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月春天,息縣人周末踏青挖野菜攻略!

三月春天,息縣人周末踏青挖野菜攻略!

提示:點擊"最美息縣"關注我哦!

GIF

天氣逐漸暖和,春天的腳步臨近

最近是不是被

各種郊遊賞花攻略看花了眼

GIF

油菜花漸漸開放

路邊無名小花星星點點,真名叫婆婆納

還有咱息縣人稱之為鵝兒食的野菊花

很多00後寶寶分不清的韭菜麥苗

咱息縣很多人在外出踏青賞花的同時,還會順便挖點兒野菜,享受一下「野」味。你是不是也想帶上全家老小,拿上小鏟、提籃,走進大自然,享受挖野菜的樂趣。

那要去哪裡開挖呢?其實,咱息縣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野菜。春雨一過,你會發現田埂上、小路旁一茬茬的野菜在往外冒。這時,你只需要一手拿小鏟子順地菜根兒平鏟過去,一手拎著小提籃,就行了。

挖野菜應該注意啥?

1、路邊的野菜不要采。 挖野菜要選對地方,不要在路邊挖野菜,因為這些地方的野菜被污染的可能性大,吃後會影響人體健康。因為馬路上灰塵多,長期受汽車尾氣污染,有毒有害物質易附在葉子上。

2、麥田裡和果樹下的野菜也不一定安全,因為現在農民都在麥田裡打滅草劑,果樹上打的是滅蟲葯。大家一定要注意。

3、最好能去樹林里挖野菜,才會吃到沒污染的野菜。

4、不認識的野菜不要采!不認識的野菜不要采!不認識的野菜不要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野菜怎麼吃才健康?

1、吃野菜,取材要新鮮,烹調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造成維生素的損失。

2、吃野菜最好採用蒸、做湯或做餡等方法,因為野菜所含草酸比較大,它被吸收後會與血液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可能沉著於泌尿系統及膽道,引起腎結石和膽結石。所以野菜最好在沸水中燙一會兒再食用。許多野菜,如山蒜有微毒,採挖回來後要在水裡浸泡兩個小時以上再食用,以免中毒。

3、野菜不可多吃,因多數野菜性寒涼,易造成脾虛胃寒等病,一定要適量。還有一些諸如野蔥、野芹菜、馬齒莧、槐花、野生小蒜等,都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容易導致一些人出現過敏反應。不少野菜都具有中藥藥效,只有根據自己的體質去吃野菜,效果才會更好。

4、野菜並非越苦越清火。不少的市民覺得苦野菜能清火,越苦的野菜清火的作用越大,故比較青睞苦味野菜。營養專家提醒,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雖然苦味野菜具有性涼的特點,從中醫上說是具有清火、解毒、涼血的作用,但是多食傷害脾胃,所以苦菜少吃為佳。

息縣常見的野菜及食用方法

1、香椿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每年春季,香椿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它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之豐富遠高於其它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肴。

2、蕨菜

蕨菜可鮮食或晒乾菜,製作時用沸水燙後晒乾即成。吃時用溫水泡發,再烹制各種美味菜肴。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忌食,常人亦不宜多食。

3、地菜皮

地皮菜: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等,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一般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暗黑色,有點象泡軟的黑木耳。地皮菜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礦物質。地皮菜是一種美食,最適於做湯,別有風味,也可涼拌或燉燒,也是寒性食品。

4、馬齒莧

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柔軟的莖可像菠菜一樣烹制。不過如果對它強烈的味道不太習慣的話,就不要用太多。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和燉菜。涼拌馬齒莧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有「天然抗生素」之稱;馬齒莧粥對人體有很好的滋養作用,可以很好地改善皮膚的顏色,使肌膚散發健康的光澤。

5、春筍

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筍味道最佳。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是人們喜歡的佳肴之一。

6、地菜

地菜又名薺菜,是野菜中的珍品,以其嫩莖葉作蔬菜食用,其味清香鮮美,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作用和味精相同。薺菜吃法也很多,葷素烹調均可,如清炒、煮湯、涼拌。薺菜餃子、薺菜餛飩、薺菜包子、作春餅及薺菜豆腐羹等,清香可口,風味獨特,柔嫩鮮香,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是人們喜食的野菜。薺菜糊古稱「百歲羹」,老人常食既防病又延年。

春暖花開,春光明媚,踏青、賞花、挖野菜,一個都不能少!

息縣周邊最全的挖野菜攻略,現在就轉發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息縣 的精彩文章:

TAG:最美息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