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為心學的開創者,南宋陸九淵為什麼淹沒在300年後明朝王陽明的光輝之中

作為心學的開創者,南宋陸九淵為什麼淹沒在300年後明朝王陽明的光輝之中

陸九淵與王陽明都是心學的代表性人物,兩個人都對心學的創立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中,陸九淵是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則在陸九淵學說的基礎上發展了心學。

兩個人都認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人們應該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真理。都屬於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

下面就說一下兩個人的關係。

從思想來說,兩個人都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性人物。陸九淵生活於南宋時代,是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生活於明朝中期,是心學的發展人。王陽明將心學發展,並且細緻化,並且王陽明受到道家和佛家的影響,在其理論之中加入了這兩方面的元素。

歷史上將陸九淵和王陽明這兩位差距300餘年歷史的學者學說合稱為「陸王學說」,可見兩個人的學說是師承一脈的。

但是說到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名氣與影響,王陽明的名氣與影響要遠遠大於陸九淵。這是因為王陽明將自己的學說應用於仕途當中,起到了非常明顯的作用。

王陽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原名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他的個人學說被稱為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王明陽(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他的思想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用兵方面,王陽明可謂是出神入化。

他曾經多次帶兵剿滅叛亂,可謂是功勞極高,被皇帝追賜新建侯,謚號是文成。後來,他的學說傳播到東亞、東南亞一帶,對這些地方的人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日本,即使是現在也有很多人對王陽明的學說推崇備至,以至太鹽平八郎、李光耀等都奉陽明先生之思想為圭臬。

陸九淵(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靜,撫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縣)人,漢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學家,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因書齋名「存」,世稱存齋先生。又因講學於象山書院,被稱為「象山先生」,學者常稱其為「陸象山」。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進士,調靖安主簿,歷國子正。有感於靖康時事,便訪勇士,商議恢復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給事中王信所駁,遂還鄉講學。紹熙二年(1191年),知荊門軍,創修軍城,穩固邊防,甚有政績。紹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謚文安。

陸九淵為宋明兩代「心學」 的開山之祖,與朱熹齊名,而見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說,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學茍知道,六經皆我註腳」。明王守仁繼承發展其學,成為「陸王學派」,對後世影響極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作為宋明兩代「心學」 的開山之祖,陸九淵與朱熹齊名,而見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說,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學茍知道,六經皆我註腳」。明王守仁繼承發展其學,成為「陸王學派」,對後世影響極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陸九淵與朱熹同時,兩人都是理學家。陸學直接於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的「心學」。他認為人們的心和理都是天賦的,永恆不變的,仁義禮智信等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鑠的。學的目的就在於窮此理,盡此心。人難免受物慾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靈,理就不明,必須通過師友講學,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復心的本然。修養功夫在於求諸內,存心養心。具體方法是切己體察﹐求其放心﹐明義利之辨。自稱這種方法為「簡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於讀書﹐則最重視 《大學》﹑《中庸》﹑《論語》 和《孟子》﹐要求聯繫日用事物諷詠自得﹐反對習註疏章句之學﹐場屋之文﹐以謀求利祿。

陸九淵的思想接近程顥,偏重在心性的修養。他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過於「支離破碎」。

為此,他和朱熹常相辯難。

作為「心學」創始人,其主張「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見性」,「心即是理」,重視持敬的內省工夫。即是所謂的「尊德性」。朱熹言「理」,側重於探討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陸九淵言「理」,則更偏重於人生倫理。

到明代時期,因為王陽明讚賞陸九淵的學說,使得陸九淵的「心學」得以發揚。因此學界稱之為「陸王」學派,王陽明因此也就成為了心學方面的集大成者。

道路方面,陸九淵與王陽明有相似之處,兩個人不僅僅走仕途,而且都開壇講學,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並擁有很多擁躉者。

總而言之,陸九淵與王陽明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兩位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自己學說的實踐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聞之聲 的精彩文章:

老外在中國:一英國孩子在中國住久了,英語只打30幾分後的悲慘遭遇
一本關於夢想與進取的兒童成長勵志故事,《偉大的一步:尼爾·阿姆斯特朗》

TAG:華聞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