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讀《資治通鑒》0007:戰國首強魏國之魏文侯

我讀《資治通鑒》0007:戰國首強魏國之魏文侯

三晉的魏國,在戰國初期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這與魏文侯(魏斯,魏桓子之孫)的賢明是分不開的,魏文侯最大的特點就是禮賢下士,知人善任,故四方賢士都來歸附魏國。

名士段干木,德才兼備,名望很高,隱居小巷不肯做官。魏文侯非常仰慕段干木,多次前往拜訪,段干木都避而不見。魏文侯不憤不餒,每次路過段干木家門口,都要在車上俯首行禮。後來魏文侯放下國君的架子,一人徒步前往,段干木被其誠意所感,才得以相見。

魏文侯想拜段干木為相,段干木不肯,文侯就拜他為老師,常去看望,聽取他對國家的意見。這件事很快傳開了,人們都知道魏文侯「禮賢下士」,一些有才幹的人,如翟璜、李悝、樂羊等都先後來投奔魏文侯。這裡請大家記住一個人,李悝(kuī)。

某次魏文侯與群臣飲酒,突然下起了大雨,魏文侯下令立刻備車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不解:「今天飲酒正興,外面又下著大雨,國君打算去哪呢?」魏文侯說:「我與山野村長約好了一起打獵,雖然在這與群臣飲酒甚歡,但也不能不遵守約定啊!」於是前往山野,親自告訴停獵。

某年韓趙交戰,韓國邀請魏國出兵共同攻打趙國。魏文侯說:「我與趙國,是兄弟之邦,不敢從命。」趙國也來向魏國借兵討伐韓國,魏文侯仍然用同樣的理由拒絕了。兩國使者都怒氣沖沖地離去。後來當兩國得知魏文侯對自己的和睦態度,都前來朝拜魏國。

魏國攻克中山國後,魏文侯將領地封給兒子魏擊,問群臣:「我是怎樣的君主?」群臣:「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說:「國君您得了中山國,不用來封您的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怎麼能說是仁君?」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離開。魏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問:「你憑什麼知道?」回答說:「臣聽說國君仁德,臣子就敢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直率,於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來,還親自下殿堂去迎接,奉為上客。

魏文侯與田子方飲酒,文侯說:「編鐘的樂聲不太和諧,好像左邊略高。」田子方笑而不語,魏文侯於是問:「你為什麼笑呢?」田子方說:「臣聽說,國君懂得任用樂官,不必懂得樂音。現在國君您精通音樂,我擔心您會疏忽了任用官員的職責。」田子方的意思是說,為君之道,在用人任事,勿因過度關注某個具體工作而疏忽了識人辨人的職責。魏文侯說:「說的對。」

魏文侯的公子魏擊(魏武侯)出行,途中遇見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田子方卻不作回禮。魏擊很不高興,怒氣沖沖地對田子方說:「是富貴者可以高傲,還是貧賤者可以高傲呢?」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者可以,富貴者不能!國君對人驕傲就將亡國,大夫對人驕傲就將失去封地。失去國家和失去封地的人,沒聽說有人會以之前的地位來對待他的。貧賤者呢,言不聽,計不從,如不合意,穿鞋就走,到哪裡不是貧賤呢?」魏擊聽後,趕緊向田子方謝罪。

魏文侯選相,向李克請教:「先生曾經說過『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我選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兩人哪個更適合?」李克回答說:「下屬不參與尊長的事,外人不過問親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職,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說:「先生不要臨事推讓!」李克說道:「君弗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識人,平時看他親近誰,富貴時看他結交誰,顯赫時看他保薦誰,窮困時看他何事不為,貧賤時看他何利不取。魏文侯聽後說:「先生請回府吧,我的國相已經選定了。」李克這套識人之術在春秋戰國不乏類似表述,其核心思想是人以群分,行勝於言。

綜上所述,魏國這個國家很有特點,那就是出人才,然而她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留不住人才。魏國因魏文侯(在位50年)的賢人政治而興,贏在先手,後因魏武侯及魏惠王等人的不識賢、不用賢,甚至送賢資敵而日趨衰敗,這其中,逼吳起奔楚而楚人從此強,棄商鞅赴秦而秦國因其霸,培養孫臏而自掘墳墓,魏國真是興於得人,衰於失人。所以甄選人才(德與才)很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

戰國七英傑,指戰國時期輔助君王變法圖強的七位治世能臣,他們分別是:魏國丞相李悝、楚國令尹吳起、韓國丞相申不害、齊國軍師孫臏、秦國大良造商鞅、趙國丞相肥義、燕國上將軍樂毅。七個裡面有四個與魏國有關,然而統一六國的卻是秦國,這很值得大家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井觀天下world 的精彩文章:

TAG:坐井觀天下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