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源文魁:舉人巷的詩書世家

清源文魁:舉人巷的詩書世家

1944年夏曆甲申四月初一,我出生在山西省清源縣永定街舉人院(現在編為舉人巷4號院)。舉人院是一處二進的院落。進了大街門是一個不大的外院,進了二門才是個寬敞的里院,五間南屋為正,東西廂房也各五間。整個院落寬敞、清靜、明亮,是一處讀書的好地方。舉人院沒有什麼豪華的裝飾,使人感到醒目的是大街門頭上的兩個篆字「勤儉」和二門上遒勁而又秀麗的「種德第」三字。原先在南屋檐下曾掛著兩塊大匾:「文魁」和「副魁」。當時,我的家庭有曾祖父、曾祖母,祖母,父親、母親,叔父、叔母。我有一位哥哥,曾祖父為哥哥取名耀曾;為我取名繼曾,乳名二寶。

我的家庭是一個有著數百年文字記載的詩書世家。。根據《劉氏家譜》記載,我劉家本貫陝西西安府涇陽縣,始祖劉海於元代指證年間遷來山西清源縣城南三、城南二(清康熙年間清源縣徐溝縣合併,為徐溝縣)。從始祖劉海算起,我和哥哥是清源劉家第25代。清源劉家經歷了元、明、清三朝以及民國、新中國。這些地方志和家譜記載,清源劉家始祖劉海是貢生,明清兩代出現過進士六名、舉人十名、副魁(副舉人副榜)四名、太學生九名、貢生五名,生員(秀才)無算。他們是:

進士

劉進,第九代,明朝;

劉聘之,第十代,明朝;

劉祚長第十四代,清順治丁亥科;

劉森貴第十四代,清代;

劉聖印第十五代,清代;

劉時敘第十五代,清代。

舉人

劉知之第十代,明正德己卯科;

劉加言第十二代,明萬曆丙子科;

劉祚繁第十四代,清順治戊子科;

劉祚全第十四代,清順治戊子科;

劉祚長第十四代,清順治戊子科;

劉祚寧(武舉),第十四代,清順治辛卯科;

劉啟泰第十四代,清順治辛卯科;

劉隆桂第十四代,清康熙己酉科;

劉基振第十五代,清康熙戊午科解元;

劉安邠第二十二代,清光緒辛丑壬寅併科。

副榜

劉茂桂第十四代清順治戊子科;

劉祚熙第十四代清順治辛卯科;

劉純德第十六代,清雍正癸卯科;

劉應昭第二十二代,清癸巳科。

太學生

劉鳳翥第十六代,明代;

劉愛之第十代明代;

劉漢章第十七代,清代;

劉閶第十七代,清代;

劉本智第十八代,清代;

劉立綱第十八代,清代;

劉翼廷第十九代,清代;

劉人聰第二十代,清代;

劉秉英第二十一代,清代。

貢生

劉海始祖元代

劉義第四代元代;

劉占科,十八代,清代;

劉廷相

劉近毅清乾隆年

封贈

劉源以子祚長贈中憲大夫

劉翼廷敕贈儒林郎

劉人聰以孫劉安邠封征仕郎

劉應昭以子劉安邠封交林郎

人物

劉作全順治戊子舉人,經術湛深,才思煥發,授江南含山縣知縣,有惠政。尋值吳逆之變,奉檄晝夜剿防幹濟勤勞,為一時冠。

劉作長順治壬辰進士,授湖廣宜城縣知縣,縣當水陸要衝,俗疲民瘠,公撫綏有方,行取戶部主事,旋監察通州倉務。陞山東北河道,搜剔奸弊,風裁肅然。歸里日足不履公門獎掖後進,造就甚多。祀忠孝祠。

