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悟空與二郎神不光有七十二般變化更有許多驚人的相同之處你知道嗎?

孫悟空與二郎神不光有七十二般變化更有許多驚人的相同之處你知道嗎?

提起二郎神,人們便會想到那個長著三隻眼、手使三尖兩刃槍、帶著細犬、騰雲駕霧的神將形象來。但如果有人追問二郎神的「家鄉籍貫」,恐怕很少有人回答得上來。道教俗神,天庭大將,原型甚多故姓名不詳,玉帝張友德的外甥,元始天尊門下徒孫,玉鼎真人的大弟子,變化無窮,神通廣大,肉身成聖;早年劈桃山救母,視天界兵將如無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又助武王伐紂,再封昭惠顯聖仁佑王。王母甚為疼愛,但因與舅舅玉帝不和,故不願住在天界,而在下界守人間香火,率領梅山七怪七位結義兄弟和麾下1200草頭神駐紮灌江口,與玉帝立約「聽調不聽宣」意思是:我服從你調譴我去打仗除妖的軍令,要是以君主或者舅舅的身份叫我和你見面,那就免開尊口。剛直公正,顯聖護民,凡人間生靈危難,呼其尊號必往救

無論是《封神演義》還是《西遊記》都不難發現楊戩和孫悟空的諸多相似,楊戩在《封神演義》里的活躍表現很容易讓人想起《西遊記》里的孫悟空,或許可以這麼說,楊戩就是《封神演義》里的孫悟空。筆者以為,之所以會如此,多半在於楊戩的二郎神身份,因為在有關二郎神和孫悟空形象的早期材料里,雙方就存在密切關係。以下,本文首先要指出楊戩與小說《西遊記》里的孫悟空的諸多相似之處,然後追溯造成雙方這一系列相似的原因,從而說明《封神演義》楊戩形象的塑造與孫悟空形象有一定的淵源關係。細細看來很是有趣。

一是:楊戩和孫悟空一樣,也會七十二變化。《西遊記》第2回敘孫悟空願意「學一個地煞變化」,於是「一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封神演義》第40回介紹楊戩時說他「曾煉過九轉玄功,七十二變化,無窮妙道」,戲弄張奎(第86回)是其「無窮妙道」的最佳說明

二是:在《西遊記》里,孫悟空不敵妖怪之際總會想方設法探明妖怪的底細,而後再去搬救兵,這幾乎是《西遊記》的一個敘事套路。與此相似,《封神演義》里的楊戩也曾擔任這樣的角色,在遇到極為棘手的敵人時,楊戩負有探明敵人身份後再去請仙尊或借寶物來戰勝敵人的責任。譬如楊戩曾往夾龍山探訪土行孫出處和捆仙繩下落,請動土行孫的師父懼留孫下山;借來照妖鑒照出馬善原形乃一點燈頭兒,然後搬請燃燈收服之。從玉鼎真人那裡得知解化血刀之毒的法子,而後輕易地殺死了余化。又從玉鼎真人那裡探知高明、高覺的底細,於是才能搗其老巢,破其妖術

還有《封神演義》敘述土行孫潛入周營行刺武王,見一妃子睡在床上,不覺動了欲心,乃解衣上床,孰料這位妃子卻是楊戩所變,於是楊戩「雙手反把土行孫摟住一束」,「土行孫赤條條的,不能展掙」。這個楊戩智擒土行孫的情節與孫悟空在高家莊戲弄豬八戒有些類似。以上是楊戩與孫悟空之間的相似之處,我們暫且不去探討《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成書誰先誰後二郎神和孫悟空各自的形象演變史從來就是交疊、糾纏在一起的。讓我們很是驚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樹論道 的精彩文章:

今年紅鸞當頭結婚添丁發橫財的生肖是這幾個!
布置好老婆的梳妝台同樣可以讓你生意財氣旺盛!

TAG:老樹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