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漢服很美,為什麼現實中卻幾乎沒什麼人穿著上街?

都說漢服很美,為什麼現實中卻幾乎沒什麼人穿著上街?

在世人心中華夏民族衣冠服飾和禮儀制度、思想文化一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環。中華古老的服飾文化絢麗多彩,與民族屬性息息相關。中國也因此自古以來被尊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是漢族,可是他們畢生都沒見過沒穿過自己的民族服裝,這確實是非常可悲的。

中國歷史幾千年了,服飾也是在不停的變化。真正的漢服可能要追到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候的衣服就是寬袍大袖,誇張點說,袖子都能到地,下擺也很長。很多衣服其實都是在祭祀的時候,或者國與國之間談判的時候才穿,大部分時間根本不穿,因為壓根就無法走路。後來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就是因為覺得漢族這種衣服根本無法打仗。

後來,中國經過了永嘉之亂等,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他們的短打衣服非常方便,於是中國的服飾也在不斷的改革,早就受了外來因素的影響。

為什麼現實中卻幾乎沒什麼人穿著上街

現在,漢服穿起來也非常不舒服,最早的中國的褲子連褲襠都沒有,走路都無法邁開大步,特別難受。此外,夏天還特別熱,讓人受不了。

所以,那些希望恢復漢服的人,到底是要恢復到什麼時代的衣服呢?最早時期的?顯然沒有操作性。你穿個漢服擠地鐵,等你下來的時候,估計你的下擺就被人踩爛了。恢復到後期的漢服?那都是受了外族的影響,已經胡化了,跟現在西化的衣服沒有什麼區別啊,你恢復它有什麼意義?

況且,現在是一個多元的社會,穿著要凸顯每個人的氣質和品位,要彰顯個性,女孩子要展現自己曼妙的身材。現在的衣服花樣越來越多,有些衣服上衣不像上衣,褲子不像褲子,卻樣式新穎,可以吸引眼球,走到街上可以獲得很高的回頭率。但是漢服你在怎麼改變樣式,它的結構都是固定的,比如必須要有前襟、下擺等,而且,漢服把人包裹的嚴嚴實實,女孩子們的身材根本無法展示,一個個都顯得非常臃腫,實在不方便生活。

由此看來,漢服運動不能普及,是有現實原因的。我覺得,漢服作為民族文化的一塊瑰寶,時常進行展覽,甚至排演一些有關漢服的節目,讓大家欣賞一下它的美就足夠了,實在沒有必要把它變成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服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矢志卜漁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茶葉店和煙酒店幾乎沒什麼客人,卻不會倒閉?
故宮有9999間屋子,沒有一間廁所,那麼古代皇帝嬪妃如何方便

TAG:矢志卜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