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富察氏家族與滿族傳統說部(下)

富察氏家族與滿族傳統說部(下)

編者註:可以查看3月8日我們發的文章《富察氏家族與滿族傳統說部(上)》,

今天發表此文章下半部分。

富察氏家族與滿族傳統說部(下)

富育光

[內容提要]富察氏家族,源遠流長,乃我國滿族中一支古老的望族。自遼金開始,及元、明、清、民國至今,長期在東北地區繁衍生息,為保衛北疆領土及開發東北地區做出了貢獻。滿族說部「烏勒本」是傳承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富察氏家族歷代對此付出了很多心血,富希陸先生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滿族說部「烏勒本」既是訓育子孫的歷史寶典,更是滿族文明與富察氏家族的傳承史詩。

[關 鍵 詞]富察氏家族 滿族 傳統說部 烏勒本


一、訓育子孫的歷史寶典——滿族說部「烏勒本」

1.富察氏家族與「烏勒本」

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烏勒本」是往昔農村最貼近民眾心理的文化生活。在講唱家族「烏勒本」前,詠唱者必先唱一段《雅魯順》,就是書引子,召告眾位聽者知道他此番所講唱的要節和場內應有的規矩。情節扣人心弦,很快就能抓住族眾敬神敬祖的赤誠心理,以神的行為和祖先英雄為楷模,娛人寓教,潛移默化中向族人滲透著民族習俗,教人們涉世時在各個方面所應持有的立身準則。族規首重誠信,最惡謊騙懶惰,不求上進,不習弓馬。平日若違反族法,依據情節,由長輩或兄長笞責不赦。這也是為什麼富察氏家族有清以來,多慷慨忠義之士,在本朝內外頗有聲譽,深受各族姓氏敬慕,這與家族世代的嚴謹家規有著極大的關係。

據筆者所了解掌握的富察氏家族烏勒本講唱文本分析,富察氏家族所講述之傳統文本,主要是以頌揚本家族祖先或與本家族有血親關係的氏族英雄歷史為中心內容,講唱人都是本家族、隸屬某噶珊的某一支(輩),在某一歷史事件中發生某種結局的當事人或其直系親屬,將其所承受、所親歷、所熟悉的非凡歷程全盤陳述出來,這就是滿族傳統烏勒本的基本雛形。然後,由本族中那些富有藝術天賦的 「荷馬」們,以唱敘形式創作並誕生出新的滿族說唱文本,在以後不停頓地唱講中豐富、提升,日積月累,千錘百鍊,匯聚成波瀾壯闊的泱泱大篇。上世紀先父富希陸等滿族眾位文化人士,因滿語日益在民間生活中疏遠和漸遭遺忘,為便於烏勒本文本在子孫和民眾中永葆生命力,使故有的烏勒本稱謂改用易為更多不曉滿語的人們理解和接受,而用滿族說部名稱代替。其實「說部」一詞,仔細推敲,亦源於滿語「德布達利」,即說唱長篇故事,不要誤以為是宋元時代市井間流傳的漢族各類評詞話本。就我富察氏家族所成型諸多說部而言,最初說部講唱人和傳承人,大多數都是該說部的創造者。如我祖母富察·美容,《雪妃娘娘和包魯嘎汗》、《飛嘯三巧傳奇》、《東海沉冤錄》、《扎呼泰媽媽》、《莉坤珠逃婚記》等,就是她最先傳唱起來,後來被更多的學唱者傳播起來。族中珍藏說部日多,講唱說部就開始有了分工,特別是請族中德高望重的媽媽、瑪發、薩滿和被選定的講唱色夫們講唱,就倍顯隆重和尊貴,也是闔族對祖先「烏勒本」的無尚敬仰和崇拜。在長期氏族內部的傳承中形成了一個規矩,即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每一篇

