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雅昌專稿 | 新晉2018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巴克里希納·多西 你知道多少?

雅昌專稿 | 新晉2018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巴克里希納·多西 你知道多少?

原標題:雅昌專稿 | 新晉2018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巴克里希納·多西 你知道多少?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201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巴克里希納·多西


昨晚,2018年第45個普利茲克建築獎頒發給91歲的印度建築師——巴克里希納·多西,這是普利茲克建築獎第一次授予印度建築師。2017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曾舉辦巴克里希納·多西中國首次大型個展,雅昌藝術網帶你重溫一下他的建築作品:【雅昌專稿】真實?虛擬?想像:印度當代建築史傳奇多西(戳灰色字體,查看更多內容)

普利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被譽為「建築學界的諾貝爾獎」一年一度由凱悅基金會頒發,以表揚「在世建築師,其建築作品展現了其天賦、遠見與奉獻等特質的交融,並透過建築藝術,立下對人道與建築環境延續且意義重大的貢獻」。獎項1979年由傑·普利茲克與其妻子辛蒂設立,並由普利茲克家族提供資金,它被公認是全球最主要的建築獎項之一。



巴克里希納· 多西


印度建築師巴克里斯納·多西曾經是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康的學生以及後來的合作夥伴,已從事建築設計有70餘年。他的建築深受印度東方文化影響,極具詩意。自1950年代至今,多西完成了多種建築類型的設計,評委的評論是:「其作品影響到了社會上各個經濟階層人們的生活。」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曾經多次舉辦建築展,2017在巴克里希納·多西回顧展「棲居的慶典 真實?虛擬?想像」中,展示了這位建築師包括私人及公共住宅、社區項目、文化教育機構、城市規劃及傢具設計在內的逾三十件作品,通過多重尺度的建築再現模式,在展廳中構建一場橫跨多西62年創作生涯的哲思式回望。


巴克里希納·多西1927年出生於柬埔寨,作為印度獨立後屈指可數的現代建築先驅之一,他是印度當代建築史上活著的傳奇。他曾就讀於孟買J?J建築學院,後以高級設計師的身份在巴黎與勒?柯布西耶共事4年,隨後4年又在印度主持柯布西耶的當地項目。



巴克里希納·多西中國地區的首次大型個展開幕儀式現場


直到今天,90 多歲的巴克里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依然維持著穩定的生活作息,每天清晨起床、瑜伽、冥想。他做了 60 多年的建築,始終在追問自己一個問題:印度需要什麼樣的建築、街道和城市。


多西說:「職業生涯猶如漫長的旅行,但基本不離幾個根本問題——首先是思維與建築的關係;其次是我的建築作品與社會,特別是20世紀與50年代初迅速變化的社會語境的關係。理解這場職業之旅的意義成為本次回顧展的重點。所以本次展覽不應該是照片式的,它必須是體驗性的。」

儀式


1927年,多西出生於一個傳統的印度家庭。


他的創作植根於他深感興趣的印度哲學思想,印度神話、故事、儀式和典禮在其作品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他看來,建築對人及其意識有著深遠影響。由此人必須成為建築的核心,他的作品便是智性與情感的結合。


在這個幾世同堂的大家庭中,出生、成長、死亡可謂是更迭不斷的自然現象。他們會共同前往寺廟或是朝聖地,去進行諸多節日的慶祝、誕生慶典,死亡前後的儀式。不論生活是苦是樂,光陰就這樣在朝夕間流走。久而久之,一家人生活方式的變化,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結構的變化一起,成為了每個人生活的點滴。隨著社會的演進,房子里的人物、形狀以及樣式逐漸發生著改變。在他看來,這些持續發生的進化和轉變構成了他對生活認知的框架和美學經驗。


多西經常同他人一起去鄰近村莊和寺廟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與慶典。這些儀式即時的反映出每項活動的神聖性,它們加深了對於自己與宇宙關係的理解。靈魂、情感和信仰的結合使每次儀式的體驗都是那樣富有神話感。


