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中盟軍最早登陸的地方,卻最後才攻克,其中原因何在?

二戰中盟軍最早登陸的地方,卻最後才攻克,其中原因何在?

提起二戰,著名的諾曼底登陸自不必說,可以說是戰史最經典戰役之一。

但在諾曼底登陸的一年前,其實盟軍已經踏上了歐洲的土地。1943年7月,英美聯軍肅清北非之後,兵分兩路向西西里島挺進,開始向義大利的進攻。

按理說當時義大利並不是防禦的重點,盟軍憑藉優勢兵力,應該可以很快拿下。

可實際上,直至西線德國投降的6天前,義大利的德軍才向盟軍投降,注意,是投降,意味著直到這個時候,盟軍還沒有在戰場上拿下義大利。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亞平寧半島如此難以攻克呢?


第一:義大利的地理

義大利地形狹長,像一隻長筒靴橫卧在地中海上。

境內多山,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中部有亞平寧山脈貫穿全境,只有兩側易於通行。

這樣獨特的地理條件易守難攻,德國人可以以劣勢的兵力設置層層防線,並且依託山地里的公路網進行快速機動,能夠迅速集結兵力鞏固防線。

這樣的條件下,自然進攻的難度便成倍增加。

易守難攻的義大利

第二:德軍統帥凱塞林的出色指揮

阿爾貝特·凱塞林,德國空軍元帥,納粹德國最具指揮能力的將領之一。

盟軍初登西西里島之時,士氣正盛,而且義大利也恰時推翻了墨索里尼政權,並向盟軍投降。

作為德國地中海戰區的總司令,當時面臨的局面可謂是外憂內患,稍有不慎就會被包了餃子,成為階下之囚。

可雷厲風行的凱塞林當然沒有讓這種情況發生,他首先收縮部隊,以避盟軍的進攻鋒芒,然後又迅速以霹靂手段解除了義大利軍隊的武裝,讓義大利實際上變成了被德國佔領的一個國家。

攘外必先安內,凱塞林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

平定內亂之後,開始積極準備與盟軍的作戰。他利用義大利的獨特地形,部下層層防線,如著名古斯塔夫防線、哥特防線等。並且能及時調動軍隊進行快速轉移,讓德軍在防禦時能夠滴水不進,撤退時也能迅速轉移到後面的陣地繼續防禦,不讓盟軍圍殲掉。

正是他的出色表現,才能讓德軍在面對擁有絕對海空優勢的英美聯軍時,還能進退有度,給予其極大的阻力。

插一句題外話,凱塞林還是一位十分注重文物保護的將軍。由於他的干涉命令,很多深具藝術歷史背景的城市免遭戰火洗禮,包括羅馬、佛羅倫薩、錫耶納等,都設為了「不設防城市」。

因此義大利大量藝術品的倖存,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凱塞林對文物的個人興趣和所做努力。

阿爾貝特·凱塞林


第三:英軍的過度謹慎

相比於德軍的靈活,英美聯軍,尤其是英國人,實在是太謹慎了。

以蒙哥馬利為代表的英國將領穩紮穩打,一板一眼,以優勢兵力緩慢推進。

在資源優勢下,這無疑是一種穩妥的打法,但也帶來相應的弊端,就是給了德國人太過寬裕的時間,而自身錯過很多機會。

英國人在還沒前進之前都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去集結充足的兵力和補給,每進一步又要停下來鞏固獲得的土地,並重複前面的動作。

期間有一件非常搞笑的是,當時有一批戰地記者,因為感覺蒙哥馬利的第八軍團前進速度實在太慢了,就自己坐輛吉普車駛向了「敵占區」。令人諷刺的是,在他們前進的路上,沒有遇到任何德國人。

盟軍還總是把攻擊的範圍限定在空中掩護的範圍內,這呆板的戰術讓德軍非常容易預測到盟軍下一步的行動,最大化的簡化了防禦上的難題。

最重要的是,英軍浪費了自己最大的本錢——兩棲登陸能力,本來他們可以神出鬼沒的登陸到義大利任何一點進行突襲,可遲滯的作戰行動卻把大量的登陸艦閑置在了地中海上,沒有做過任何的使用。

謹慎的結果就是失望,在兵力裝備補給全方位佔優的情況下,卻前進的步履維艱,盟軍在義大利的進攻可謂是失敗透頂。

就是這樣,天時地利人和都於盟軍不利,在義大利的艱難前行也就也在情理之中了。不過歪打正著,義大利防禦的成功給了希特勒很大的信心,並不斷向這個戰區增加兵力和資源,這樣就減少了在西線對盟軍登陸的防禦,間接提高了諾曼底登陸的成功率。

所以說盟軍在義大利的失敗,也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的第二軍事強國,50萬部隊只堅持了3天?
想不想知道二戰中中國最兇悍的部隊?來這裡告訴你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