說部的主人,說部由講唱者管理並妥善保存,說部的世代保存、修復資料和講唱的伴唱器樂等由族中統一收藏。

富察氏家族第十三代傳人富希陸先生,於20世紀30年代所撰寫的滿族民俗筆記《璦琿十里長江俗記》中云:「烏勒本皆詠己事,不言外姓哈喇軼聞趣話。蓋因祭規如此。凡所敘故事,與神案譜牒同樣至尊,享俎奠,春秋歲列闔族祭儀中。唱講者各姓不一,有穆昆達,有薩瑪。而薩瑪唱講者居多,睿智金口,滔滔如注,庶眾弗及也。」這就是本家族世代講唱說部的基本形態。講唱滿族說部就是敬祖、頌祖,是祖制家規,富察氏家族早在清初還在吉林烏拉的時候,就謹遵守當時掌家祖太奶奶遺命:「每歲春秋,恭聽祖宗『烏勒本』,勿墮銳志。」可見,所有滿族包括我富察氏家族講頌說部已成定製,而且規矩很多。凡被闔族最權威的穆昆長老會議承認的所有傳世「烏勒本」傳本,在全族中被視為祖先的象徵,同薩滿神諭一樣享受祭奠,神聖不可褻瀆。說部傳本的存放禁忌尤其講究,均由氏族穆昆達或薩滿在專備的神匣中珍藏。清中期以後多有「烏勒本」手抄本傳世,與祖先神匣供於西牆神龕之上,享闔族致祭,以備應時請用。滿族說部講唱者在族中備受尊敬,擅講唱說部的人稱「有金子一樣的嘴」,視若聖哲,尊稱「色夫」(師傅),人人敬慕。族中少年受父兄耳濡目染,勤學苦練,將學講「烏勒本」、競作傳人視為己任。說部的傳教,謹遵氏族內傳承式而行,皆由傳承人嫡傳長子世代承襲。為使講唱者人才濟濟,各宗支亦常有遴選聰穎好學、非嫡傳子弟收作說部傳人者之例,被選者父母亦甚顯榮貴。

近世以來,「滿洲」富察氏家族中有幾位長者,一生奉先愛群,恪守祖訓,身體力行,如數家珍般地虔誠傳講祖宗「烏勒本」,成為闔族德高望重的忠誠傳承人。家族曾幾番險遭戰火和匪患,可敬的族中長老們,到祖先祠堂先背走祖先影像和「烏勒本」寶卷,寧舍金玉財寶,而用生命使「烏勒本」遺稿不受些微損失,對滿族說部的繼承與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滿族眾姓及其先民,亘古生存於荒寒漠北,以漁獵為生,在與自然界和猛獸拼搏中謀食寢皮,養成自強不息的凝聚力。《璦琿十里長江俗記》言:「古昔生計,向以域地巍石為徽,以岩畫銘胸臆,以踏捶聲號嘯聚群氓。遼金智能文興,樂吟『烏勒本』揚家風,緬祖儀禮益誠焉。」可知屬於滿族及其女真先民傳襲的古老民間口承藝術 「烏勒本」,最早應成熟於遼金之際,當時在我國北方各部落中得到火熱發展。我富察氏家族世代拼搏,人人爭先,開拓了黑龍江地方三百餘年輝煌的開發史。所取得的驕人影響和成就,有許多可資唱講的英雄說部。

富察氏家族能世代重視講唱說部的傳統,這個奧秘,還真正從本族遠見卓識的首領、黑龍江第一任將軍薩布素始。他非常注重對全氏族成員、特別是子孫們的文化教育和嚴格訓導。黑龍江能在康熙朝就最早創辦官學,就是薩布素將軍最先倡議的,克服愚昧少文的困境,親赴盛京和京師拜請滿漢名師,接回北疆建專舍供養,一日三餐親選美食,奉若父母,此舉受到了東巡的康熙帝讚許。富察氏家族延請文武名師任教之舉,直到乾嘉之時也是如此。薩布素曾向闔族約法三章,後代穆昆達始終恪守:「凡富察子孫要勤習弓馬,要知書達禮,要通羌文,報效皇恩,光宗耀祖。」在薩布素將軍影響下,本家族歷代掌家穆昆達們,都倍加重視培育族中子孫的文武德行,獎勤罰懶,形成一大家風。闔族自康熙年間就有戒律,「凡我旗下兒女,必要依循學齡受教,攻習國學漢書,不可逃逸怠惰,長輩尤應管束,獎魁罰懶,每年冬至節由各支穆昆分發賞銀」。

