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女王向塑料袋宣戰,你準備好在環境科學與政策領域大顯身手了嗎?

英國女王向塑料袋宣戰,你準備好在環境科學與政策領域大顯身手了嗎?

就在昨日,英國女王發出了向禍害地球500年的敵人宣戰的消息,消息一出便經各大媒體瘋轉。這次英國女王宣戰的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家或是具體的個人,而是我們全人類的公敵—「塑料」

135

女王宣布在皇室地盤上,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瓶。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女王突然之間向塑料宣戰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因為我們人類地球尤其是海洋生物已經被塑料危害到一種很嚴重的程度了,一根不起眼的塑料吸管,需要幾百年的時間來降解,我們扔的隨意,可它消失的太不容易。

▲「每一年,大約有800萬噸的塑料被扔到海里」

▼大量塑料吸管

從當地時間2017年8月28日開始,肯亞新出台的一項法律規定,肯亞公民生產、銷售或使用塑料袋將面臨最多4年的監禁或者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萬元)罰款。堪稱史上最嚴「禁塑令」。

據報道稱,在過去的十年,肯亞曾三次嘗試出台「禁塑令」,直到最近才正式通過,但其中不乏有反對聲音出現。肯亞製造業協會發言人薩繆爾?馬通達稱,由於塑料袋是肯亞一項重要產業,此舉將導致嚴重的連鎖反應——造成176家廠商關停,6萬人失業。

在繆思,我們致力於培養具備有國際視野和中國靈魂的學員,並且身體力行地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挑戰。生態環境污染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很多人認為,環境污染是個遙不可及的概念,自己就算少點一份外賣,少用一隻塑料袋,也很難保證他人不使用塑料袋,因此很多人都對減少「白色污染」的口號感到麻木,甚至覺得事不關己。

其實早在九年前,中國也因環保的問題,實行了「限塑令」。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商販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可「限塑」9年,為何現在滿大街還能看見塑料袋的使用?甚至很多人會覺得塑料袋越來越為廣泛,「限塑令」為何不痛不癢?菜市場和一些小攤小販就成了法外區域,不僅是菜市場和便利店,外賣也成了「限塑令」的「灰色地帶」。

思辨創新的話題:

1、我們都習慣了用塑料袋做垃圾袋,現在沒有這些塑料袋,那用什麼做取代呢?直接用垃圾桶裝垃圾也要浪費水資源的;

2、裝生肉、鮮蝦魚類怎麼辦?總不能用紙來代替吧?這樣也會造成紙資源的浪費的。

3、如不免費提供塑料袋,那麼如果塑料袋要消費者購買,定價如何?生活成本提高了,那麼商家是否願意會降低其他的成本來彌補消費者的成本呢?

無論是肯亞的「禁塑令」或中國的「限塑令」的出台都會導致眾多企業面臨虧損甚至是倒閉,但限制塑料袋的生產和使用所產生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收益遠遠大於損失。不僅可以直接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遏制白色污染,也有利於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帶來社會整體福利水平的提高,脫離「浪費型社會」。

而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抵制塑料袋的使用,這無疑增加了人們對替代品的大量需求,市面上的可降解塑料袋、環保厚型塑料袋、無紡布袋等等產品的銷路將變得更好,更受人們的歡迎,刺激原生產塑料袋的廠家調整產品結構、加快技術的研發,塑料行業的整體利潤率也將會得到顯著提高。

從肯亞「禁塑令」的出台到中國九年前發布的「限塑令」,打造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已經是一個全球持續關注、全民廣泛參與的重要議題。

那麼,針對環境科學,環境政策和新能源開發方向,同學們可以做哪些背景提升的活動呢?

在這裡要向大家介紹一個概念——「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公地悲劇是指一種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的社會陷阱,一般發生在公共物品上,可以是水,空氣,公共魚塘等一切無法限制他人使用的公共資源。這種資源本身是消耗品,但是自私的個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去無限制的使用此公共資源,最終導致這項資源的枯竭。

視線轉移回國內,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擁有近14億的人口,私家車數量更是在2016年達到了1.46億輛排名世界第一,汽車尾氣的排放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一大重要罪魁禍首,這裡我們如何才能避免公地悲劇的發生呢?

carbon tax(碳排放稅)可能是一個解決方式。碳排放稅在西方歐美國家已經有推廣的經歷,學員可以結合中國自身的國情談談碳排放稅到底是否在國內可行,以及調查自己的城市有沒有相關的尾氣排放政策。

項目開展的方式:

A.自己所在城市的尾氣排放政策

B.各類車型碳排放量的對比總結出最節能環保的車型

思辨問題:為何儘管大排量車型費錢不環保,還是有很多人選擇?新能源汽車為何價格居高不下?如何更好的推廣新能源汽車?

C. carbon tax該怎麼收,如何收,又怎樣去落實。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針對女王提出的禁止使用塑料的話題,可以開展哪些跨學科領域的調研活動:

A. 公共政策方面:女王提出的這項政策要被落實,要如何通過立法機構來制定這一政策,英國實行的是議會制,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同學們可以探究英國議會制的形成以及運營方式,採取跨國別的方式研究不同國家的政策制定方式的特徵。

B. 傳播學方面:英國女王振臂一呼,到了萬里之外的中國,很多微信用戶積極轉發,這就激發了人們討論,引發了社會輿論,更鼓勵大家關注環境問題,所以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傳播的力量。在一個互聯網信息時代,我們如何甄別信息,鎖定有效信息,如何藉助多媒體的信息傳播渠道更好地連接世界,這是一個傳播學角度的課題。

C. 經濟學方面:「禁塑令」一出,自然導致生產塑料的企業減少了,那麼相應的國家就少了這方面的稅收。另一方面,企業沒了,眾多員工就沒了工作,所以這項公共政策不僅對宏觀經濟和商業生產產生了影響,同時也波及到了社會穩定。這項政策轉變關乎很多員工和家庭的收入來源,影響產業升級,也波及社會穩定。

D. 環境科學方面:如果沒有這些塑料袋,那用什麼做替代呢?紙袋似乎是一個解決方案,但是這也就意味著大量的樹木砍伐,進而影響到森林資源和生態穩定。從環境科學的領域出發, 可以探索不同的替代方案並評估他們的影響。

E. 生物化學方面: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這些都是高分子聚合物,很難用溶劑溶解,而一個塑料袋的自然溶解至少需要200年。同學們針對這個可以做一些生物化學實驗,看看使用什麼溶劑在什麼溫度下可以將塑料袋快速溶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繆思國際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繆思國際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