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人想購買虎式 卻要8名日本兵才能駕駛 小坦克只能被蘇美欺負

日本人想購買虎式 卻要8名日本兵才能駕駛 小坦克只能被蘇美欺負

原標題:日本人想購買虎式 卻要8名日本兵才能駕駛 小坦克只能被蘇美欺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陸軍雖然初期也取得不少驕人的戰績,但還是在軍事裝備等諸多領域,和其他列強相比表現出了明顯的滯後。其中,坦克的弱小是最典型的例證,坦克的劣勢綜合體現在坦克的質量、數量以及戰略戰術的運用上。


進攻戰中如果日軍要動員裝甲部隊,那隻能用來對付國軍或者裝備較差的亞洲軍隊。而到了戰爭後期,美軍、蘇軍甚至英印軍的步兵師營級部隊即編製有反坦克炮,日軍坦克去撞這樣部隊的防線純屬送死,而防禦戰就更是沒法守,守又守不住,攻又攻不出,和蘇美一交鋒日本坦克只能哀嘆了。


圖來源網路


比如說像太平洋諸島那點狹小的面積也並不需要坦克的機動性,緬甸叢林適合使用坦克的地方也不多,至於滿洲,唯一有價值的防禦地帶是國境防線,東北平原上掙扎什麼都是白費力氣,日本關東軍被蘇聯輕易橫掃就是例證。


日本陸軍15年的坦克總產量是6510輛,其中95式輕戰車和97式中戰車佔了大頭,分別是2374輛和2300輛。[9]這15年的平均產量僅400多輛而已,即使是1937年到1945年,年均也不過701輛。考慮到戰時坦克車輛的整批損壞,如此低產顯然很難滿足軍方的需求。


圖來源網路


戰爭爆發後,隨著軍工規模不斷擴大,日本更是感到鋼產量嚴重不足,只好靠收集全國的廢鐵,甚而剝奪居民的一部分金屬用具,拆除花園和私人領地上的鐵柵,用木柱代替電車路的金屬柱子。1944年以後,收集國內廢鐵的規模更為擴大,但畢竟杯水車薪,於事無補。



圖來源網路

和蘇美德等國相比之下,日軍坦克噸位小,裝甲薄,行動半徑小,火炮也很落後。早在蘇日諾門坎戰役中,就好似龐大的牛群和一群小羊對打,日軍完全不是對手。日軍參戰的89式中戰車34輛、97式中戰車4輛、95式輕戰車35輛,分別被擊毀了17輛、1輛、11輛,以慘敗告終。以後在太平洋戰爭中,當日軍坦克與美軍謝爾曼式坦克格鬥時,也屢次重演了上述情形。



圖來源網路


最後要說的,日本和二戰各列強相比,還只能算是比較窮苦的國家,不說陸軍其他兵種,就坦克兵的伙食也是很一般。日本在二戰一開始時候,還有點錢,所以軍隊還能供應上牛肉罐頭,小餅乾,小鹹菜等。


戰爭中期,每個日本兵要是能搶到佔領地區食材豐富,也會像餓鬼一般大開吃戒。可是到了後期,佔領區也紛紛出現抵抗,加上日本資源匱乏,這些供應也都成了奢侈,坦克兵吃飯的時候就一人發幾個大米糰子,連鹹菜都沒有。


圖來源網路


更可怕的是,這些大米糰子放在衣服里,很快就餿了。但是你還不能不吃,因為除此之外沒別的伙食。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日本兵的單兵體能狀況,本來亞洲人在體能也是一大劣勢,二戰時期日本曾經計劃購買德國虎式坦克,結果發現日本人要駕駛虎式起碼需要8名坦克兵,因此後來只買了兩輛用於研究,這虎式看來也不是小小日本人可以輕易駕馭的。


圖來源網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當時與美軍作戰主要是海空戰,因此日軍更急需製造大量的飛機和艦艇。這樣,陸軍兵器的生產不得不讓路,以致出現日本坦克產量急劇下滑,有時甚至是停產的趨勢。日本的坦克工業在1943年達到1165輛的最高年產值後,被迫縮減了輕型坦克的生產,並幾乎完全停止製造中型坦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雨飄搖的感情 的精彩文章:

德國一直沒有擺脫東西雙線作戰的噩夢!希特勒二戰怎麼又犯這個錯
虎王坦克:有種來單挑!結果還是被群毆致死

TAG:風雨飄搖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