正因如此,富察氏家族在鄉試和殿試中,代代皆有奪魁而登堂入仕者,成為朝廷、州、府文武重臣。有清以來,在歷朝中官宦日多,交友亦愈廣,朝中故事亦甚諳熟。從富察氏家族所世代傳誦的滿族說部可見,內容廣泛宏富,而且所包容的說部歷史時限跨度亦很久遠:上自遠古神話,下至遼金時期契丹和完顏部金源故事、渤海時期故事、前明朱元璋討元及開國故事以及清朝二百餘年長城內外的風雲故事。而且上述眾多故事,全被糅入本家族世代傳講的「烏勒本」說部之中,其情節與富察氏家族世代先世的興亡發軔和英雄業績融會一起,成為富察氏望族傳世的家藏傳統說部,以此實例訓育子孫、彰顯本族的榮耀和源遠流長。

值得特別提示的是,據本家族老一代人的追憶,富察氏家族先世追隨努爾哈赤父子征戰,創建後金政權,參加後金滿洲八旗諸姓之外,原屬大金後裔完顏家族等子孫,也包括我們原屬金黑號姓

的富察氏等家族,尤其崇拜和擁戴建州部英雄努爾哈赤父子,認為他自蒙古滅金以來,經過明朝二百餘年的歷史,重新舉起承繼大金的後金國旗幟,對當時腐朽的明朝愈加構成政權危脅。當時,努爾哈赤在所佔據的赫圖阿拉地方為了能夠招募更多兵馬,組成抗明勢力,也極力宣揚金代聲威。滿洲眾姓氏原本都是大金時代的黑號和白號姓氏,在努爾哈赤創建後金政權鼓舞之下,萬眾響應,明軍潰敗,勢如破竹。

所有這些,在清初期很長的一段時期里,在滿洲眾姓八旗將士中,均以原是大金眾姓氏後裔為榮耀。為努爾哈赤隊伍中,所有滿洲八旗暢述祖先的英雄勛業,在客觀上有力地弘揚了金代時期的歷史與文化。如果調查就會發現,滿族眾姓氏薩滿神諭和各姓耆老記憶中,對金源神話和傳說故事都不陌生,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留存和流傳。只是因為年代日久,滿族說部長期不被社會注意,尤其離我們現實更較遙遠的不少金代說部故事,更不會被世人注意,被大量散失或遺忘。我們不能不承認,滿族說部的搶救和挖掘,僅是近些年的積極提倡的行為舉措,有關北方諸民族古老文化搶救的普及與宣傳還要深入持久地做下去。

2.清亡後「烏勒本」傳承情況

滿族等北方諸民族自古有個好傳統,就是家家都長時期保留著特有的民族信仰習俗——原始薩滿祭禮。一直到建國後乃至今天,在東北地區的滿族中,仍有許多姓氏還有氏族薩滿和定期舉行的以祖先崇拜為主的薩滿祭祀禮儀。薩滿教的傳播是民族古老文化的穩定劑,使數千年來固有的民族信仰習俗,得以持久地宣洩與延續。20世紀90年代,筆者在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薩滿教與神話》一書中,公布了1934-1937年間流傳在黑龍江省孫吳縣四季屯,即滿族薩滿後裔白蒙元唱述下來的黑水女真人創世神話《天宮大戰》,共計有九腓凌,即九章,譯成漢字約十餘萬字,引起國內外極大的興趣和反響。美國、義大利、德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陸續介紹,義大利、韓國、德國等還用本國文字,全文或部分發表。