「現在的我終於明白為何這樣的生活會為這裡的人們所接受」多西說,這種經歷讓儀式的愉悅感被放大,那些令人悲傷的故事則隨之消散。



▲歐姆普瑞母神廟


瑪塔爾,1998


在多西設計的歐姆普瑞母神廟中,當你安靜的坐著,一片寂靜當中,或俯身嗅花香時,一束白光從錐形屋頂的洞口倏然而至,剎那間張力迸發。



▲印度管理學院班加羅爾分校


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IIM),Bangalore


班加羅爾,1977 - 1997


在印度南部地區,寺廟林立,院落經高大的連廊彼此聯通,神龕與廟宇散布其中,成為個人或社會活動的場所。這就是為什麼在那裡,寺廟會成為人們的第二個家,同時也是社會和文化樞紐的原因。


多西認為,校園也應如聖所一般,沒有邊界、沒有門,滿足人們溝通、交互的需求。在構想印度管理學院班加羅爾分校時,他以寺廟建築為原型,重新設計了或開放或封閉的藤架小徑、連廊和院落,將教室、會議室、圖書館和宿舍等功能區聯繫起來。建築外部的石頭牆上爬滿了藤蔓植物,內部院落和小徑中不同的景緻加上色彩與光影變幻,營造出時間的實感。


樓梯


多西個人非常喜歡樓梯,他說喜歡樓梯帶來空間上不同的流動的感覺。


例如他的自宅,這同時也是一個浪漫愛情故事的開始:他自宅的名字來自妻子卡瑪拉,某日,多西在參觀建築工地時,看見一個女子沿樓梯而下,陽光從遮陽用的錫皮屋頂的縫隙里漏進來,悉悉索索地灑到她身上。這幅景象打動了多西,也成為他研究「四根立柱和一部樓梯」結構的原點。



▲卡瑪拉家宅


Kamala House


艾哈邁達巴德,1959 - 1961


這種磚窯型建築既構成他自宅的基礎,也延續到他此後設計的住宅項目中。經濟性和適應性是多西設計家宅時所考慮的兩個首要原則。最終,他選用當地磚石修建承重牆和外圍空心牆,並根據氣候條件選定了合適的朝向。住宅整體呈格柵狀,以四根方柱為基本單元,大小不一的方形區域分別用作客廳、餐廳和卧室。夜晚時分,打開面朝後花園的主要空間,屋子便彷彿變成了花園中的涼亭,不足兩層的小巧規模為這裡平添了幾分别致。




▲建築學院環境規劃與技術中心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Technology (CEPT)


艾哈邁達巴德,1962 - 1966


在建築學院環境規劃與技術中心的設計中,多西也運用了磚窯設計去喚醒了兒時的記憶,沒有門的學校能夠促進正式與非正式的交流。多西將技術與照明、通風和綠化設施相結合,建成一座北向採光、有水池形窪地的漂亮廠房。點綴其中的樹林和早年屋舍也成了人們學習的場所。


自然


多西的作品同時注重與自然的共生關係,「我的所有的項目都要花上5年、10年或者20年的時間分階段建成,因此建築個性也在變化。」多西說,所以這是我對於時間的理解:它們都與自然和自然力量息息相關,與宇宙規律相關。




▲本次展覽以光影與音樂烘托出多西


「艾哈邁達巴德洞穴畫廊」充滿生機的形態




▲艾哈邁達巴德洞穴畫廊


Amdavad ni Gufa


艾哈邁達巴德, 1991- 1994


為了耐受城市中心炎熱的氣候,多西設計了這座半地下式畫廊,其中展示著印度現代主義畫家馬克布勒· 菲達· 海珊的作品。畫廊在設計上綜合了電腦輔助規劃和傳統的部落茅屋搭建技術,前者可幫助避免不必要的建造差池。多西的靈感來源於印度的阿旃陀石窟與埃羅拉石窟內部圓形和半圓形的設計,海珊的壁畫則受到舊石器時代洞穴藝術的啟發。


藝術家與建築師的交鋒誕生了最意想不到的結果,對不同尋常的追求再次提出了幾個根本問題:什麼是功能?什麼是空間?什麼是技術、結構和形式?在這裡,唯一不變的是自然光線與自然運動的變化,對問題作出了全新回答。




