝28毫米機關炮和12.7毫米高射機槍。1942年3月,「列剋星敦」號接受了一次改裝,拆除了大而無用的203毫米艦炮,增加了7座四聯裝28毫米機關炮和22門20毫米機關炮。在同年5月在珊瑚海戰沉時,「列剋星敦」號的防空武器包括12門127毫米高射炮、12座四聯裝28毫米機關炮、22門20毫米高射炮和24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這幅從「列剋星敦」號右舷艦首拍攝的照片展示了右舷前方的127毫米高射炮群,背景中還可以看到艦島前方的203毫米主炮。

■由水下攝影機拍攝的「列剋星敦」號航母配備的四聯裝28毫米機關炮的殘骸。

與強力艦炮武備相適應,列剋星敦級在裝甲防護上針對水面戰鬥進行設計,設置了長161米、高2.8米的舷側裝甲帶,厚度為127~178毫米,在動力艙和彈藥庫上方設置了厚度51毫米的水平裝甲。在水下防禦方面,列剋星敦級設置了6道舷側防雷隔壁,形成多層隔艙結構,可以填充海水或油料,也可保持空艙,以吸收魚雷爆炸威力。

■20世紀30年代,「列剋星敦」號在海上航行的雄姿。

「列剋星敦」號服役後於1928年調往美國西海岸,加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此後始終部署在太平洋地區,並與姊妹艦「薩拉托加」號一道成為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發展壯大的搖籃,為美國海軍探索未來航母作戰,研究全新海戰戰術,培養海軍航空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2艘列剋星敦級還在兩次大戰間的歷次艦隊演習中不斷展示出航空力量的優勢和威力,還不止一次對珍珠港實施了模擬空襲,並取得了成功,不過美國海軍並不認為他們的對手日本海軍也能做到這一點。

■1933年2月「列剋星敦」(遠)和「薩拉托加」(近)號航母停泊在夏威夷瓦胡島海岸附近。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這兩艘航母始終是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核心。

在和平時期,「列剋星敦」號最出名的軼事發生在1929年12月到1930年1月,該艦前往華盛頓州海岸,作為浮動發電站為遭遇能源危機的塔科馬市供電,其功率強大的發電設備居然保證整座城市的電力供應長達一個月之久,幫助市民們度過了嚴寒的冬季,這項義舉使得被昵稱為「列克太太」的「列剋星敦」號在美國民眾當中深受愛戴。

■1929年12月,「列剋星敦」號停泊在華盛頓州塔科馬市的碼頭上,用艦上的發電機組為城市供電。

1941年12月5日,在日軍奇襲珍珠港前兩天,「列剋星敦」號在3艘重巡洋艦、5艘驅逐艦的護航下駛離珍珠港,向中途島運送飛機,因此逃過了日軍飛機的毒手。12月7日晨,在得知珍珠港遇襲後,「列剋星敦」號取消運送任務,立即轉入戰備狀態,起飛飛機搜尋日軍艦隊未果,於12月13日返回珍珠港。

「列剋星敦」號僅在港內停留了一天就再度緊急出港,美軍計劃以該艦的艦載機空襲馬紹爾群島的日軍基地,以掩護「薩拉托加」號增援受到日軍攻擊的威克島,當時「列剋星敦」號搭載了21架F2A、32架SBD和15架TBD,但這項行動於12月20日取消,該艦轉而向「薩拉托加」編隊靠攏。由於威克島於12月23日淪陷,美軍的增援計劃失敗,2艘航母被迫返回珍珠港。在1942年1月,「列剋星敦」號多次出海執行巡航任務,但除了屢屢遭遇日軍潛艇外並未參與更多的作戰行動,直到1942年2月初被調往南太平洋戰區,以保衛美澳交通線。

■1941年10月,「列剋星敦」號由聖迭戈前往夏威夷途中的留影,甲板上停滿了艦載機。

1942年2月中旬,「列剋星敦」號奉行對日軍佔領的拉包爾實施空襲。2月20日,在距離目標450海里處,美軍編隊被日軍偵察機發現,「列剋星敦」號的巡邏戰鬥機擊落了1架日軍九七式大艇。此後,駐拉包爾的日軍第24航空戰隊派出17架一式陸攻攜帶炸彈攻擊美軍艦隊,但在美軍飛機和防空火力的攔截下損失慘重,僅有3架返航,其餘全部被擊落,美軍沒有損失。由於喪失突然性,美軍取消了對拉包爾的空襲,轉而襲擊新幾內亞東部萊城和薩拉莫阿的日軍部隊。

■1942年2月20日,「列剋星敦」號遭到日軍飛機襲擊,圖為從該艦拍攝的被擊落的日軍一式陸攻。

1942年3月10日,「列剋星敦」號與「約克城」號航母聯袂出擊,起飛艦載機打擊在新幾內亞以北海域活動的日軍船隊。「列剋星敦」號起飛8架F4F、31架SBD和13架TBD攻擊了16艘日軍船隻,擊沉3艘,擊傷多艘。在這次攻擊後,「列剋星敦」號奉命返回珍珠港接受改裝,拆除主炮,加裝防空武器,於4月15日離港,重返南太平洋前線。此時,美軍已經探知日軍正計劃對新幾內亞東部重鎮莫爾茲比實施兩棲登陸。「列剋星敦」和「約克城」號奉命開赴珊瑚海,阻擊日軍艦隊,當時「列剋星敦」號搭載有21架F4F、37架SBD和12架TBD。

