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悟得歡喜在其中——我的書法《菜根譚》

悟得歡喜在其中——我的書法《菜根譚》

年近五十的我,每天堅持練習書法,每逢周末在微信朋友圈裡 「曬字」。這,成了我整整堅持一年有餘的習慣。

(早期作品)

把自己寫的「書法」曬在朋友圈,看似簡單的事情,但對於我來說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怕有人笑話我沒有自知之明:「字寫得丑不是你的錯,曬到朋友圈裡嚇人,可就是你的錯!」果然,起初還真有朋友私底下善意地扯扯我的衣袖,說:「老張啊,你才剛練了幾天的字,就敢發朋友圈?我練了多少年書法,到現在還不敢發呢。」

(早期隨意寫)

驚不驚奇,意不意外?朋友的話,讓我內心的「陰影面積」一下子成幾何級的放大無數倍。是啊,要知道朋友圈裡藏龍卧虎,沒有兩把刷子誰敢走江湖?看來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太魯莽啦!

(早期臨《玄秘塔碑》)

轉眼又到了周末,正在猶豫是否繼續在朋友圈「曬字」的時候,無意間讀到《菜根譚》里的一句名言,讓我找到了自我救贖、繼續堅持下去的借口和理由:「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願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如今「知天命」的我,似乎還有一顆童真的心,所以姑且「疏狂」一些,又有何妨?

(滿地習作)

賈平凹先生在《五十大話》中也曾這樣說:我今年五十歲,到了五十,人便是大人,壽便是大壽,可以當眾說些大話了。」我想,人生苦短,到了自己這個年齡,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想開,看開,放開,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兒。話說回來,即便在意別人的看法,反倒可以激勵自己必須要把書法練得更好,練到別人無可挑剔的地步,豈不更好?

(參展作品)

(參展作品)

原本,我並不打算因為練習書法,把自己修行成一個「苦行僧」,業餘時間裡,攝影、郊遊、寫作、閱讀、下棋等興趣愛好一個都不能少,要以平常的心態,讓這些興趣愛好能夠「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然而,人的修行只有經過艱苦磨鍊才能獲得,既然認準的事情,就要做得像模像樣,絕不能半途而廢;既然選擇了開練書法這條路,就要做好吃苦頭的心理準備。常言道:「人過三十不學藝」,由於我年歲偏大,記憶力差,練起書法來常常感到有些吃力,昨天剛練過的字,今天就忘了,好在是出於自身興趣愛好的源動力,不像小和尚那樣被逼著練功。我對自己說:「貴在堅持,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從那時起,我把練習書法當做每天業餘生活的必修課,我要讓自己的書法水平每天進步一點點,那怕只有可憐的0.1毫米也行!於是,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背貼,臨帖,認認真真寫上一兩張書法作業之後再去上班;中午下班走進家門,顧不上脫鞋就直奔書屋拿起毛筆就寫,晚上再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其中。

「心靈雞湯」有云:「當你向世界發射名為『努力』的信號,好運就會到來,你忍受的痛苦,都會變成將來的禮物。」通過練字,使我頓悟: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無論成功與否,都會收穫精彩而充實的人生。如今,寫滿書法的紙張,在書屋裡摞起來足有一人多高,可謂「著作等身」矣!回望過去,多少個日子都已隨風而去,而我,讓墨香飄進了歲月的年輪,讓汗水凝進了拼搏的歷程,收穫了日漸進步的自我修行的功底,這當是能夠伴隨終生的寶貴財富。

習慣成自然,正激勵形成良性循環。在追求書法藝術的道路上,讓自己樂此不疲,廢寢忘食,苦也不知其苦。如今,每逢周末在微信朋友圈曬字的時候,不少親友都會給我熱情地點贊,留下暖心、鼓勵的話語。通過日常溝通交流,也結識了不少的書法愛好者。

「學點套路走江湖」,大家與我見面,寒暄中總會當面誇一誇我的字多麼多麼好,最近又有了哪些進步。當然我心裡也清楚,自己目前還是徘徊在書法藝術殿堂之外的初學者,對於人們的誇獎,不必太當真,大概多是「善意的謊言」,就像人們見面時都會說我還很年輕一樣,其實頭髮已經斑白。儘管如此,還是好話聽起來順耳,就像舌頭總是偏愛香辣的美食一般,每當此時,心裡總是飄飄然,臉上總是堆滿笑,那樣子,好像夢想自己真的成了——書法大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彎彎青柯 的精彩文章:

TAG:彎彎青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