創世神話《天宮大戰》在薩滿祭神滿語中被尊稱「窩車庫烏勒本」,即神龕上的故事,雖然是筆者的父親富希陸與吳紀賢兩先生,當年通過薩滿後裔白蒙元口訴記錄並由筆者正式公布出來。人們只知這是滿族先世薩滿教古老的創世神話,那麼究竟產生在具體什麼年代?滿族諸姓在薩滿祭祀中保留下來許多朗朗入口的優美神話,考其源流,大抵皆發端於女真時代。金因遼俗,金代薩滿教崇拜沿襲遼代原始崇拜觀念達到了鼎盛時期。南宋徐夢莘所撰《三朝北盟會編》中就最早記述當時女真人普遍信仰深入民心的薩滿教:「國人號曰珊蠻。珊蠻者女真語巫嫗也,以其通變如神。粘罕之下,皆莫能及。」我富察氏家族最早的祖先文化記憶,從祖傳薩滿祭禮和薩滿神諭記載中,都明確地說明來自遼金以來代代傳襲至今。據先父富希陸先生當年採訪時記憶,白蒙元唱述下來的黑水女真人創世神話《天宮大戰》是其先人從本姓薩滿神諭中世代傳下來的。

白蒙元,祖上是滿洲正白旗人,金代白號姓,久居黑水,屬黑水女真後裔,可以認為其傳世神話當然是金源神話了。我富察氏家族也世代保留一些金源時期的神話與傳說故事。如從我族第七代著名大薩滿富察·寶音、第八代著名大薩滿富察·小昌,都在薩滿祭祀神歌中傳襲金代故事,並被我族以滿族說部形式保存下來,如 《蘇木夫人傳》、《蘇木媽媽》、《韓普娶親》、《海東青復仇》、《九鹿緣——阿骨達祭旗》、《昭祖躍馬白山》、《海陵軼事》、《忠烈罕王遺事》等,都是歷代家族薩滿們精心珍藏並熱心傳給後代的。此後,吉林省滿族傳統說部集成編委會從2007年至2009年連續出版滿族說部,有《天宮大戰》續篇神話史詩《恩切布庫》、《西倫安班瑪發》、《蘇木媽媽》以及 《女真譜評》、《阿骨達傳奇》、《金世宗走國》等,都是金源時期說部在滿族中被有幸保存下來的部分遺存。這些珍貴說部諸篇得以世代完整無損地傳播和傳承,不能歸功和得益於氏族薩滿教的傳承和保護。滿族諸姓氏族至今能夠傳講一些創世神話,也都是依賴薩滿教這一重要文化載體的存在。這些不朽神話傳播者、傳承人,就是氏族世代的眾位薩滿,他們就是詩人歌手,由薩滿創造、傳講、歌詠,並且完全寫入所有薩滿祭祀神歌之中,成為薩滿世代珍貴的神歌神曲。

我們不能不以崇敬的心情強調指出,正是許多擁有遠見卓識的滿漢人士,不辭辛勞,身體力行,採錄了大量滿族說部遺著。他們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民族文化的守望者和開拓者。筆者所傳承

