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目前龍泉青瓷明顯特徵

目前龍泉青瓷明顯特徵

龍泉窯的釉和胎每個時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應的燒造工藝。龍泉窯不同時代胎色的呈色、質地的粗疏和細膩、釉的色澤和質地,都不盡相同。

對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燒,一般釉料不用化學配方,而沿用傳統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選擇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儘管釉的質感非常像,但缺乏內斂的厚實感,往往浮光隱現。

明代龍泉窯豆青和深綠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現代仿製較容易掌握的,這類產品需仔細辨別。作偽器物一個重要工序,就是對器物釉表面進行去光處理,主要採用強酸溶液腐蝕、土埋及一些工業技術上的打磨。近年來,專家學者對經過作舊處理的器表損傷,在高倍顯微鏡下表現出的不同顯像,作了歸納和總結,提高了對古陶瓷辨偽的科學水平。龍泉窯產品的偽品的刻劃紋樣,不如真品線條的婉轉流暢。貼花工藝的紋飾,不像真品的生動自然。露胎是元代龍泉窯最具特色的裝飾工藝,元代龍泉窯特有的蔥綠釉色和露胎赭紅色的相襯,偽品對這類產品的仿燒,提供了識別點。裝燒技術在龍泉窯的每個發展時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墊燒的工具上,歸結起來不外乎墊圈和墊餅兩類,但不同時代在圈足上所墊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時代不同的燒造痕迹。特別是南宋時期的龍泉窯產品的「鐵足」、「硃砂足」往往是不規則的。

龍泉青瓷的傳承和創新必須把握好兩點:一是牢牢把握龍泉青瓷的靈魂:不僅僅是指龍泉青瓷溫潤如玉的釉色,更是其典雅高貴的氣質。二是在器形上創新它。這就必須從南宋著手,因為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其瓷器風格是精緻有餘而大氣不足(但南宋的可貴之處是給人們以思想的自由,所以南宋創造了中國文化之高峰)。因而可以借鑒中國古代的文化元素,如黃河彩窯、商周青銅器、漢罐等等古樸大氣的風格,當然也應該揉入製作者一些自身的性格因素。傳承和創新必須是相輔的,這裡必須搞清幾個問題,傳承不等同模

仿,如一味模仿,即使做到和南宋一樣的高度,也在南宋之下。因為文化藝術和科技的發展規律是不同的:科技的發展是線性上升的,後人總在前人的基礎上前進,比如汽車、電腦等等,一代代不斷改進。而文化藝術是點狀的,類似於山峰,如商周青銅器、唐詩、宋詞,它自成一個頂峰,後人無法超越它。正是基於這樣的特性,所以不能一味模仿,就算你模仿的與南宋青瓷不相伯仲,也是在它之下,因為,藝術領域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天下沒有第二個齊白石,沒有第二個畢加索。

龍泉青瓷傳統上分「哥窯」與「弟窯」。哥、弟窯之說來自明人記載:「宋處州龍泉縣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龍泉,又名弟窯。章生一之哥窯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無可考。但這使龍泉窯形成兩種不同的燒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現了一類黑胎開片瓷器,即所謂哥窯瓷,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特點是"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布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此類產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開片取勝,因開片難以人為控制,裂紋無意而自然,可謂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樸實、古 色古香的審美情趣。另一類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為最,豆青次之,即所指的弟窯,被譽為民窯之巨擘。青翠的釉色,配以橙紅底足或露胎圖形,產生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南宋中晚期起,尤其是在元代,運用露胎的作品大量出現,人物塑像的臉、手、足等,盤類器物內底的雲、龍、花卉等,裝飾獨具神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鑒定 的精彩文章:

TAG:古玩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