劉茂桂順治戊子副榜,江南舒城縣知縣。

劉基振為文敏捷,下筆數千言立就。康熙戊午舉山西鄉試第一,益肆力於學,兼工古文詩賦。為四川高縣令,清廉仁恕。卒之日民罷市喪歸祭送數十里不絕。

劉知之山東濟南府通判,陞直隸保安州知州。

劉進浙江寧海縣縣丞

劉廷相直隸灤州判官

劉瓏河南朱仙鎮鹽科大使

劉德周廣東高耀縣巡檢

資料記載,舉人劉安邠的曾祖父劉翼廷,太學生;祖父劉人聰,太學生;父親劉應昭,清癸巳科副魁。據長輩傳說,劉應昭先是科考中舉,因家貧舉人功名被別人買去,再次考試中副榜。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就是太學生,也是當時最高級的生員。貢生就是太學生,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會試考中的考生被稱做「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貢生有幾種:每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選送年資長久的廩生入國子監讀書的,稱為歲貢,由於大都挨次升貢,故有「挨貢」的俗語;逢國家慶典進貢的生員,稱為恩貢;每三年各省學政就本省生員擇優報送國子監的,稱為優貢,每十二年各省學政考選本省生員擇優報送中央參加朝考合格的,稱為拔貢;鄉試取副榜直接送往國子監的,稱為副貢。做了貢生以後理論上可以當官了,蒲松齡得到一個虛銜「儒學訓導」。儒學訓導是什麼意思呢?當時封建社會的學校分好幾級,國家一級是國子監,省裡面是府學,縣裡面是縣學。這個儒學訓導就是縣學的副長官。

為什麼明清兩朝出現這麼多舉人進士,而元朝除去始祖劉海是貢生外,再沒有了呢?我們知道,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知識分子沒有社會地位。就社會職業來說,分為十個等次:一、官;二吏;三、僧(佛教僧侶);四、道(道教道士);五、醫;六、工(高級工程技術人員);七、匠(低級手工技術人員);八、娼(娼妓);九、儒(知識分子);十、丐(乞丐)。知識分子地位不及娼妓,僅僅高於乞丐。了解了這些,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據資料記載,還出現眾多廩生、黌門監生黌(音hóng)、生員、壽官、鄉飲耆賓、義官。這些名號都是什麼呢?

廩生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斗。清沿其制,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名額因州、縣大小而異,每年發廩餼銀四兩。廩生須為應考的童生,具結保證無身家不清及冒名頂替等弊。

黌門監生黌(音hóng),古代稱學校,有黌門、黌宮、黌宇、黌序、黌校等說法。黌門監生,明清時國子監的生員。也有的是恩蔭或捐納而得的。

生員唐代國學及州、縣學規定學生員額,因稱生員。明、清指經過各級考試入府、州、縣學者,通名生員,習稱秀才,亦稱諸生。生員常受本地教官(即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及學政(明為學道)監督考核。生員的名目分廩膳生、增廣生、附生。初入學為附學生員,廩、增有定額,據歲考、科試成績遞補。廩生給廩米,故名。增廣生亦名增生,因於廩生外增額,故名。

壽官——明代養老制度中賜予老人冠帶的頭銜。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以後出現的這種「壽官」,是逢恩詔頒下時才賜予「德行著聞,為鄉里所敬服者」德壽兼備老人的一個頭銜。對老人年齡要求,有所不同。在整個明朝僅僅頒給十九次,因此對當時人來說格外珍貴。十九次時的年齡為:

1,天順二年--–百歲

2,天順八年—九十歲

3,成化十一年---九十歲

4,成化二十三年---八十歲

5,弘治五年---九十歲

6,弘治十八年—八十歲

7,正德五年---八十歲

8,嘉靖元年—八十歲

9,嘉靖三年—八十歲

10,嘉靖七年—八十歲

11,嘉靖十二年—八十歲

12,嘉靖十五年---八十歲

13,嘉靖十七年—八十歲

14,嘉靖十八年---八十歲

15,嘉靖二十年---八十歲

16,隆慶六年---七十歲

17,萬曆十年—七十歲

18,萬曆二十九年—七十歲

19,萬曆三十四年—七十歲

另外,已受旌表的孝子,壽官可提前到六十歲授予。「壽官」是經由地方推舉的方式產生的。清朝也有「壽官」。

鄉飲耆賓鄉飲酒禮是中國古代地方政府的一種重要官方禮儀活動,這種飲酒禮起源於周代,盛行於明清,前後沿襲約三千年之久。鄉飲酒禮一般每年舉行兩次,時間為當年的正月十五與十月初一,地點設在各府、州、縣儒學(負責管理地方文教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局)之明倫堂。作為政府組織的宴請活動,規定其經費必須由官錢中開支,堅決不允許向民間攤派。這種以宴飲為形式的禮儀,要求各府、州、縣行政長官代表朝廷親自到場參加,以表示對宴請賓客的尊重,同時彰顯禮儀的隆重。被邀請參加鄉飲酒禮的賓客均為當地身家清白、品行端方、齒德具尊、守禮無失的耆老鄉紳,其中致仕官員被稱為大賓,年高有德者被稱作僎賓,年稍長、有德者被稱作介賓,一般均統稱為鄉飲賓。鄉飲賓的選定先由儒學官員(縣級儒學官員負責人稱為儒學正堂,由教諭統掌,級別為正八品,有的直接稱之為儒學教諭)發動人員進行公舉,即進行層層推薦和考選,經地方長官進行三代政審等考核批准後逐級上報本省督核准,由州、縣儒學正堂發給執照以為憑證,表明身份,之後方准許邀請參加鄉飲酒禮。為了表彰鄉飲賓在地方的德行義舉,有的地方官員們還要贈予牌匾以示榮耀。同時鄉飲賓還要由督撫上報朝廷,經禮部奏請皇帝批准,賞給頂戴榮身。同時,歷屆鄉飲賓的姓名要載入地方史志,名垂青史。康熙四十九年(1710)十月,時年71歲的《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老先生就曾被推薦確定為鄉飲大賓。對於鄉飲酒禮人員,不實行終身制,倘若鄉飲後若發現其中有過失或犯罪的,那就得詳報褫革,咨部除名,並實施連帶責任,將給原來推舉他的那個官員、鄉紳以一定的處分。

