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癌症比想像中殘酷,但我們擁有比癌症更強悍的臂膀

癌症比想像中殘酷,但我們擁有比癌症更強悍的臂膀

癌症比想像中殘酷,但我們擁有比癌症更強悍的臂膀

既然已經抓了一手爛牌,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力打好它。

作者丨伍傳平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曾幾何時,癌症奪走了許多燦爛的生命,人們談癌色變,惡性腫瘤是當前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與心腦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構成當今世界所有國家三大死亡原因。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各國政府衛生部門都把攻克癌症列為一項首要任務。

目前我國癌症發病率仍在逐年上升並呈年輕化趨勢,病人在術後的生活質量也是令人擔憂。

對於這些不幸的家庭,病人家屬和患者都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痛苦。對於病人的家屬而言,一方面要積極尋求救治患者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如何幫助病人重塑生命的信心!提高術後的生活質量。

對患者而言,一般的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以後,都會去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我的人生還有價值嗎?我是不是已經變成廢人了,這個世界是不是已經不再需要我了」。人就是這樣,當自己覺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毫無價值的時候,孤單,自憐,自卑就會襲上心頭,離開這繁華的人世的願望就會越來越強烈。

什麼叫癌症?

惡性腫瘤就是人們所說的癌症,它是100多種相關疾病的統稱。當身體內細胞發生突變後,它會不斷地分裂,不受身體控制,最後形成癌症。

人們身體內所有器官都是由細胞組成, 細胞增長和分化可滿足身體需要,這種有序的過程可保持人們身體健康。然而, 如果細胞繼續分裂,這些額外的大量細胞就形成腫瘤。

惡性腫瘤的細胞能侵犯、破壞鄰近的組織和器官。 而且,癌細胞可從腫瘤中穿出,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這就是癌症如何從原發的部位到其它器官形成新的腫瘤,這個過程就叫癌症轉移,多數癌症是根據他們起始的器官或細胞類型來命名的。

為啥是我得癌症?

原復旦大學已故教師于娟在一篇名為《為啥是我得癌症》的日記中,反思種種生活細節,並忠告大家善待自己的身體,也許為你帶來最珍貴的警示。她說:

一是暴飲暴食傷身體,二是嗜葷如命不可取,三是熬夜、晚睡沒好處,四是突擊學習、工作太勞累,五是甲醛傢具埋下的種子,六是爭強好勝的性格應該改。

節制肉類,多吃蔬菜水果

日本一項研究成果指出,「每頓都吃得很飽"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飽」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無肉不歡的人,很容易出現肥胖、冠心病、腫瘤等問題,而足量的蔬果纖維,能減少結直腸癌、乳腺癌等數種癌症的發生率。

要保證身體需要,每天應吃400克 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過75克,體積相當於一副撲克牌大小。西紅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險,西蘭花、捲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統癌症的幾率,草莓、洋蔥、大蒜中都含抑制腫瘤生長的成分。

正常作息,勞逸結合

「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的說法並不誇張。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餘名30—50歲的癌症患者,發現其中99.3%的人常年熬夜, 凌晨之後才會休息。

過度勞累雖不直接導致癌變,但會導致肝病、肺病反覆發作、不斷 加重,並最終誘發癌症。所以,不要過度勞累,加班不要太晚,工作時間不要過度緊張,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周六日保證一定的休閑時間、健身活動,以調試心情。平時也可多做一些凈化心靈的活動,如靜坐、冥想、聆聽心靈音樂等。

凈化居住環境

裝修的刺鼻氣味比室外灰濛濛的天空要可怕得多。裝修期間一定要開窗通風;少用人造板材;小房間少放新傢具,甲醛、苯等總是喜歡隱匿在新傢具中,即便你聞不到刺鼻的味道,也不代表它不存在;少用油性漆,水性漆則環保得多;裝修結束後至少要晾兩三個月才能入住。

豁達的心胸、愉悅的心情是癌細胞的"天敵",應對事情的後果不做無謂聯想,多交朋友,種花養鳥,讀好書,常曬太陽。

癌症可防可治

有關專家指出,癌症已成為一種慢性疾病,大多可防可治。重視預防、重視篩查,可以使大部分癌症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而降低癌症死亡率。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年新增癌症患者中有36%為中國人,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影響中國人壽命的一大頑疾。那麼,如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呢?

