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抬走!下一個!諾基亞回歸一周年超越了誰?

抬走!下一個!諾基亞回歸一周年超越了誰?

品途解讀:諾基亞如果想重返巔峰,恐怕短時期內也很難做到,不如務實一些,除了消費「情懷」之外,做出獨有的優勢。在前有追兵後有圍剿的困境中,留給諾基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作者/謝偉

製圖/郭俊虎

作為曾經的手機業全球霸主,諾基亞已經退出江湖有段時日了,近幾年更是命運多舛幾度易主。2017年,HMD公司與諾基亞合作,重新回到了公眾的視野,經過了一年的時間,諾基亞交出了一份成績單,有驚喜,也有失意,衰落的諾基亞在手機行業市場格局洗牌後,是否能夠重振昔日的雄風呢?

昔日霸主走下神壇

諾基亞這個品牌,要追溯到1865年,起初是一家木漿工廠,生產木漿及紙板,後來業務拓展到電纜、輪胎等領域。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諾基亞因為涉及產業太多,面臨破產窘境,當時的總裁果斷砍掉了其他產業,只保留了諾基亞電子部門,這次正確的決斷,讓諾基亞從此走向巔峰時刻。

走出歐洲並剝離傳統產業,諾基亞用了5年時間擺脫窘境。在這期間,諾基亞專註傳統功能手機研發,1995年,其手機銷量暴增,公司也因此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96年,諾基亞手機市場份額已連續15年排名第一,並推出了塞班和MeeGo等操作系統。

截止到2003年,「諾基亞1100」已經是全球銷量最高的手機,2009年,諾基亞全球發貨量約4.318億部,穩居全球首位。諾基亞這種「無敵」的狀態持續了十幾年,危機從2007年開始初露苗頭,蘋果在這一年推出iphone手機,三星手機的實力也日漸強大,兩者的迅速成長很快便壓過了諾基亞,雖然諾基亞在2010年發布塞班3系統,但是已經無法追趕IOS和安卓系統的腳步,手機市場份額也逐漸被蘋果和三星超越。

諾基亞不得不尋求新的出路。2011年2月11日,諾基亞在英國倫敦宣布與微軟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宣布放棄塞班和MeeGo系統,採用Windows Phone系統,但其卻沒能再現上世紀90年代的那次完美「自救」。2013年9月3日,微軟以37.9億歐元收購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同時以16.5億歐元購買其10年期專利許可證,共計54.4億歐元。該收購項目中包括諾基亞的手機部門和手機業務,以及諾基亞在全球的手機製造工廠、諾基亞的手機部門及所有員工,還有諾基亞的大量專利以及品牌授權。

循規蹈矩、創新不足,正是諾基亞短短几年時間便衰敗的本質原因,昔日的王者,也再也沒了當年的魄力。

回歸之路

在諾基亞遠離人們視線幾年之後,以老諾基亞人為班底的芬蘭公司HMD在2016年底宣告回歸,諾基亞在2017年重新回到了市場,至今也已經有一年時間了。如果以如今的諾基亞為標準來說,諾基亞這一年的表現不能說是失敗,因為有一些數字還是很可觀的,但是如果是以巔峰時期的諾基亞為標準,就很難說成功了,似乎用「中規中矩」這個詞更為貼切。

諾基亞2017年一年間共發布了12款新品,出貨量9000萬部,功能機全球第一,智能手機的銷量超過1000萬部。高速的發展並沒有降低HMD對產品和市場匹配性的要求,在智能機上,有諾基亞6、諾基亞7等高品質、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產品面世。並且在2018年諾基亞有加快腳步的意圖,開年兩個月已經發布4款新品。值得注意的是,諾基亞在2017年一直保持著每季度增長100%的速度。

從全球廠商來看,諾基亞回歸用了一年時間,已經超過了Google、HTC、一加、索尼等眾多品牌,2017年四季度市場佔有率達到1%,預計2018年將達到全球份額的2%,有望重返全球十大手機製造商行列。

在搜索引擎中,關鍵詞「諾基亞」在2010年至2016年之間一直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直到2017年初發售「諾基亞6」,預售時3秒銷售了9211部手機,此後,粉絲對諾基亞新品的追捧,讓諾基亞的關注度企穩回升,開始走入上升通道。

王者歸來?還欠火候!

