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來有出息的,都是學渣嗎?

後來有出息的,都是學渣嗎?

?

置頂 「凡人艾米麗」

喝第一杯心靈咖啡

GIF

插圖 / Chiara Ghigliazza

引言

在這個大部分人類職位將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新時代,我們或者我們的小孩不一定要成為循規蹈矩的「學霸」。

但在未來,能夠和機器人們PK,或是風輕雲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那群人,一定不是及時行樂,整日打王者農藥的學渣們可以handle得了的,你爸是李剛也不好使。

—凡人艾米麗

01

前兩天去學校接孩子,聽見一群高年級家長在聊參加同學會的事兒。

起初沒留意,後來聽到有一個媽媽說自己的同學成了大老闆,開跑車住豪宅,當年卻是學渣一枚,其他媽媽們也跟著唏噓感嘆,後來得出一個結論,當年的學渣後來混的都不錯,比好多學霸都有出息。

這話聽的我有點刺耳,倒不是因為我當年也是學渣而現在依然沒有啥大出息就可以作為鐵證如山的反例。

只是回想從小到大的同窗,那些當年在校園裡風光無限恣意瀟洒的男神女神們現在大多也都過的普普通通,消散在人海,甚至班級熱火朝天的聊天群中也少見他們的蹤影。

而那些樸實勤奮,其貌不揚的怪咖學霸們都成了現在社會的中流砥柱和尖端人才,在微信群中也一掃當年的羞澀沉悶,經常發紅包聯繫聚會,生活的熱絡知足。

現實一點的描述就是這群學霸們在十年寒窗苦讀和默默奮鬥耕耘的各行各業里完成了階層的飛躍,穩固了作為精英族群的話語權,他們最終破繭成蝶蛻變成了現在自信,超脫又坦然的樣子。

而學霸的基因也隱藏著密碼,通常那些從小就聰明,家境富裕,父母教子有方的小孩,也就是最令人羨慕的「高富帥學霸」,他們的人生軌跡不出偏差的話,通常都是青雲直上,或至少同他們的父母一樣優秀。

現代年輕的CEO,上市公司老闆大多是這樣的成長背景,父母不但提供了優秀的基因,還有自律,資源和眼界。

在所有的這些成因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尤為重要。

伊隆·馬斯克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被稱作「現實版鋼鐵俠」,他是PayPal、特斯拉Tesla Motors 和SpaceX 的創始人。

就在前兩天,2018年2月7日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發射獵鷹重型火箭,將一輛特斯拉跑車發射到了外太空,開創了未來私人太空旅行的無限可能。

對於這種超級學霸和科學創業狂人,他人生的目標已經超越了幸福和富裕本身,他想要做的是開創世界科技的新紀元和造福人類。

也許這個例子舉的有點曲高和寡了,但是從馬斯克的父母身上不難看出成就他性格的蛛絲馬跡。

埃隆·馬斯克的父親:埃羅爾·馬斯克

馬斯克的父親埃羅爾是一位飛行員、水手以及工程師,同時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投資房地產和礦業積累了殷實的家底,他經常帶著孩子們全世界旅行,馬斯克很早便獲得了自己的飛行員執照並繼承了父親的冒險精神。

父親喜歡糾錯,對傭人和母親都很苛刻,馬斯克也繼承了父親這一特點,在上學時經常義正言辭的指出同學的缺點和錯誤,煩得同學集體揍他,但馬斯克性格不改,他當時的名言是:「讓他們追著我跑吧,這樣他們才能進步!」

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

馬斯克的母親名氣幾乎超越了馬斯克,她是自由獨立新女性的典範,在生育了三個小孩之後,她在南非開創了自己的營養諮詢公司,後來與馬斯克的父親離婚後,隨兒子移民加拿大和美國,從零開始研讀並取得當地的營養師資格證,同時兼職做模特,甚至在50歲時事業依然做的風生水起,是一位極具個性和頭腦的美麗女性。

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

馬斯克的媽媽說,她的孩子們都與她很像,從幼年開始就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正是父母的性格和行動賦予了馬斯克大膽瘋狂的想像與創造力,和摧枯拉朽的執行力。

而還有一些學霸是出身經濟條件普通的家庭,但擁有高學歷嚴格自律的父母。

比如尹希,以31歲的年紀打破了華人紀錄,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

尹希: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

尹希小學二年級就能看大學的微積分,9歲半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簡稱少兒班),不到13歲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成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學生。

2013年2月15日,尹希榮獲美國斯隆研究獎,是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

而這樣猶如大神般牛逼閃閃的學霸,卻風趣幽默,而且擁有健美的身材,平時喜歡攀岩跑步,完全逆轉人們對於「學霸」拘泥呆板的成見。

這個「別人家的小孩」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尹希說,

「我的父母是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的,小學時我父親經常帶我去他的實驗室做我想做的化學試驗。」

從小父母提供的教育資源和人文環境為尹希未來在物理領域的造詣提供了豐沃的養分。

頭腦,顏值,身材兼具的年輕物理學家尹希

而成績斐然的尹希並不滿足於已獲得的頭銜和獎項,他說,

「我對拿獎沒有興趣,我做研究只是因為有趣,如果有一天覺得我做的東西沒有意思了,我會改行做別的。如果我現在就知道5年後會做什麼,那接下來的5年會很無趣。生活的動力在於探索未知。」