下來的富察氏家族滿族說部,真正地開拓和奠基者是吳紀賢、富希陸、何榮恩、程林元、張石頭、楊青山、徐昶興、陳凌山諸先生。這些人士多數都是各地頗有名氣的教師。他們在實際教育中深切感悟到搶救這些遺產是當務之急,而且他們各自分秒必爭地創造條件,從20世紀30、40年代開始,默默無聞地到民族群眾中採集整理,保留下來大批極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才有了今日的輝煌成果。也正是這些先賢們,深感在當時滿語久已廢棄,不少人亦不懂滿語的窘境中,更有不少人士不曉「烏勒本」究為何物的現實狀態下,如何重新激起有關領導和滿族群眾的認知和責任感,動員更多的合作者和生力軍,也認識到投入這一偉大的民族文化拯救工程中去的價值。為此他們想到最能接近群眾的方法,先給滿族「烏勒本」起一個大家聽後即懂的響亮名字。先父在世時,就跟我多次講述這片衷情。他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滿漢群眾都易接受的語言,來重新宣傳滿族傳統說部的現實價值與特殊意義。為此,大家切磋後想出一個新的名目,便於大家理解和接受,想到了與滿族「烏勒本」性質相近的漢族評詞、說書,便將滿語「烏勒本」改稱「說古」、「滿洲書」等名稱。「烏勒本」滿語,只在譜牒和薩滿神諭里依稀可見。但是,人們仍感到「滿洲書」等稱謂,也未能鮮明體現「烏勒本」恢宏內容的藝術特徵。

上世紀30年代後,璦琿等地滿族說部傳承人士便用「說部」一詞代替,藉以區別於其他斑斕多彩的滿族民間文學遺產,除有喜聞樂見、家喻戶曉的「朱倫」、「朱奔」,即活潑短小的歌謠、俚語、「奶奶口中的古趣兒」之外,尚有大宗獨特而神聖的家珍,那便是祖先留下的一部部恭放在神龕上炫耀氏族生存歷史、記載家族非凡偉業的泱泱巨篇。「說部」雖借用漢詞,其實與我家鄉璦琿大五家子村老人們常說 「滿朱衣德布達林」(manju I tebtelin),漢意即 「滿洲人的段落較長的說唱文學」,即韻體滿族說部含義很近似。「德布達林」藝術形式在滿族等北方少數民族中出現很多,實際上就是民間敘事詩,專有講唱藝人,有不少題材就是民間史詩。如至今仍有滿族老人會詠唱的《莉坤珠逃婚記》又叫《莉坤珠德布達林》,就是一部動情的悲情史詩。「說部」一詞一經叫出便被族眾所接受,後來便沿用下來。我於1993年在《民族文學研究》第三期發表《滿族傳統說部藝術「烏勒本」研考》一文,首次向國內外公布了滿族這一特有文學藝術形式的特徵、價值、意義及當前所面臨的危難境域,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就是在本篇中首次公布了「說部」的稱謂,使很多人士熟悉了這個特有的滿族民間文學名詞。

「烏勒本」與「說部」兩個名稱,代表時代的發展,標誌著滿族說部隨著社會生活巨變和觀念的發展,亦有很明顯地變革與豐富,而且隨著社會前進,滿族說部還在發生變化。「烏勒本」從內涵到形式嚴循古風古制,使用滿語講唱,由氏族長輩或名師講述,有嚴格的禮俗和秩序,顯示氏族的凝聚力和神聖性,而「說部」發展到近世,恰恰是滿族社會生活變化後的演進形態,是「烏勒本」口碑藝術傳播過程中的嬗變。滿語已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氏族影響力日淡,講唱「說部」失去往昔的排場,而且有的說部不以某氏族所獨有,已傳入社會,統屬權序亂,有了很大的擴散趨勢和自由性,甚至有的「說部」表現形式趨向話本和評書。