▲桑珈建築師工作室


Sangath –Architect"s Studio


艾哈邁達巴德,1976- 1980


「桑珈」在孟加拉語中是「共同、一起」的意思。所去到之處的記憶在此碰撞,融合於景觀之中,喚醒並勾連著那些被遺忘的篇章。其室內裝飾同樣如此,層層疊疊,看起來繁複無章,各種各樣的活動在這裡展開。





▲展覽全尺度複製了「桑珈建築師工作室」的模型


桑珈是一所持續學習的學校,人們在這裡學習、歸零、再次學習。


變化

在多西從小所居住的大家族的這棟房子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物、形狀以及樣式都逐漸發生著改變。從零星的幾間房發展到許多間,自一層樓房變為多層,房屋呈現出有機性增長。隨之衍伸出來的功能改變、行為調整看上去既陌生又新鮮,所有種種都被自然而然的接納、吸收了。


多西說,房屋結構的擴張以及功能的演變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多孔且善於吸收,它永不停歇為我們奉獻空間和美學的新驚喜。


在多西看來,建築設計不是靜態的,建築設計與時間、地點、功能、場合、源由、關注點以及信仰息息相關。它與經濟和可持續性也不無關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起了我們古老的文字、遺產和價值觀。它們中任何一個都代表著一種完整的理解,即唯一確定的是不確定。但它們也啟示我們,要在不確定中存活,必須做到兼容並蓄,靈活多變,善於吸收,同時堅定立場,正如種子的堅持,慢慢長成菩提樹。」


多西於1955年創立了Vastu-Shilpa環境設計工作室。出於對印度貧民階層的關懷,他又設立了同名基金會。基金會在低造價住宅和城市規劃領域的開創性探索在印度內外享有盛名。





▲阿冉亞低造價住宅


Aranya Low Cost Housing


印多爾,1982-至今

1982年建造至今的阿冉亞低造價住宅項目為經濟弱勢群體(EWS)提供了居身之所。房子的基本結構非常簡單,約佔地30 平方米,用磚塊打造地基,有廁所,能通水、通電。最初的60 間樣板房形態相近,正因其形態簡單、基本,所以留出了變化的可能性。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房屋進行擴建,滿足自家需求以提高生活質量。這種類型的房屋賦予居民以選擇的自由,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多樣的空間用途。


一份摘自《阿冉亞低造價住宅回訪報告》指出,「2017 年,我們對阿冉亞住宅項目進行了回訪。我們意識到,只要給予那些貧苦的人一塊土地,配以廁所、電力等最基本的設施,他們關於家的願望和夢想就能變成現實。今天,那些曾經無家可歸的人的生活已經變了模樣,他們以土地的形式獲得了社會安全感,由此改變了自己對生活和生存的看法。今天,他們的孩子會去英語學校,他們擁有了摩托車,有些甚至擁有了汽車。他們把自己的臨時庇護所改造成了三層小樓,使之適應自己的需求,成為自己真正的家。」


可持續性的未來


在多西與巴爾薩瓦爾問答中,巴爾薩瓦爾問多西:隨著時代快速變化,建築師有必要以全新的方式重新參與到我們周圍整個社會中嗎?


多西是這樣回答說的:「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個體化,我們需要把這個職業看成醫生一樣,是一種社會實踐。這意味著,在時代背景下我們肩上有職業責任和社會責任。問題是建築師在設計房屋或辦公大樓時有沒有考慮到城市或文脈?」


在他看來,任何可持續穩定的智慧城市或功能型城市應具備適宜的技術條件,並節約能源。未來的城市應該是高效的,不在出行上浪費時間,可提供充足的就業,沒有貧民窟。城市應該是健康的、自給自足的有機體——正如成熟的水果,不會太熟,也不會太生。


在整個目前「城市更新」的熱潮下,建築在現在和未來還有哪些可能性?這恐怕是本次展覽留給我們另一個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藝境·同行」中澳當代藝術展亮相悅美術館
美麗中國亮相文藝復興名城——張謝雄油畫義大利個展在佛羅倫薩拉開帷幕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