據近幾年我國癌症普查的結果顯示,平均每十萬人里有癌症患者286人,而死亡人數達到181人,死亡率比較高。按照我國的人口基數來計算,每分鐘就有6個人被診斷為癌症,平均每5個癌症患者中就有3個人死亡,一年當中的腫瘤新發病例是235萬人,概率是很高的。

談到致病的原因,可分為四種:

第一種是化學因素,比如大家常吃的酸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很多,這些腌製品會導致癌症的發生。

第二種是物理因素,比如射線接觸的多,CT這樣的檢查會有影響,還有創傷刺激,經久不愈也會導致腫瘤發生。此外,裝修材料中也含有一些放射性元素,現在很多孩子都得了白血病,都與這個有關係。

第三種是生物因素,就是病毒引起的。在廣東地區得鼻咽癌的患者比較多,很多患者都被檢測出EB病毒,這是有關聯的,還有乳頭狀病毒和宮頸癌也有密切的關係。

第四是人體的機體因素,比如內分泌失衡或者是一些神經方面的因素,也可以導致腫瘤的發生。

體檢可以提高早期癌症發現率。日常生活中出現哪些癥狀是需要警惕的呢?

比如頸部包塊就要儘早去醫院檢查,鼻涕中帶血要警惕鼻咽癌,尿血也要去醫院進行檢查,排除腎癌。此外,如果長期腹痛,經過胃藥治療一段時間後也沒有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去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是否是胰腺癌,或是胃癌。

以強悍的姿態、樂觀的心態面對癌症

抗癌故事一

把癌症不當一回事。鎖必平,男,1943年4月出生。1995年3月15日被醫生診斷為直腸癌。他說,癌症不可怕,得了癌症沒關係,千萬不要悲觀!正視疾病,振作精神,鼓足勇氣,戰勝病魔,燃起新的希望,幸福的生活在向我們招手。

生病剛開始蚌醫附院讓我切除肛門、造個瘺,直腸接到肚子上。我說這比死還難受,寧死不開刀,所以通過熟人介紹來到解放軍八六醫院求治。八六醫院許主任說,你直腸癌位置很低僅4公分,一般6-8公分才能保留肛門,我將最大努力爭取給你保留肛門,我告訴許主任,你大膽開,開死也熊,不怪你,我可以簽字劃押、寫保證。

1995年3月22日,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許主任主刀,徐書福、李軍、楊斌等軍醫參加為我作直腸癌切除術,保留了肛門,還將我闌尾切除了,手術很順利,許主任及管床徐軍醫對我很關心,他們每天查房,節假日也不例外,使我覺很溫暖,給他們紅包堅決拒收,請他們吃飯也婉言謝絕,手術恢復很快,4月30日就出院了。

出院回家靜養,我心態很平靜,從不把病放在心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我一頓能吃兩斤牛羊肉,外加半斤酒。一個月後,我來八六醫院複查,一切情況良好,許主任說我葷菜不能吃太多,以後我改正了,以素食為主,暈菜為輔,適量飲酒。我從事牛羊肉生意,經常跑生意,全國各地到處跑,感到渾身是勁,手術後只做了兩次化療,以後再沒做過化療,每年做一次全面健康體檢。

我覺得有病不可怕,正確對待它,如今我手術已22年了,今年75歲,還能挑百斤擔子。我會武術,性格直爽開朗,拉開架式,一般三、四個青年人打不過我,滿面紅光,神采奕奕。