二、富希陸先生與滿族說部傳承

總覽富察氏家族與滿族說部的傳承歷史,就是該家族為抗擊外侮,由寧古塔戍邊北疆瑗琿的三百餘年生存史和奮鬥史。若梳理好該家族在風雲變幻、歷史滄桑中的文化旅程,其中最核心的重要傳承人,就是該家族第十三代傳人富希陸先生。他一生為弘揚民族文化,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櫛風沐雨,甘做民風采錄人。滿族說部得以發揚光大,他是全家族功名顯赫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富希陸(1910-1980),字伯嚴,滿洲正黃旗,出身名胄,晚清授業於本鄉滿洲官學,民國年間畢業於齊齊哈爾省立中學堂,滿漢齊通,一生喜書畫,頗有聲譽,為富察氏家族第十三代傳人,其先祖隨本家同宗黑龍江第一任將軍薩布素,由寧古塔永戍璦琿,太爺發福凌阿為咸豐帝御前侍衛,祖父伊郎阿為璦琿副都統衙門四品委哨官,通曉俄羅斯、達斡爾、索倫、鄂倫春、費雅卡、那乃、雅庫特等多種語言,與北方多民族交友,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中,經常受命率兵喬裝深入黑龍江口及以北地帶和堪察加半島、庫頁島等沙皇俄國侵佔地方堪察民情,密探俄軍動向,為北方民族團結、疆域安危,屢建奇功,為晚清著名抗俄名將。清光緒二十

六年(1900)庚子,沙俄兵馬突然搶佔我江東六十四屯,血洗各族群眾,用馬隊踐踏,用槍剌威逼我赤手空拳的屯民們,像趕羊似的強行往黑龍江水裡驅趕,霎時江面一片人頭,殭屍泛泳,慘不忍睹,約有七八百人亡命江中,僅有少數力壯者逃過江來,繼之,沙俄兵火燒海蘭泡,渡江焚燒我璦琿古城,伊郎阿將軍隨黑龍江副都統鳳翔將軍率所部清兵,與沙俄侵略軍死戰於璦琿,一房一舍地據守血戰,終因敵強我弱,清軍敗退至西崗子,後又退至嫩江大嶺,沙俄侵略者攻陷大嶺,最後伊郎阿與鳳翔兩將軍壯烈殉國。清廷為表彰其英武,死後下旨賜升三品銜,伊郎阿長子、富希陸之父富察·德連世襲「撥什庫」職。

富希陸自幼受家教薰陶,常聆聽族訓,敬愛各族父老長幼,尤其酷愛民族文化,從小就喜歡聽族中長輩用滿語講唱滿洲古書古謠,自已也學唱學畫,贏得「阿濟格筆特曷」(小秀才)的美稱。15歲時受父命,認為在家鄉大五家子鄉塾僅能學習滿學和舊禮儀,應進入新學堂去深造,於是到省城齊齊哈爾大姐處居住,在省立中學堂就讀,直到中學畢業生活全由大姐和姐夫幫助。大姐和姐夫本身就是文化人士,對他要求很嚴,對富希陸未來的文學、藝術造詣和鑒賞能力都有莫大的裨益。此時,正值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建立偽滿傀儡政權,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之時。

富希陸畢業後,托姐夫陳先生的朋友關係,先推薦到哈爾濱,後又到吉林糧秣廠為偽政府充任文書、錄士等職,兩載有餘。但他看不慣日軍的欺凌,平生亦不戀繁華都市,想念故土親人,1933年夏借為父辦喪為由,毅然辭去城裡差事,攜家返籍。1934年春投奔離故鄉大五家子四十五華里遠的當屯長的本家族叔叔富全元處,在孫吳縣四季屯小學去教書。全校有四個年級二十多名小學生,每個班平均不到七名學生。1944年在該縣大樺樹林子小學教書,學生名額也同四季屯相仿。1945年春到孫吳縣郊區興隆屯小學當教員,因學校地處山區,生員亦僅十幾名。東北光復後,他積极參加了蘇聯紅軍在孫吳縣境內成立的維持會,協助做糧米分發等事務,1947年春妻子病逝,子女又多,生活艱難,便返回大五家子故里。1954年瑗琿縣政府因其有一定文化,選入縣供銷合作社,在本鄉、下馬場、四嘉子等鄉社供銷社工作,1980年病逝,亨年六十有九。

