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打個北歐小國為何損失慘重?說說蘇芬戰爭真相

蘇聯打個北歐小國為何損失慘重?說說蘇芬戰爭真相

原標題:蘇聯打個北歐小國為何損失慘重?說說蘇芬戰爭真相


第一,整體上講,蘇芬戰爭是一場呆板、沉悶、乏味的戰爭:出彩的戰鬥、出彩的部隊遠遠不能與戰爭規模相匹配,沒有什麼值得一提或者有重要意義的新式武器和新式戰術戰法出現。


第二,戰前謀劃方面,前蘇聯是隋煬帝的翻版,初期指望用壓倒優勢的軍力迫使對方不戰而屈服,後來又指望用壓倒優勢的軍力通過短暫的初戰就讓對方崩潰,根本就沒有踏踏實實、按部就班的擊敗對方的想法。各種準備混亂就不說了,單單一個在北極圈地區12月份大規模開戰的決策,就不像是正常腦子能想出來的。


第三,沒有必要把芬蘭人的戰鬥力拔得太高,就像沒有必要通過硫磺島戰役把日本人的戰鬥力拔得太高一樣,兩者主要都是靠極端特殊的地理環境才取得防守優勢的。蘇芬國境線雖然漫長,但大多數地段都是無人的荒涼雪原,決定戰爭成敗的就是南部卡累利阿地峽周邊那一點地方。芬蘭可是有60000多個湖泊的「千湖國」,森林覆蓋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無數的湖沼和針葉林之中,能通行大軍的就是幾條人工道路,很輕鬆的就被永備工事和築壘地域封鎖住了。狹窄的戰線可以大大削弱兵力優勢,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第四,芬蘭人在戰爭中的戰術素養也好,戰鬥意志也好,屬於西方軍事強國的平均水平,並不出挑。換言之,換上英法德等國的正規主力軍隊,還用芬蘭人的武器和工事,也能打出同樣的結果。他們勝就勝在認真二字。1920年與蘇俄簽訂合約後,芬蘭人就知道卡累利阿地峽難免一戰,於是老老實實的修工事築堡壘。由於人力物力的限制,曼納林防線的永備工事和築壘地域的規模、堅固程度、火力配置與軍事大國的堡壘要塞不能相比,但都是嚴格按照現代工事營造的要求修建的,完善程度非常高。毛子一是太大意,二是地形惡劣,初期只有野戰火炮,只能對付野戰工事,自然難辦的很。


第五,整個戰爭90%的部分就是圍繞曼納林防線的攻堡壘與守堡壘,所以乏味的很。戰爭第二輪,毛子已經回過味來了,把可摧毀堅固堡壘的重炮調上戰場,組建了柏林戰役那樣的步、炮、工、裝合成強擊支隊來對付堡壘,主要通過工兵爆破來摧毀堡壘,一下子就扭轉了局勢。等最後一道堡壘線被攻破,而且最狹窄的地形已經過去,可以多路運動作戰時,芬蘭人就跪下了。


狐狸大仙:蘇聯官僚主義惹的麻煩?


chengjilai:和官僚主義關係不大,這不過是蘇聯為快速工業化付出的眾多代價中的一個。


親_給好評:這次去羅瓦涅米旅遊,參觀當地博物館,給你幾張照片吧。






sdf-1:毛子這一仗真是瞎打,覺得自己優勢很大,戰區環境都不了解,準備都懶得準備就堆人上去平A,被打得滿地找牙也是自然。芬蘭人的戰鬥力么,也就那麼回事,優秀的輕步兵而已,嚴重缺乏重武器。44年毛子上重火力一線平推,芬蘭人就無計可施了。


tebic1208:一開始蘇軍的準備基本上就是瞎胡鬧,完全就是沖著武裝遊行去做的。冬天在亞寒帶北極圈(據說用的還是從南方拉來的部隊)主動發動進攻,直到1940年1月才記起來把所有參戰的坦克裝甲車塗上雪地迷彩(在這之前都是塗著標準的全身橄欖綠在雪原上前進),戰前規劃時規划了一個一廂情願的從中部將芬蘭一分為二的進攻方向(實際上在預計進攻方向上全是森林沼澤,芬蘭軍隊很容易就能堵上僅有的公路然後組織伏擊),據稱這還跟奧托·庫西寧在莫斯科瞎吹大幅度誇大了共產黨在芬蘭的支持基礎之類的也有關係。


聯儲主席:圖哈切夫斯基打華沙貌似也是這個套路。


維恩:關鍵還是蘇軍傷亡太大很不好看其他怎麼樣一般人不關心,第二輪蘇軍傷亡好像也不小,芬蘭軍隊也不是傷亡遠大於蘇軍,所以一般人都認為芬蘭軍隊戰力強於蘇軍。


sdf-1:芬蘭兵也就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適應環境能打點,那麼牛逼咋不去打列寧格勒摩爾曼斯克啊。丫頂多是優秀的輕步兵而已,缺乏重武器的軍隊一攻堅就拉稀了,也不能在大平原上拉開了打。


szz:那個,之後德軍不讓芬蘭進攻彼得堡的麻,完全可以要求德軍來加強他們的重炮和裝甲部隊呀,這個德軍還是有能力的吧,不會是芬蘭不讓德軍進?要不是德軍沒去?