抗癌故事二

旅遊養身助抗癌。臧皖萍,女,1957年3月出生,現居合肥市。2013年6月份查出胃癌,手術後4 年多來,採用旅遊養身的生活方式,用堅強的意志和樂觀面對的心態戰勝病魔。

已是初冬季節,雖然霧霾時而籠罩著大地,但是這個世界仍然有愛、有陽光。提筆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對於一個癌症患者來說僅僅依靠現代醫療設備、技術和藥物是遠遠不夠的,就算你遇到一個妙手回春的醫生你自身沒有積極的信念和良好的心態也是無濟於事的。

當診斷書擺在你的面前,無疑當頭一棒,天塌下來一般。不要呼天搶地,不要不知所措,既然上天給了你一副爛牌就坦然接受,接下來如何打好這副牌就是你應該做的。

治療的過程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情感的支持和自身的信念佔據了巨大的部分。無論怎樣,請相信:好日子會回來的!結束了治療,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很重要。

喜動的人選擇唱歌、跳舞,愛靜的人選擇讀書、寫字;動靜結合可以選擇遠足,在飽覽祖國大好河山中怡情健身。

投身大自然,凈化心靈,重拾微笑,心無旁騖,內心便有有淺淺的、淡淡的喜悅,那種平靜的喜悅......

在麗江束河古鎮邂逅夕陽:夕陽溫柔地篩過枝葉,灑落在溪水之上泛起點點金光,有人抱著吉他輕輕彈唱,無需語言,靜靜地坐在小石橋上你便淚濕兩腮,微涼;

漫步在金色的沙灘,聆聽大海的濤聲,在藍天白雲下,在挺拔秀麗的椰子樹旁,讓每一個毛孔張開享受海風的洗禮,或默默不語或肆意尖叫,釋放;

來到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塊凈土,伸開雙臂高呼一聲:稻城亞丁我來了。神山之下,碧藍如玉的湖泊、金色的草甸,在一片靜謐、安詳的世外之境感受大自然的饋贈,感恩;

斷壁殘垣,觸目驚心,佇立在汶川映秀大地震遺址前,靈魂修鍊,沒有掙扎和慾望,反而看淡生死,相信輪迴機緣,期盼;

郎木寺一個安靜而奇特的小鎮,你見過400多隻虎視眈眈的禿鷲爭食天葬師用酥油、糌粑和著逝者骨肉的場景嗎?你聽過天葬師敲擊逝者骨骼發出「空空」的聲音嗎?釋然......

「這些年,為了鍛煉身體,我經常組織集體和單個出去旅遊、採風,旅行的地方是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河南,河北,甘肅等地我都去過,樂在其中,充實地生活,既鍛煉了腦力,也鍛煉了體力,讓我心情開朗,身體也一直不錯。

旅遊養生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旅途中感知生活幸福的密碼和訊息,感謝所遇到的種種美好和神奇。總之,腫瘤患者完成治療,處於康復時期時,可以適當地外出旅遊,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名勝古迹,從中吸取精神力量,激勵自己戰勝疾病,好日子也一定會回來的!

同時,她還總結出腫瘤患者外出旅遊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1)量力而行腫瘤患者旅遊路線不宜過長,時間不宜過久,日程不宜過緊。如果遠行最好分段分程,時行時息。由於目前旅遊成風,因而最好既能照顧到季節適宜,又能避開旅遊高峰,這樣旅遊時車、船、食、宿可提前安排。

(2)自知自重旅遊前要對自己的健康現狀有一個全面的正確估價,有的病人雖已康復,但還需長期服用一些藥物,最好隨身攜帶足量,因為有的藥物在旅遊途中未必能買到。

腫瘤病人通常免疫功能較為低下,雖然康復期的病人已有所恢復,但仍不及正常人。因此,自己應對天氣變化、溫度改變等情況隨時留意,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夏季旅遊,由於早晚溫差較大,除了帶上隨身的換洗衣服外,最好再帶一件夾衣或絨線衣;冬季旅遊,必須帶上毛衣、棉衣、風帽等。外出期間儘可能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飲食衛生。

