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敗得有多慘?處死戰將3人,陣亡戰將7人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敗得有多慘?處死戰將3人,陣亡戰將7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85期 文/無常奉天玉)

詩聖杜甫曾吟誦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引起了無數後人的共鳴。眾所周知,此言歌頌的是,三國時期蜀漢陣營的丞相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自公元208年出山,一直對劉備忠心耿耿,立志助劉備一統江山,恢復漢室,就算劉備還沒有實現目標,便已去世,他也沒有放棄,而是五次北伐,想要讓蜀漢入主中原。不過拼盡全力的奮鬥,換來的不一定是成功,就算諸葛亮誓死伐魏,卻一直未成取得成功,反而後面的幾次北伐,都不如第一次時取得的戰果慧碩。因此有人提出,如果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馬謖沒有失守街亭,或許他能夠取得成功吧?畢竟那一戰打的如此順利。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意思是說,諸葛亮率軍攻打祁山的時候,軍隊整齊且紀律嚴明,戰鬥力非凡,南安、天水三郡直接叛魏,向諸葛亮投降了,這一戰,他威震關中。如此看來,這一戰的確打的非常順利,只不過好景不長,魏明帝曹叡親自到長安督戰,並派名將張郃,率五萬大軍前來迎戰。被諸葛亮派去抵禦張郃的馬謖,因不懂用兵之道,最終兵敗,為了保險起見,諸葛亮則選擇了退兵。說到此處,好像馬謖成了最大的罪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此戰中,諸葛亮一共損失了十員大將。

當然了,這十人中包括馬謖和他麾下的兩員將軍。據記載,諸葛亮退回漢中之後,向後主劉禪上表請罪,說馬謖失守街亭,是因為自己識人不明,於是自請貶官三級。除此之後,為了給眾人一個交待,他還處決馬謖及其麾下的兩名將領。《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三國志·王平傳》中則提到:「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也就是說,在此戰之後,諸葛亮斬殺了三員將領。當然了,這僅能算是敗後的損失,那麼在戰爭之中,他又損失了哪些人呢?

裴松之註解《三國志》時,引用的《後出師表》一文,詳細的回答了這一問題。原文提到:「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 、陽群 、馬玉 、閻芝 、丁立 、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意思是說,自從諸葛亮到了漢中,開始北伐,不但損失了許多曲長、屯將七十餘人,各路騎兵一千餘人,還折損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八員大將。

據記載,《後出師表》作於公元228年,是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前所上,他提到的這八人之中,趙雲屬於戰後病逝,畢竟第一次北伐結束時,他親自斷後,阻住了曹真的追擊,戰後還以兵敗無功為由,拒絕了諸葛亮的賞賜。但是其他七人,卻很可能是,在第一次北伐時戰死沙場的英烈。或許正是因為第一次北伐時,損失太大,諸葛亮才會感嘆「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言說蜀漢精銳損失嚴重,料到了凄慘的未來,並無奈卻悲壯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意思是說,自己會拼盡全力,不過能否北伐成功,便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千百年來,世人皆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初,戰果累累,威名赫赫,若非街亭之敗,很可能北伐成功,又在幾人知道,看似風光的背後,尚有如此多的大將,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成為了默默無聞的烈士呢?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曹操麾下第一虎將,連周瑜關羽都拿他沒有辦法,卻死於小將之手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其武器方天畫戟有多重?呂布死後它去了哪裡?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