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明的皇帝,還是完備的制度——哪個作用大?

英明的皇帝,還是完備的制度——哪個作用大?

朱元璋自1368年建立大明,在位30餘年。在位期間強勢廢除丞相制度,設錦衣衛、大殺功臣,等諸多鐵血統冶,也立下了明朝君王極權及高壓統治的典型。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從來不憚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

但是,朱元璋這麼勤奮,為了個人的權力,不惜廢除幾千年沿襲的丞相制度,明朝後面的皇帝,卻多是昏君。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曆,喜歡木匠活的朱由校,等等。

但是,就是這樣多的奇葩皇帝,明朝卻沒有很快滅亡,而是享國近300年呢?

這與明朝的內閣制度有很大的關係。內閣制是在明朝永樂時期建立的。內閣制在最初的時候只是皇帝秘書性質的機構,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時期權力開始上升,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際,內閣制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戰,卻因為有楊廷和等閣老主撐內閣未成大亂,經過大明嘉靖、隆慶朝的發展,大明萬曆朝早期應該是內閣權力極盛的時期,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他的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後來,有的皇帝太懶,就讓太監幫他批紅,司禮監、內閣和皇帝形成了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的政治格局,皇帝英明的,就通過控制內閣和司禮監的人事任免來掌握朝政,一旦皇帝昏庸,內閣和司禮監聯手也能處理好全國事務,不至於國事混亂。

而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卻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君主。但是,勤奮不是萬能的 ,崇禎皇帝勵精圖治卻換來國破人亡。崇禎朝的17年中,崇禎一共任用過50位內閣大學士,六部和都察院的首長更換也同樣頻繁,走馬燈似的令人眼花繚亂。在那樣一個大廈將傾的時代,他的悲劇性格加上他的求治甚急,這樣的勵精圖治只會加快王朝的滅亡。儘管他比上代皇帝英明得多,勤勉得多,但他的祖父和哥哥可以在宮中花天酒地過一生,他雖說旰食宵衣,卻免不了背上亡國之君的恥辱。

勤奮的君主並不代表就是合格的君主,一個國家的亡不亡,和君主是否勤政沒有直接關係,亂作為不如無為而治。用制度管理一個國家,比一個君主隨心所欲的治理要強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最後一個漢人皇帝因為沒錢給緬甸國王送禮慘遭殺害
英媒諷梅姨倒拿「福」 網友可不支持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