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長期缺乏社長的小印社,為何能成世界第一社?精神傳承,道統永存

一個長期缺乏社長的小印社,為何能成世界第一社?精神傳承,道統永存

文 | 劉慧

來源| 浙江日報有風來

當我們送別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饒宗頤先生之時,不禁念想:誰是西泠印社新掌門人?

01

社長空缺是舊常態

仔細數來,西泠印社社長位置曾經幾度空缺——在創社之初、吳昌碩出任第一任社長之前,就有9年空缺;

而吳昌碩去世之後,它又曾空缺長達21年;

馬衡、張宗祥任後也均有較長時間的社長位置空缺。

2005年,從啟功先生去世之後,它又空缺了6年之久。

西泠印社為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之文人藝術社團,自清光緒三十年創立迄今,已逾115年,印燈傳焰,延及域外,深為海內外印人所寶重。

百年名社,這執掌者尤其為眾矚目,歷任的七位社長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朴初、啟功、饒宗頤,他們的影響顯然遠遠超出了書法篆刻界。

這樣的人來當社長,才反映出西泠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僅以印章為業的社團組織。

02

建社十年未立社長

西泠掌門人,幽蘭滿庭香……西泠印社有一部讓中國所有社團為之羨慕的社史。

秉著嚴謹治社的原則,創社後10年左右未立社長。1913年,在紀念建社10周年的盛會上,眾人公推一代大師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

一時間,金石篆刻、書畫、鑒賞、考古、文學大家聯袂入社,就連遠隔重洋的日本名家也渡海前來參加。

隨著最早一批海外社員河井荃廬與長尾甲的加盟,西泠印社聲名遠揚。

隨後的百餘年風雨,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朴初、啟功、饒宗頤相繼擔任社長,無一不是登高一呼、應者雲集。

極盛之時,海內外社員濟濟一堂,至少每年春秋兩度雅集,逢五、逢十之年更是舉行隆重的慶典,僅兩度因戰事而稍停。

03

創社君子為何不接任?

從1913年吳昌碩擔任社長,到1927年故世的15年間,正逢民國初年社會變革、軍閥混戰的動蕩時期。但回視偏居孤山一隅的西泠印社,恰恰是基本建設規模速度最快的時期,興土木,建亭閣,鑿嶺開道,植竹布梅,大致成型——西泠印社層巒疊翠,錯落有致,尤其在亭閣間、摩崖上,文人墨客,題記作聯,別有風韻。

吳昌碩於1927年去世之後,創社四君子中除了吳隱先於1922年謝世外,丁仁、王福庵、葉銘三公均在,但他們似乎也是有成約在先,皆不肯繼任社長,而不得不等到1948年再邀請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馬衡出任社長。

這一時期,西泠印社社長缺位長達21年,除去抗日戰爭的8年印社本身處於停滯狀態,至少也有十幾年未有社長。

這十幾年間,論名望則丁仁,論篆刻影響則王福庵,論實務則葉銘,本來也皆可以繼任社長,卻還是一致謙避遜讓,寧願社長空缺而社務活動照常。

像這樣的「非常規思考」,既反映了創社四君子的高風亮節,同時又包含了某種特定的思考內容——印社之長,並非懂印即可?

04

歷任社長功不可沒

自1947至1951年初夏,西泠印社雖歷經戰爭的硝煙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社會環境整治,但有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領銜,有印社同仁的相互信任與默契,社中的春秋雅集、藝術創作仍艱難地維持了下來。

翰墨當隨時代,復社眾望所歸。

1963年秋,來自全國各地的篆刻家、書畫家齊聚孤山,濟濟一堂,共慶西泠印社成立60周年。此舉標誌著社長張宗祥帶領著西泠印社從此走上新生,重新回到「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的原有定義上來。

重塑西泠,沙孟海先生功不可沒。正是因為沙孟海社長在篆刻發展史、印學理論、篆刻創作技法、歷代篆刻名家研究以及金石文字、書畫理論、文物鑒賞等領域具有開拓性的研究成果,為後人積累了一批寶貴印學史料,使西泠印社國際印學研究的中心地位愈加鞏固。

掩映於綠樹濃蔭中的那座中西合璧的兩層樓——中國印學博物館,就是由西泠印社籌建的我國第一座集文獻收藏、文物展示、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印學專業博物館。

那是1997年,西泠印社籌建中國印學博物館時,劉江先生倡議,趙朴初社長親自出面爭取,遂使中國印學博物館興建落成孤山,如今,當我們站在中國印學博物館的大門前,睹物思人,可以說沒有趙朴初社長的鼎力相助,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印學博物館。

轉眼間,到了2005年夏,啟功社長駕鶴西去。但西泠印社以「印學是本」理念提出的新百年奮鬥目標至今未變:

進一步發揮和整合學術資源優勢,保持和提高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水準,凝聚「高精尖」人才隊伍,全力建設「名家之社」「天下之社」「博雅之社」的中長期發展藍圖不變。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由啟功社長題寫的「百年名社,千秋印學」巨石碑刻置放在印社石坊前,如一盞明燈,指引後人不斷攀登印學的高峰。

05

饒公上任眾望所歸

2011年12月13日,對已空缺了6年社長之久的西泠印社來說,無疑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在西泠印社第八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上,饒宗頤先生當選為西泠印社第7任社長。

這一海內外矚目的百年文人藝術社團再次擁有了自己的掌門人。

毋容置疑,在空缺6年之後,西泠人最終選擇饒宗頤先生,就像當初丁仁、王福庵、葉銘、吳隱4位創社人最初堅守的那個約定——因為饒宗頤能成為西泠的一個歷史定位,成為西泠的又一個新標杆。

西泠之在杭州,是杭州人的福氣;

饒宗頤之於西泠,是西泠人的驕傲。

饒宗頤繼任西泠印社第7任社長,是西泠印社同人的眾望所歸。饒宗頤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圓融、和諧的特點。在他的世界裡,東方與西方沒有鴻溝,古代與現代沒有裂罅。

在21世紀的「東學西漸」史中,饒宗頤是開風氣的宗師,學術界稱他為「國際矚目的漢學泰斗」「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

饒宗頤先生曾為西泠印社題寫了「播芳六合」四個字,「六合」是為天地,他希望西泠印社的聲譽,如花朵芬芳,播撒天地六合之間。這是饒宗頤社長對西泠印社發展的期許,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希望。

百年西泠,所幸的是,正是因為從創社四君子開始到歷代印社中堅們都認為,西泠印社應該具有文化意義,應該體現出文化高度,於是才有了這7位社長產生的必然性。

06

西泠已是文化圖騰

「面面有情,環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傳地地傳人。」

當年創社人之一葉銘撰寫的四照閣對聯,似乎最能代表西泠印社的人文意蘊,也最能代表西泠人當下的心境——西泠印社作為唯一具有孤高氣質的組織,在承當一項存亡繼絕的事業:

重振金石學,提倡詩、書、畫、印綜合。

它因此也成為中國傳統藝術界的一座「孤山」。

無疑,走過115年歲月的西泠印社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圖騰。

那麼,在這樣的情形下,誰是未來西泠印社新掌門人,誰有無與倫比的博學與精深,誰又能為百年西泠注入新活力?

對此小編未敢輕言,但對照歷任社長的成就,考量西泠印社的定位,不論誰來出任,西泠的社長應該同時是學術泰斗,藝術大師,文化名人,且有充分的社會影響,這也是不言自明的。

- The End -

關注公眾號,關注後續發展

喜歡心理學就點擊左下角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