諾基亞2017年的業績比預期要好,第四季度營業利潤為12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1.01億美元。9%營業利潤的增長受益於芬蘭公司與另一家通訊巨頭——華為簽訂的一項為期多年的專利許可協議,該協議帶來26040萬美元的收入,預計在合同期間該協議會帶來更多利潤。儘管取得了良好業績,諾基亞的網路業務利潤卻同比下降了25%,從10.64億美元降至8.0228億美元。從諾基亞的全年財政報告來看,運營凈利潤僅為1984萬美元,並不理想。

在蘋果和三星的重壓之下,諾基亞改變了以往的策略,主攻中國市場,功能機、低端機、終端機和高端機全面布局。但是目前面對的現實是,HMD的全球份額約1%,排在第十一位,只能算是二線品牌,所以,如果說諾基亞這次是「王者歸來」,還欠些火候。

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導致的,一方面諾基亞的產品性價比還不能說太高,中端市場主要在打「情懷牌」,畢竟現在是智能機的天下,諾基亞現階段推出的很多款功能機,是想利用經典產品喚起市場關注,雖說起初階段這個策略收到了一定成效,為其增加了手機銷量,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會有多少人願意長期使用功能機呢?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諾基亞高端機的缺失。曾經的諾基亞,代表了手機領域最先進的科技,不僅粉絲無數,模仿者也是絡繹不絕,但如今的諾基亞,只見推出一眾中端機,旗艦產品卻不見蹤影,要知道,如今的手機領域,旗艦產品能夠體現該品牌的技術水平和市場地位。或許對於諾基亞來說,現階段「活下去」才是最主要的,站穩腳跟後,才會去規劃旗艦產品。

隨著蘋果、三星以及幾家國產一線手機的強勢表現,諾基亞的空間已經很有限了,想要生存,只有「聲量」是不行的,銷量上如何能追上一線品牌,如何快速實現盈利,方為重中之重。

結語:「情懷牌」能打多久?

諾基亞在過去的幾年裡日子確實不太好過,公司股價從2007年開始下滑,並且在2012年跌至歷史最低點。隨著2017年的回歸,關注度的提高,股價也有了回升,但是否能長期利好,還是個未知數。

「情懷」是個好東西,但如果過度消費情懷,只能敗光好感。70後、80後的諾基亞粉絲現如今基本已步入中年,互聯網時代總給人時光飛逝的感覺。智能手機的江湖早已物是人非,諾基亞的這場「反擊戰」恐怕並不輕鬆。如果只賣「情懷」,諾基亞可持續發展的形勢將變得非常不樂觀。

手機品牌一旦落寞,便很難再翻身,這幾乎是手機業內的一個共識。捲土重來的諾基亞品牌研發其實已經有些落後時代的發展了,智能手機下的整個供應鏈和價值鏈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想重新高效整合,著實不易。智能手機的競爭其實已經進入收官階段,高端寡頭已經形成,蘋果、三星牢牢站穩了市場,中端市場上,以小米、OPPO、vivo為首的幾家國產品牌也已經日漸成熟,諾基亞想在中高端市場搶客戶,沒點絕活,恐怕是沒戲。

諾基亞現如今的粉絲多是曾經用過諾基亞的中年人,想要爭奪年輕人的市場,諾基亞需要學會「從零開始」。功能機時代,諾基亞操作簡單且質量過硬,砸核桃、當武器之類的段子已經耳熟能詳,但曾經的這一套優勢放在當下,顯然過時了。智能機時代,諾基亞幾乎缺席了最黃金的發展時段,缺乏與用戶的正面互動,因此對於用戶痛點和需求的把握將是其最薄弱的環節。

諾基亞如果想重返巔峰,恐怕短時期內也很難做到,不如務實一些,除了消費「情懷」之外,做出獨有的優勢。在前有追兵後有圍剿的困境中,留給諾基亞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2.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文章轉自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作者標註原文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沃爾瑪收購VR初創公司,VR的商業變現能否不再紙上談兵?
蘋果「涼了」?降頻門的影響沒你想像的那麼大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