義官是一種封於的稱號,像今天的政協委員。富裕者或商人通過捐助的義舉也可以得到義官的稱號。

自始祖劉海算起,我們這一代屬第25代。

劉舉人30年代全家福,中間老者為劉舉人

我的曾祖父。曾祖父劉安邠,庚子辛丑恩正併科舉人。這是什麼意思?按照當時規定,四年一屆鄉試,選拔舉人。因為八國聯軍侵入,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逃亡西安,本應該在庚子年舉行的鄉試,沒有如期舉行,而改在第二年辛丑年舉行,庚子年為正科,辛丑年為恩科,一次舉行,因此叫做恩正併科。這次鄉試在西安進行,大主考是翰林院修編、文淵閣校理、武英殿提調、撰文教習庶吉士、國史館功臣館撰修編書館總總纂曹福元以及都察院江西道監察御史楊士燮;同考試官有:大挑知縣童錫笙、大荔知縣張祥齡、署中部縣知縣羅柏齡、即用知縣林揚光、洵陽縣知縣劉德全、葭州知州陳澤霖。

我的曾祖父劉安邠的父親劉應詔字丹圃號蘋洲,癸巳年恩科副魁,也就是副榜、副舉人,封贈交林郎。其實是這樣的:在這之前,老人家參加鄉試,考中舉人,但是由於家庭貧寒,「舉人」功名被別人買去,所得的錢買了昇平巷的一處院子。再次考試中了副榜,在院子里懸掛了「副魁」匾額。後來他的兒子我的曾祖父考中舉人,將「文魁」匾額和「副魁」匾額並排懸掛起來。匾額是朝廷派往該次鄉試的主考官所立。這處院子父子二人分別是副舉人和舉人,所在的巷子被人們稱為「舉人巷」,「昇平巷」之名倒被忽略了。

「文魁」匾額

劉安邠舉人的祖父劉人聰字四達,太學生,例贈封號徴仕郎;曾祖父劉翼廷,字良弼,太學生,例贈封號儒林郎。太學生是在京都國子監註冊的學生,一般來說本身就是舉人,但是參加全國會考沒有考中進士,而在國子監繼續學習。封號是因為其子孫考取了舉人朝廷依例所贈。

劉舉人中舉後,1905年清廷正式廢除了科舉制度,劉舉人也就成為了末代舉人。他曾經做過一段鹽稅官。但是他為官清廉,不接受別人的賄賂,也不向上司行賄,還不容許下屬盤剝鹽民。在當時官場腐敗的情況下,這樣做雖然按國家的法規徵收和上繳了足額的財政收入,鹽民也不受額外的盤剝,但是他的上司、下屬以及同僚對他十分不滿,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當時官場的不成文的規則,大小官員每逢所謂「四時八節」都要向上司、老師{實際上主要是考試時的主考官、同考官等}以及舉薦人送銀子、綢布、文玩、酒肉食物等等「規禮」,而且當這些人物本人以及父母做壽、家裡添丁、紅白喜事等等都要上相當的賀禮。所有這些需要大量的錢財,當時的官員依靠自己有限的薪奉根本無法應對,於是不管大小官吏,都想方生法向下級索賄、向百姓以各種名目收取錢財,然後向上級行賄,為自己進一步升遷鋪路。對於恪守組訓和道德規範的劉舉人來說十分苦惱,自己苦讀聖賢之書,考場上一路獲勝,中了舉人取得了功名,原本想的是為國為民造福。但是,現實卻是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格格不入。不僅在思想上,在精神上折磨著自己,而且在經濟上,僅僅靠微薄的薪俸而不行賄受賄也難以支撐家庭費用。於是,他下決心辭官歸里。