富希陸先生因自幼受家族、父母、長輩、民族文化的熏染,深感滿族古老文化長期被社會遺忘,無限惋惜,從小就有一股復興民族文化的志向。所以,他立志有了文化之後不到外地做官經商,而是要久住民家,聯合有志之士將燦爛的民族文化弘揚出去,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上世紀20、30年代,在農村當小學教員時期,除教學以外的時間大都和同族父老耕種、牧獵、生活在一起,體察民情,記錄民歌、民謠、民俗和各種軼聞故事。他同璦琿、孫吳、遜克等地區北方諸友——吳紀賢、程林元、郭榮恩、郭文昌、吳老師(綽號吳大個)等諸先生,長期結伴同行,在民族耆老中問俗論神,一言一事均做筆錄。璦琿和孫吳等地方,滿族大姓有關、吳、富、白、楊、臧、葛、趙、閻、陶諸戶,聚居在黑龍江畔各屯。此外還有,達斡爾族德、王、吳諸姓,鄂倫春族孟、莫、葛、吳、關諸姓。除此,還有散居的赫哲、鄂溫克(索倫)兄弟。松花江入黑龍江匯合處的同江地區赫哲兄弟,久有往來。沿江各組除有親戚關係外,經濟上互通有無,以物易物,自古如此。各屯中都有幾位造詣很深的穆昆達、噶珊達、薩滿達和筆特色夫(文書師傅),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

那時,村屯間雞犬相聞,馬群馳騁。逢年節「韃子秧歌」走屯串戶。若逢春秋祭祀,鈴鼓聲夜傳十數里,不分親族相邀共飲,親如一家,有時一宿可趕馬爬犁雪中連吃十數家的白肉血腸。烏春莽式舞更是宴席間樂事,各族競相獻舞,互不相讓,通宵達旦。族中耆老和薩滿們,怕族風日染漢俗,除將滿文薩滿神諭用漢字標音傳教後代外,還以說史講古吸引族眾。孫吳縣四季屯一帶擅講古者有當年九十歲高齡的清末遺老富常阿 (我們後輩尊稱老祖宗),臧太爺爺、吳太爺爺、何太爺爺、何太奶奶等都能講《薩大人傳》(薩布素將軍)、講雅克薩故事,講薩滿故事,有時連宿唱滿語《音姜薩滿》(即《尼山薩滿》)等口碑說部。先父自幼受家教熏陶,常聆聽族訓,在其兩姊的幫助下,廣徵滿文書籍和文物,採錄民情禮俗。他與吳紀賢、程林元等先輩,常奔走於大五家子、四季屯、下馬廠、黃旗營子、璦琿、蘭旗溝、前後拉腰子屯、吳家堡、曾家堡、大樺樹林子、霍爾莫津、哈達彥、車陸、奇克、遜克等地村屯,故對北方諸族習俗十分諳熟,粗通曉數族日常語詞,交友甚厚,與各地長者、獵達、漁達、

穆昆達、薩滿都有交往,常夜過其舍,殺禽狍等做長夜談。北方各族素有古風,客過家門不美食款待亦不放行。多年慘淡積蓄,富希陸與吳紀賢等先生,在一起草記了《富察哈喇禮序跳神錄》、《璦琿祖風拾遺》、《吳氏我射庫祭譜》、《滿洲神位發微》、《璦琿十里長江俗記》等等。所撰內容,不求公諸於世,只求傳世備忘。

