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路提速降費」來襲,三大運營商見招拆招

「網路提速降費」來襲,三大運營商見招拆招

2018年3月5日,中國移動(00941)、中國聯通(00762)以及中國電信(00728)同時公布「貫穿落實國家有關網路提速降費的政策」的公告,公告中均提到將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網路提速降費的六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有一項內容是將移動網路流量的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這對於手機奴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圖片來源:中國電信公告

對流量需求端來說,網路提速降費可以降低他們的需求成本,但對於供應端來說,如果需求量的提升沒有超過供應價格的下滑幅度,這也就意味著價格下跌使供應端的收入條件發生改變,收入或面臨下滑的可能。

對於上述政策,從三大運營商的應對錶態中,可以看出他們的一些策略安排。比如中國移動稱在提速降費的同時,不斷加強產品和業務創新,鼓勵客戶提升通信使用量,薄利多銷;中國電信稱 推進網路智能化、運營智慧化擴大通信信息消費;中國聯通則稱深入落實創新合作戰略,加快互聯網化運營,轉換髮展動能,提高效率和回報。

總之,各有各的招數。雖然三大運營商在應對「網路提速降費」的策略上有所偏差,但目的都一樣,都要想方設法降低該政策對業務收入的影響。

那麼,該政策對三大運營商將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一、網路提速降費是利好而不是利空

首先,我們先看看三大運營商的收入構成。

(一)、收入構成的影響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的收入構成中,語音業務和互聯網業務收入佔比是非常大的,均超過60%的份額,其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份額佔比分別達到87.13%和83.15%。單就互聯網收入板塊來說,中國電信份額佔比46.03%,是最小的,份額佔比最大的為中國移動,為64.4%,中國聯通緊挨著,為63%。

從三大運營商的收入構成看,受到「網路提速降費」影響較大的是移動和聯通,假設整體網路資費費率均降低30%,在需求量沒有增長的情況下,移動和聯通整體收入將下滑近20%,電信整體收入將下滑14%左右。不過這種假設成立的概率很小,流量的需求量和價格的彈性係數很大,流量價格小幅變動,都可能引起流量的巨大需求。

從三大運營商2017年上半年的收入看,語音業務收入均是下滑的,(移動下滑27%,聯通下滑15%,電信下滑12.6%),但互聯網業務收入卻均能實現不錯的增長,其中電信收入上漲16.08%,聯通上漲10.4%,移動收入上漲28.4%。

出現這種狀況主要原因在於網路流量需求的快速增加,比如在2017年首三個季度,就手機上網總流量來說,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增速都超過了100%,而中國移動的增速也超過了50%,不過在固定電話用戶數上,出現了一些下滑,中國聯通下滑了10.5%,電信下滑了4.4%。由於流量需求強勁,價格下降反而對運營商是好事。

以下為三大運營商2017年首三季度的重要運營數據:

在各個指標的量上,中國移動仍是三大運營商的老大,2017年首三季度,移動用戶數達到8.78億戶,是中國聯通的3.17倍,是中國電信的3.65倍,但在用戶增長上,中國電信是最高的,為13.2%,遠高於聯通的5.6%和移動的1.3%。中國移動的4G用戶參透率最高,為70.8%,中國電信也達到了70%,而中國聯通僅為57.9%。

5G商用時間普遍認為是在2020年,那麼在5G商用之前,4G仍是運營商的攻堅要地,4G用戶參透率越高,在流量使用量上就越有優勢,中國聯通的4G用戶參透率雖然較低,但用戶增速達80.3%,是遠高於移動和電信的。4G的網路速度要比固網、無線WIFI以及3G的速度要快很多,費用降低,最先影響到這部分需求。

下面我們有必要研究流量價格和流量需求敏感性的問題

(二)、彈性分析,流量需求量對價格敏感係數大

智通財經APP以平均每月每戶收入(ARPU)和每月每戶使用流量作為研究對象,以時間序列進行研究。

圖片來源:數據處理

我們可以看到從2014年以來,三大運營商的每月每戶使用流量均呈現快速的增長2014-2017,移動增長9.2倍,電信增長3.45倍,聯通三年增長8.1倍,但在ARPU上整體變化不是很大,移動維持在60元左右的水平,電信維持在55元左右的水平,而聯通目前為48.4元,消費者消費習慣較為穩定。

在流量價格上,聯通肯定的是最低的,以ARPU/每月每戶使用流量算,2017年首三季度,聯通每100MB平均價格2.56元,移動為5.87元,電信為5.83元,但在每月每戶使用量上,聯通遙遙領先於移動和電信,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價格和流量需求的變動關係。

實際上,流量價格(每100MB價格)已經下降了很多,比如以2014-2017年算,中國移動下滑了91%,聯通下滑了87%,電信下滑了77%,如果從流量變動去計算敏感性,價格每變動一個百分點,中國移動流量需求變動10個百分點,聯通需求變動9.3個百分點,電信變動4.5個百分點。

如果敏感性可靠,按照政策標準,流量費用若整體下滑30%,以敏感性計算,中國移動流量需求變動3倍,聯通變動2.79倍,電信變動1.35倍,由於需求量變動遠遠超過價格的上調幅度,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這可能將會是收入增長的最大亮點。

在上文中,我們看到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具有一定的惰性,倘若ARPU穩定,價格變動和流量變動是一致的,對收入影響倒不會很大。但從流量需求者的角度看,每月每戶使用流量最多的是聯通,為1887MB,一部電影300MB算,只能看6倍,一個月看六部並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可提升的空間非常大,這也意味著在流量價格誘惑下,ARPU有提升的可能。

二、無限流量套餐尚無市場優勢

除了流量價格下降,可能會使流量使用量劇增外,我們還要談談無限流量這個產品,因為這產品一旦有了市場優勢,流量使用量將毫無意義。

無限流量套餐將是未來的看點,但這種套餐價格仍遠高於ARPU,比如拿中國移動來說,它的4G飛享套餐,最低價格為138元每月,最高為588元每月,對應的不同的語音服務和流量服務,其中流量服務有省內不限量和國內不限量。考慮到流量的可使用量,讓消費者掏多出消費習慣一倍的Money,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

美國兩大電信巨頭,包括威瑞森和AT&T,也曾推出的無限流量套餐,比如AT&T,其推出的無限數據套餐讓公司凈增12.7萬無線數據新用戶,威瑞森也對應推出無限數據套餐,使得其後付費服務同比增長1.2%,預付費賬戶同比增長1.4%。

不過無限流量套餐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用戶不僅會用手機上網,還會把手機當成上網卡,用PC上網、下載以及看視頻等,流量使用量遠遠超過運營商的承受能力,低價的優惠可能會得不償失。針對這個問題,國際推出的無限流量套餐一般都有限制,比如給定流量一用完,網路的速度會變慢,比如AT&T採用這種模式。

就目前國內的現狀來說,截止2017年12月,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人均周上網時長27小時,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775M,是2016年的2.3倍,可見未來用戶在流量需求上仍是非常大的。

綜上看來,「網路的提速降費」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個機會,由於流量的敏感性,流量需求有望呈現倍數增長,而且在流量價格的誘惑下,運營商的ARPU有提升的可能。無限流量套餐在價格上仍不具備市場優勢,5G的推出仍需要一定的時間,未來三大運營商的流量定價策略還是會放在4G上,相信2018年會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股挖掘機 的精彩文章:

野村:升中國海外目標價至36.3元 評級「買入」
花旗:新世界業績受惠內地銷售強勁 重申「買入」評級

TAG:港股挖掘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