通過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真正的超級學霸並不僅僅依賴於好基因,還要加之父母后天言傳身教的影響,從而點燃他們追逐夢想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就我所認識的人里,當然沒有上面提到的天才人物,不過一些混的不錯的,像500強高管,自主創業人士,或是律師醫生,無一例外的在學生時代都是學霸的人設。

他們在職場和事業上的收穫都不僅源於高智商,還有自律,堅持,和永不妥協的進取心,這些特質使他們在各個領域都完爆學渣。

02

我猜想,開篇那些媽媽們談論的所謂有出息的「學渣」應該是一些劍走偏鋒的奇才。

且不論七八十年代中國社會商業規則尚不明確,知識貧乏,確實有不少赤手空拳,靠著頭腦和魄力闖出來的企業家們。

那是個英雄不論出身的年代,社會環境和家庭條件使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具有智慧,勇氣和拼搏精神的一代人,他們也多是通過後天孜孜不倦的學習和經驗的累計成為一些行業的巨擘。

而現在是什麼年代,生命科學,人工智慧,探索太空旅行不絕於耳,小學生們都開始參加編碼(coding)和3D列印技術的愛好班與訓練營,沒有知識的學渣要如何有出息?或在未來的職業軌道上有容身之地,我倒是願聞其詳。

還有人說,一些家底夯實的富二代,可以不用去擠千軍萬馬的獨木橋,甚至早早退學幫忙家中生意,我就有點疑惑,既然家裡不差那個錢,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孩子至少大學畢業,獲得基本的世界觀和知識儲備呢?

如果家族有公司和企業,也不會急需一個沒有畢業乳臭未乾的孩子來幫襯。還不如挑明了說是小孩自己不愛讀書,又不存在生活壓力,大人疏忽了教育,讓孩子過早的放任自由了,「富不過三代」應該指的就是這樣的家庭吧。

我之前說的劍走偏鋒的學渣當然不屬於這個範疇,回溯那些曾肄業休學的名人,童話大王鄭淵潔,最近晉陞為國民岳父的韓寒,都是文科偏才,早年休學由父母擔起了教育的指責,因材施教,沒有被逼迫著完成科班義務教育,浪費時間苦攻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他們的成才既有如啟明星般閃亮的天賦,也得益於開明而有能力的父母和自身不懈的努力,得以發展專長,這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下是非常幸運和罕見的,但他們也絕不是「學渣」,因為貪玩或不想讀書才休學的。

正如韓寒在新文章《我所理解的教育》中所寫,

「你如果從事文科與藝術,覺得學校束縛了你的發展,在完成基礎教育之後,你可以選擇離開學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學習,並承受代價。

成功的例子也不會多。偉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之光輝,但因為受不了管束而退學那純粹是懶惰。

所以,以後有陌生朋友再見到我,就別說自己也是學我退學的來套近乎了,我不會感到兩顆心因此而貼近一點……這就好比你崩了自己一槍,上天遇見梵高海明威,說哎呦,我學您的,我們都一樣,兩位大師肯定會告訴你,我們不一樣,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學人長處難,學人不如意處卻簡單,你可以輕鬆學會托爾斯泰得個性病,你永遠學不會《戰爭與和平》。」

這話不僅說的過癮,而且再清晰不過,「學渣有風險,退學需謹慎」除非你有「超凡的偉大羽翼」,但還是要完成基礎教育。

03

我之前看過的一段哈佛學生的訪談,說「哈佛想要招的並不是一味追求高分的學生,而是那些多樣化的,在不同領域有專長和熱情,志在實現各自人生價值和為世界作出某種貢獻的學生。」

但你若想跨進哈佛的大門還是要先達到它的GPA,SAT啊,有些人會說,我又不想讓孩子念哈佛耶魯,非得成為人中龍鳳,他只要快快樂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平淡一生,無欲無求。(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

也有許多人質疑「人生贏家」的定義,薪水豐厚,豪宅跑車,名利雙收就一定幸福嗎?(我也是這麼質疑的。)

你可以讓孩子與世無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別忘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早就總結過,

「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當人類所有需求都得到滿足時,方能激活最高需求。」

那些能夠心無旁貸的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人已經通過自己或祖父輩的努力完成了資本積累,超越了一切關於安全溫飽等物質初級需求,才有資格談論追求個人價值這件事情。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以金字塔圖像呈現,基本需求最強的在最底部。

因此,沒有文化白手起家的大時代已一去不復返,紙醉金迷遺老遺少的小時代恐難長久,成為神童偏才的機率比中六合彩還低。

在這個大部分人類職位將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新時代,我們或者我們的小孩不一定要成為循規蹈矩的「學霸」。

但在未來,能夠和機器人們PK,或是風輕雲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那群人,一定不是及時行樂,整日打王者農藥的學渣們可以handle得了的,你爸是李剛也不好使。

連韓寒都發出這樣的感慨,

「每當你覺得驕傲自滿時,就去幫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輔導一下作業吧,你會寧願復讀十年的。」

我以過來人的身份負責任的說,

小時候學渣有趣,長大後學霸更有趣。

GIF

-END-

凡人艾米麗作品

/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請勿商用

/

目錄

我是凡人艾米麗

寫小人物的故事

有溫度,有態度,有乾貨

與閨蜜們在咖啡香中品味人生

一起慢慢變老

長按下圖

凡人艾米麗

邀你一起聽故事

微博@凡人艾米麗Ins@yatolsky

凡是原創,皆是真愛

SHARING IS GOOD

凡人艾米麗的

心靈咖啡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艾米麗 的精彩文章:

娃開學了,你還沒看這部電影嗎?《奇蹟男孩》

TAG:凡人艾米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