(3)盡興而歸,腫瘤病人外出旅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身體的進一步康復,尤其是在精神上使自己逐漸擺脫疾病的影響。患病之後自己曾有過恐懼、煩惱、鬱悶等情況的話,那麼最好能在旅遊之中將它們拋棄。在旅遊中要時刻想到,自己度過了與癌症鬥爭的關鍵時期,現在整個大自然都在歡迎自己,自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癌症。

抗癌故事三

劉海洋,男,1941年8月出生,安徽渦陽縣義鎮人,1994年下半年右側乳房發現一腫塊,逐漸增大,至1995年2月腫塊似小饅頭大小,2月9日來解放軍八六醫院外一科許玉友主任接診,發現右側乳房有5X6X5腫塊,中等硬度,觸之不痛,腫塊不活動,三天後在局麻下行包塊手術,做快速活檢示癌變,改為硬膜外麻醉行乳腺癌根治術,四次化療後,全身情況良好,至今已22年沒見複發,今年77歲。

我與病魔死神搏鬥的過程中體會最深的是:樂觀向上最重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活著真好,享受陽光,享受生活,享受美好的一切,爭取再活20年,向94歲進軍。現將我在治療與恢復期間的一些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樂觀豁達的心態、悲觀情緒不足取。

癌症作為目前世界上最難治癒的疾病之一,奪取了很多人的生命,令很多人「談癌色變」。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很多人不是被癌症奪取了生命,而是自己被癌症嚇得放棄了生的希望。對於癌症,要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樹立抗癌的必勝信心,正確地對待病痛,不是輕易被癌症嚇倒。擁有樂觀豁達的態度是抗癌成功的重要因素,保持心情舒暢,快樂抗癌才會得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二、相信科學的方法、不要相信小廣告。

癌症病人在醫院治療的過程中,經常看到醫院大門口發放各種宣傳廣告的人很多,如老中醫、老軍醫、老專家專治癌症,祖傳秘方治癌症,最新發明治癌症等等不計其數。

得了癌症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配合醫生進行綜合治療,不要迷信江湖術士的「小廣告」,以免耽誤病情。早期治療應當到正規大醫院進行(三級甲等醫院),在恢復期的治療也是如此,不能病急亂投醫。

三、有限適量的鍛煉、有益健康的恢復。

癌症病人在恢復期間還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改善情緒。適當的鍛煉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遠比過分充足的休養重要,適當鍛煉對疾病的康復大有益處。但是由於癌症病人身體相對虛弱,所以各種活動一定要適當、適量,要嚴格控制運動的時間表,一般以半小時為宜,強度以自己不覺得疲勞就行,體質較差的人在室外活動時,最好有家人陪同。

四、過度化療弊大於利、應當慎重應用。

由於癌細胞的生長力特彆強,治療時都投以劇毒的藥物才能將其殺滅或抑制其生長。同時人體內的正常細胞的生命力本來就比癌細胞脆弱很多,其受到藥物的傷害比癌細胞更為巨大,所以「化療」的方法能殺滅或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更能殺死你的生命。

絕大多數人最終都不是因癌細胞的侵害而致命,而是由於身體承受不了「化療」的傷害而致命。抗癌藥物還能摧垮了人體的免疫系統,因為它能殺死或抑制了一些癌細胞,也能殺死人體的防禦細胞。

所以這類治療應當由醫生根據病情確定,切忌自行盲目選擇使用!癌症的恢復期治療因人而異,由於每個人生活的環境、方式、病情等諸多的不同因素,恢復治療的方法各不相同,應當結合醫生建議,探索一款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方法。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咽旁間隙常見腫瘤病變診斷,超全整理!
大餐來襲,腫瘤患者過年期間需要忌口嗎?這是一份誠意膳食指南!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