在家族長輩和自己父母影響下,富希陸先生始終將富察氏家族的族史和世代傳承的滿族說部作為自己一生的主要追求目標,很注意涉獵有關的說部線索和資料,早在日偽時期就在孫吳縣和故鄉璦琿縣地區與自己的親友徵集滿族的民俗資料,全力到處訪問徵集滿族的長篇說部故事。在他的影響下,他和吳紀賢、程林元等人記錄了已經失傳的許多滿族說部故事。解放以後,富希陸先生雖有本職的供銷社工作,業餘時間仍然注意收集滿族瀕臨消失的說部軼聞。建國初期,特別是我國北方與前蘇聯疆土接壤,從上世紀60年代以後中蘇關係比較緊張。在當時形勢下,對反映中俄關係的所有文史資料和滿族說部都非常敏感,而且當時極左思潮非常嚴重,將這些滿族文化都視為「迷信之尤」,看做是封、資、修的東西。為此,富希陸先生曾多次接受縣裡領導和公安部門的談話,有些資料被收了上去至今都沒有返還。這些資料,不少是富希陸先生十數年來在農村許多地方偷偷調查、徵集、收買上來的珍貴文化資料,包括許多滿文資料。當時先父富希陸的工資僅有四十六元,除了要供養五個子女之外,所剩無幾。節衣縮食七八個月的八十多元積蓄也曾被一併罰沒了。儘管如此,並沒有打消富希陸先生繼續搶救民族文化的熱情。先父暗暗鼓勵我,不要忘記自己的民族文化,忘記了民族就是忘記了根。儘管我在長春工作繁忙,也要多讀中國的歷史,特別是東北受外族侵略的的歷史。眼睛要往前看,我相信政府早晚會重視這些歷史資料的。

上世紀60年代,全國還處在極左思潮影響的嚴重氛圍之中,許多民族的古老文化,不能得到正式的發表,我在先父的指導和訓育下悄悄地收集、積累、整理近200餘萬字的手抄資料。這些資料,有些是在先父身邊珍藏,有些由我暗自保存。富希陸先生1980年病逝後,他的許多「保密資料」一部分交給了大女兒富倩華保存,一部分轉給了我,2002年富倩華病逝,她那部分「保密資料」轉到了我手中。我這些年從事科研工作,披露了眾多滿族的古老神話和民俗資料,多數已被國內外學者大量引用,甚至在美國、日本、韓國、義大利、俄羅斯、德國等國家被轉譯和部分譯過後發表。我與吉林省民族研究所郭淑雲,吉林省社科院王宏剛,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宋和平、孟慧英等學者,所撰寫的關於中國北方滿(族)學、薩滿教學等眾多珍貴的資料,能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起了一定的學術領先地位,所有這些說來都應歸功於富希陸先生,在最艱難的歷史時期不顧個人安危和生活拮据,所努力挖掘獲得的早期原始資料。日本著名民族學家植松明石教授訪問、了解富希陸先生整理的《天宮大戰》資料後,感慨地說:「富先生是個偉大的人物,給世界上留下這麼好的神話。你們中國學者,能有這樣的老一代人的艱苦努力,多幸運呀!」恰恰如此,正因為富希陸先生的資料開掘的深入開闊,我們在中國北方民族學研究、北方民族關係史研究、北方疆域史研究、北方民族民間口承文學研究,始終在國內佔有一定的主動地位,是可以理解的。

[注 釋]

引黑龍江省璦琿滿族《富察氏譜書·序文》。

引自富希陸先生編修《璦琿十里長江俗記》。

引滿族說部《薩大人傳》。其中所言「要通羌文」,系薩布素將軍勉勵富察氏家族成員為更好地衛國守土,要通曉俄羅斯習俗和語言。

引《滿洲富察氏族人約守戒規數則》。

這些滿族說部的名目及金代傳襲等情況,系先父富希陸先生生前向族人講述的。可惜,這些文化遺存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俄難時,原始資料遭入侵者劫掠焚毀,不少只留下一個書名,令後世族人十分痛心。

公布「說部」一詞,見拙著《薩滿教與神話》後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340頁。另1986年4月在廣西南寧「中芬兩國民間文學搜集保管學術會」上,筆者發表吉林省學者多年對滿族傳統說部挖掘搶救成果的論文。1987年12月,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芬民間文學搜集保管學術研討會文集》編入此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清宮裡的春節習俗
祖墳是怎樣影響後代的?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