sdf-1:小鬍子哪來那麼多坦克重炮給芬蘭人,北方集團軍群自己都不夠用的。芬蘭人唯一坦克師的主力似乎是繳獲的毛子貨。


zgtljt:德軍自己裝甲和重炮部隊從來都捉襟見肘,哪來多的給芬蘭人。看AHF上的數據,芬軍41年損失其實還是很大的。不打列寧格勒我覺得政治原因和軍事原因應該是各半。



sdf-1:好像倒是給過羅馬尼亞人保加利亞人一些長管四號,結果這兩家一造反全送給毛子了。還有羅馬尼亞人開著德國人給的109打德國飛機。

德國人自己那麼多坦克大炮都打不下列寧格勒,芬蘭人瘋了才會認為自己那點破炮破坦克能打下列寧格勒。列寧格勒這麼重要的地方,打下肯定也不會給芬蘭人,芬蘭人傻了,流自己的血讓小鬍子撈好處。


mars:芬蘭民風強悍,士兵訓練有素,戰鬥作風頑強,步炮協同熟練,缺點是國小人少, 工業能力低下,無法提供現代戰爭需要的武器裝備,所以二戰中的芬蘭軍隊確實有善守不善攻的特點。


上古生物索頓河馬:似乎多數二等工業強國都有類似的特點:善守不善攻。說到底還是重裝備不足啊。


kgb1059:崔可夫就是因為這一戰表現太菜於是被發配到中國去當顧問了,崔元帥在蘇芬戰爭那個表現啊,真是呵呵呵。


sdf-1:這其實是走運啊,不然小崔到巴巴羅薩初期說不定就和同樣以善守出名的盧金一樣在兵荒馬亂中被抓了或是掛了。當然也不排除打得好能混個戰時元帥。話說小崔為啥斯大林格勒那麼出名,結果到戰爭結束還在集團軍司令位置上升不上去。


szz:這個聽說還是給了些三突子的,不過這些三突只有75炮,面對毛子的工事,105炮都完全不夠,至少150起,要不上一兩輛列車炮也成呀,反正放那也是放那。


mars:Equipment received by Finland from Germany


Airplanes


159 Me-109 (48 G-2,109 G-6,2 G-8)


24 Ju-88 (A4)

57 MS-406 (ex-French)


44 CU-75 A-1 to A-6 (ex-French and ex-Norwegian) (also known as Curtis P-36)


15 Do-17z (gift from G?ring)


16 SB-2 (ex-Soviet)


6 DB-3 (ex-Soviet)


11 I-153 (ex-Soviet)


30 FW-44


3 IL-4 (ex-Soviet)


7 Pe-2 (ex-Soviet)


4 Do-22

3 Hanriot H-232 (ex-French)


1 Airspeed Envoy (ex-British)


2 He-59


Armour


30 Stu 40 Ausf.G


29 StuG III Ausf.G


15 PzKpfw IV Ausf.J (Arrived too late to see action)


3 T-34-76 (ex-Soviet)


Artillery


54 76mm cannons (ex-Soviet)

61 105mm howitzer


27 105mm howitzer (ex-Czech)


54 105mm cannons (ex-Czech)


24 120mm cannons (ex-French)


72 122mm howitzer (ex-Soviet)


20 150mm howitzer (ex-Czech)


48 150mm howitzer


84 152mm howitzer (ex-Soviet)


151 155mm howitzer (ex-French)


12 155mm cannons (ex-French)

15 150mm Nebelwerfer (evaluation only)


Anti-tank and anti-aircraft artillery


200 14mm Boys anti-tank rifles (ex-British.Few were used)


200 25mm m1934 anti-tank guns (ex-French.Withdrawn from service in early 42)


150 37mm Pak 37/40 anti-tank guns


27 50mm Pak 38 anti-tank guns


210 75mm Pak 40 anti-tank guns


46 75mm Pak 97/38 anti-tank guns


93 20mm Flak 38 anti-aircraft guns


92 40mm Bofors anti-aircraft guns

20 75mm m37 Skoda anti-aircraft guns (ex-Czech)


24 75mm Puteaux anti-aircraft guns (ex-French)


90 88mm Flak 37 anti-aircraft guns


Infantry weapons


56,722 7.62mm rifles (ex-Soviets.Poor quality,only few were issued)


600 7.92mm 98k rifles with grenade launchers (Few saw action)


998 7.92mm MG.08 machine guns (Partly ex-Polish)


3287 9mm vz.24 pistols (ex-Czech)


1713 9mm vz.38 pistols (ex-Czech)


1854 Panzerschrecks with 18650 rockets

25.812 Panzerfausts


50 120mm mortars


Ammunition


56.3 Million rifle rounds


31.5 Million pistol rounds


100.000 14mm rounds


465.100 20mm rounds


200.000 25mm rounds


290.000 37mm rounds


30.000 45mm rounds


208.898 75mm rounds


51.947 76mm rounds


49.872 84mm rounds


125.994 88mm rounds


84.930 90mm rounds


212.315 105mm rounds


40.010 114mm rounds


82.358 120mm rounds


29.873 122mm rounds


124.307 150mm rounds


187.475 152mm rounds


130.944 155mm rounds


9.178 203mm rounds


1.550 210mm rounds


7.500 250mm werfer rounds


Misc. equipment


53 RSO/01 tractors


200 Zündapp sidecar motorcycles


100 P12-14 artillery radios


180 searchlights


2 Freya radars


6 Wurzburg Dora radars


980 flare guns


150.000 anti-tank mines


300.000 underwears


100.000 tunicks


20.000 overcoats


600km cable


6 MAL ferries


4 I-boots


763 sea mines


500 depth charges


200 scissors binoculars (ex-Soviet)


600 binoculars


128 ragefinders


45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anti-aircraft guns


125,492 bomb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北朝 的精彩文章:

F35如何大戰殲20?從現代空戰能容納多少四代機說起

TAG:看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