劉舉人辭官在官場上只是出了一個官缺,而且是走了一個「不識時務」的人,對他的上司、下屬、同僚完全是一件「好事」。但是,當地鹽民得知劉舉人要走,可是一件關乎切身利益的大事,他們苦苦挽留無濟於事,只能在當地鄉紳帶領之下製作一柄「萬民傘」,在一條一條的布條上寫上自己的名字,表達對劉安邠舉人的懷念和愛戴之情。劉舉人帶著這一柄貧苦鹽民送的「萬民傘」黯然回到老家。不久,清朝被推翻,建立民國。清源從徐溝縣分出來,設立清源縣。新設立的縣政府取代了清代的縣衙門,縣政府內設公款局,劉安邠被任命為首任公款局局長。

公款局就是財政局的前身。雖然是民國了,但是官場生態與滿清時代相比並無根本變化,各種「陋規」照樣進行。不久,國家陷入軍閥混戰的亂局之中。戰亂頻仍,民生凋敝,財政收入支出難以平衡,作為公款局長其工作難度可想而知。這時,有的軍閥勸他不用當這局長了,到軍隊里發財。劉舉人認為「治世當出,亂世當隱」,在這樣的亂世之中,自己空有抱負,無法施展,不如從事教育培養人才。他辭去了縣公款局職務,應聘太原陽興中學任國文教師。同時,在清源本縣辦女子學校,親任校長。

陽興中學校址在太原文瀛湖畔,原為山西省貢院,科舉制度廢除後,太原府在此舊址成立中學,因太原府首縣陽曲,末縣興縣,故取名「陽興中學」。同時,他在本縣辦女子學校,親任校長。校址在永定街的明樓院。1937日寇侵佔了清源,明樓院成了日偽的「新民學校」,女子學校就搬到文廟西側的原「義倉」。

劉舉人在當地有著相當高的名望,雖然有著舉人的功名,又當過官,但是和鄉親們很親切。他曾經收養一位失明的老人,住在一間耳房,我母親天天送飯,直到老人去世。還有一位本家的兄弟,生活無著,他就收留過來,一起過日子,我父母親稱呼為五爺爺。劉舉人有兩位弟弟,沒有分家,他是家長。一大家人分住在兩個院子,大弟弟在外做生意,二弟弟具體管理全家的財務收支。他雖然是家長,但不經手錢財,住的房子是土坯裱磚,質量不好,又比較低矮。弟弟住的房子是磚砌的,質量好,院子也高大寬敞。1937年,日寇侵入,全家幾十口人逃難到有共產黨的抗日游擊隊的崔家山。劉舉人朋友崔家山崔老先生為每個婦女分配一頭毛驢,小孩坐在毛驢馱的筐子里。進了山全家住了兩個多月。劉舉人為全家定了五條規矩:不準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不準大聲喧嘩;不準單獨走出院子;媳婦女子要下廚做飯;當父母的要嚴格管理好自己的子女。兩個多月之後,日本兵住進了他們的營房,全家才回到自己的院子。回來後只見被日本鬼子把家裡糟蹋的不成樣子,桌子腿鋸掉半截,成了就地坐的矮桌,箱櫃打開,翻得亂七八糟,值錢東西被拿去。鄰居婦女被強姦,還挨了一刀,幸虧沒有捅在要害處。此後,劉舉人堅決不為日偽政權做事,一心從事教育。

1945年,劉舉人的女兒生病,他去看望回來不久也病倒發高燒,一病不起,沒幾天就去世了。原來他女兒得的是傷寒病,他被感染。劉舉人73歲突然去世,令人們驚詫不已。這一年,日本人投降,劉舉人去世,這兩件事成為清源縣的兩件大事。由於劉舉人生前受到民眾愛戴,特別是他的學生眾多,出殯之日全縣各學校停課,教師、學生手持「雪柳」送殯,他生前的幾十位學生拉靈,送殯隊伍浩浩蕩蕩在清源縣城空前絕後。劉舉人生前身體健康,平時沒有任何準備,他也沒有什麼錢,連棺木也沒有。他的好友羅先生見狀,將為自己準備的柏木壽材讓給了劉舉人。所有這些,足見劉舉人在當地人們心目中的名望之高。

劉舉人的後代繼承了勤奮努力,崇德尚文的家風。他的直系後人多是大學畢業,我的兒子、兒媳都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女兒本科畢業,女婿碩士研究生畢業,侄兒本科畢業,侄兒媳雙學位本科畢業,侄女、侄女婿都是博士研究生畢業。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努力工作。

(作者:舉人劉安邠重孫劉耀宇審計署駐太原特派辦退休幹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原道 的精彩文章:

劉翠珍:晉祠磨大全
老綏遠韓氏:詩人梁寶德

TAG:太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