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力終生未嫁的女王

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力終生未嫁的女王

英格蘭在「英明女王貝絲」(good QueenBess)的統治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和平和繁榮。

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58年至1603年在位)登上英國王位的時候,宗教問題無疑至關重要。16世紀30年代,在她的父親亨利八世(Henry VIII,1509年至1547年在位)很輕易地解除了與羅馬關係的時候,社會陷入了一片迷茫,人們不再相信人性的美好。

伊麗莎白一世

在那個時期,英國很少有人會像托馬斯·莫爾爵士(Sir ThomasMore)一樣,願意為舊有的普世教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只有像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一樣的少數英國人,將《聖經》翻譯成了英文,成為路德教新教義的大力支持者。

但到了16世紀50年代,情形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伊麗莎白孱弱的弟弟愛德華六世(Edward VI,1547年至1553年在位)統治時期,激進的新教徒對英國教會的教義和儀式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接下來的統治者,伊麗莎白虔誠的天主教徒姐姐瑪麗·都鐸(Mary Tudor,1553年至1558年在位),強行將英國教會與羅馬教會進行了統一。此外,她還對膽敢抗議的數百人施以火刑。這個短暫的動蕩時期,讓人聯想起瓦盧瓦王朝對法國的統治,在英國人民中喚起了深深的宗教熱情。

「血腥瑪麗」瑪麗·都鐸

那麼,伊麗莎白會效仿愛德華,還是瑪麗呢?

她並沒有效仿任何人,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是16世紀晚期,歐洲西部唯一能夠在宗教問題上運籌帷幄的統治者。面對加爾文教徒的厲聲質問,天主教徒的陰謀叛亂,她明智地實行和平和妥協的策略,成功擺脫了困境。僅憑這一本事,伊麗莎白一世就當之無愧為那一時代最具才能的政治家。

當然,從一個人而不是一位女王的角度去看,她就沒那麼具有吸引力了。她脾氣火暴,言辭犀利。表面上,她優柔寡斷、躲躲閃閃、難以捉摸,但內心卻十分固執。無論哪裡出了問題,她可憐的顧問們都是問責的對象。

在自己的開銷方面,她節儉卻不吝嗇;她在服裝和粉黛方面花了大量的錢財,允許忠誠的朝臣為她添置娛樂項目,卻不會像凱瑟琳·德·美第奇和腓力二世那樣,將王室盛典回饋給大家,或建造像埃斯科里亞爾一樣具有紀念性的建築物。

畫像中的伊麗莎白一世永遠雍容華貴

那個時代的政府,全憑一個人主宰。由於不想分享權力,伊麗莎白拒絕嫁人,但她卻將歐洲西部的單身王子們玩弄於股掌之中。在那個時代,女人的主要職責是繁育後代。女王則是為了繁育男性繼承人,而伊麗莎白卻將未婚處女之身作為自己的優勢。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她的行為舉止變得越來越古怪和賣俏。儘管如此,她依然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

1559年至1563年間,伊麗莎白一世完成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項任務是宗教和解。

女王和議會達成了妥協,重組英格蘭教會,將外部的天主教架構與廣泛的新教教義結合起來,目的是儘可能滿足廣泛的宗教需求。所有的英國人都必須參加國教教會的公共禮拜,人們內心的良知不必得到公開審查。

在伊麗莎白一世的制度下,沒有了對異教徒的追捕,沒有了宗教裁判所,不必訴諸火刑。只不過是對那些遠離教堂的人,收取一定的罰款。只有不到5%的神職人員辭職(這些位置自然就被新教徒所取代),留下的則溫順地服從《三十九條信綱》(Thirty-nineArticles of Belief)。主教由女王欽命,有時為了擴大財路,她還會讓主教的職位空缺數年。伊麗莎白時代的教會明顯從屬於國家。在教會的教義中,關鍵的聖餐儀式被描繪為聖跡和紀念儀式。

沒過多久,很多英國人就非常忠誠於他們的「中間道路」(viamedia)。找到了維持英國宗教穩定和平的方法後,伊麗莎白一世在後來的漫漫統治中,想方設法保持現狀。

伊麗莎白在政治上十分保守,她的這種做法是有道理的。畢竟,那時的英格蘭只是一個小國,人口還不到400萬,以農耕經濟為主。同西班牙或法國相比,王室政府的收入可謂是「囊中羞澀」。女王不僅沒有財力維持一支常駐軍,也沒有能力建設完善的行政系統,她依賴於貴族和領主的支持。

在中世紀晚期,這些大貴族控制著英格蘭。亨利七世(Henry VII)和亨利八世在馴服大貴族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大努力。而在伊麗莎白統治期間,貴族依然擁有巨大的權力,危險性類似法國瓦盧瓦王朝的吉斯和波旁家族。

從左至右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愛德華六世

伊麗莎白遭遇了來自貴族們的巨大壓力,他們固執己見,湧入位於倫敦市外威斯敏斯特的聖斯蒂芬教堂的人群中,質疑她的政策,進而鼓吹他們自己的政策。女王則儘可能不召開議會,每三到四年召開一次為期數月的會議。

女王的大臣們在幕後小心翼翼地操縱著大小事務,但仍無法阻止眾議院粗魯的演講者催促女王儘快嫁人,或摧毀教皇制度。即使政府引入了立法,眾議院的議員仍自由地爭論和修改議案,引入他們自己的新法案。漸漸地,女王變得表面上聽命於議會,而實際上仍然維護著自己的權力。

議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清教徒集團,他們是英國版的加爾文教徒。儘管他們厭惡女王對新教的冷淡,卻接受了自己在英國國教中的職位,寄希望於從內部開始進行凈化。越來越多的貴族和商人加入清教徒的隊伍之中,劍橋大學是清教徒總部的所在地。

伊麗莎白非常厭惡清教徒對國教的批判,努力將這場運動控制在相對較小的規模下。但即使是伊麗莎白女王,也無法阻止多產的清教徒小冊子作者們,他們針對祈禱書、主教、無神論統治者進行厲聲質問,創造出一系列觀點。

在女王去世後的30年里,這些觀點催生了1640年的清教徒革命。

本文內容節選自

《現代歐洲史02:宗教戰爭的年代1559-1715》

美國歷史學會終身成就獎得主理查德·鄧恩

帶你見識宗教革命如何為歐洲社會破舊立新

[美]理查德·鄧恩 著

康睿超 譯

定價:65.00元

紙間悅動 X 中信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紙間悅動 的精彩文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戰爭多是因為國王的個人榮譽與利益
在尼德蘭的獨立史中認識一個不一樣的腓力二世

TAG:紙間悅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