■「列剋星敦」號舷側的127毫米高射炮群,攝於1942年5月在南太平洋作戰期間。

■1942年5月,「列剋星敦」號航母在珊瑚海戰場上的留影,從「約克城」號航母的甲板上拍攝。

1942年5月6日,以「列剋星敦」和「約克城」號為核心的美軍艦隊進入珊瑚海戰場,同時,以「翔鶴」、「瑞鶴」號航母為核心的日軍機動部隊從北面來襲。海戰史上首次航母交戰一觸即發。5月7日,日美航母編隊相互搜索出擊,但均未找到主要目標,日軍攻擊機群攻擊了美軍補給艦隊,擊沉1艘油船和1艘驅逐艦。美軍攻擊機群則發現了為登陸部隊護航的日軍「祥鳳」號航母,將其擊沉。在此次攻擊中,「列剋星敦」號出動10架F4F、28架SBD和12架TBD。

■這幅畫作描繪了珊瑚海海戰期間,美軍艦載機群攻擊日軍「祥鳳」號航母的場面。

5月8日,日美主力艦隊幾乎同時發現對方,並出動艦載機展開相互攻擊。「列剋星敦」號出動9架F4F、22架SBD和12架TBD前往攻擊日軍航母,與「約克城」號的艦載機協同作戰,集中攻擊了日軍「翔鶴」號航母,命中3枚炸彈,重創目標,其中1枚炸彈來自「列剋星敦」號的轟炸機。此時,日軍機群也向美軍航母展開攻擊,「列剋星敦」號遭到日軍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的夾擊,被擊中2枚魚雷和2枚炸彈,因為損管不利導致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最終於當日下午棄艦,由己方驅逐艦用魚雷擊沉,成為太平洋戰爭中第一艘被擊沉的美軍航空母艦,有216人隨艦陣亡。「列剋星敦」號在戰爭中獲得了2枚戰役之星,於1942年6月24日正式除籍。

■在珊瑚海海戰中遭到日軍飛機圍攻的「列剋星敦」號,這幅照片是從參戰的日軍飛機上拍攝的。

■在珊瑚海海戰中,「列剋星敦」號被日軍飛機擊中2枚炸彈和2枚魚雷,圖為該艦中彈位置。

■由於損管不利,「列剋星敦」號發生爆炸和火災,被迫棄艦。

1942年6月,在美國官方宣布「列剋星敦」號戰沉後不久,21年前負責建造該艦的馬薩諸塞州昆西福爾河造船廠的工人們聯合致信海軍部長諾克斯,請求將該廠正在建造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卡伯特」號更名為「列剋星敦」號,以紀念這艘英勇犧牲的戰艦,得到批准。新一代「列剋星敦」號於1943年2月17日服役,並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中擔任美軍第58特混艦隊旗艦,對日軍機動部隊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算是為前輩報仇雪恨。「列剋星敦」號在戰後繼續服役,直到1991年11月才正式退役,並作為博物館艦被保留下來,供公眾參觀。

■「列剋星敦」號戰沉後,根據船廠工人的請求,在建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卡伯特」號更名為「列剋星敦」號,於1943年2月服役。

■二代「列剋星敦」號航母在美國海軍中服役近半個世紀,於1991年退役,之後改為博物館艦。

PS:保羅·艾倫,美國企業家,比爾·蓋茨的早期合伙人,微軟帝國的奠基者之一,世界著名億萬富翁,擁有資產總額高達211億美元,至2017年6月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46位。

從2012年開始,保羅·艾倫就致力于海洋探索活動,尤其是尋找在戰爭時期沉沒戰艦的殘骸。截至2018年3月,由艾倫領導的考察團隊已經造訪了多艘戰艦的安息地,其中不乏知名戰艦:

2015年8月,艾倫團隊在丹麥海峽發現了英國海軍「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殘骸,並將其船鐘打撈出水;

2015年3月,艾倫團隊在菲律賓錫布延海發現了日本海軍「武藏」號戰列艦的殘骸;

2017年6月,艾倫團隊在地中海發現了義大利海軍「炮兵」號驅逐艦的殘骸;

2017年8月,艾倫團隊在菲律賓海發現了美國海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的殘骸;

2017年11月,艾倫團隊在蘇里高海峽發現了日本海軍「山城」號戰列艦的殘骸;

2018年3月,艾倫團隊在珊瑚海發現了美國海軍「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的殘骸。

最後,感慨一句,有錢真好,能花在有意義的地方更加難得。

祝願「列克太太」安眠海底!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崎峻軍史周刊 的精彩文章:

《閃電戰》我為帝國奪石油:1942年德軍第800「勃蘭登堡」團之邁科普戰記
《戰艦》磐石鐵艦:守護馬尼拉灣的美軍「水泥戰列艦」

TAG:崎峻軍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