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的奧斯卡,一樣的二戰,不一樣的精彩

同樣的奧斯卡,一樣的二戰,不一樣的精彩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上周末(3月4日)業已完成了26個專業獎項的頒發,這個行業協會獎項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叫做「奧斯卡」。

是的,奧斯卡並非一個國際性的獎項,它給非英語電影留下的唯一空間就是最佳外語片獎,但即使是這樣,它依舊是電影業界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獎項之一。

與此前幾個電影寡年(優秀作品少)不同,今年的奧斯卡可謂是群星璀璨,每一部提名的作品,都有實力最終斬獲獎項,而最終的贏家自然也是實至名歸。在這裡,小編想要聊的片子是獲得最佳音效剪輯、音響效果以及最佳剪輯三項技術大獎的《敦刻爾克》和加里·奧德曼斬獲最佳男主角獎項的《至暗時刻》,他們都被提名最佳影片,雖然最終與獎項失之交臂,但優秀是肯定的。

為什麼想說這兩部片子呢,因為《敦刻爾克》的結束,就是《至暗時刻》的勝利。

敦刻爾克,一場失敗了的勝利

歷史上的敦刻爾克撤退,盟軍喪失了除蘇聯之外的整個歐洲,歐陸全部暴露在納粹的屠刀之下。

而諾蘭導演詮釋的敦刻爾克,從個體的逃亡開始,到全體40萬盟軍的全部成功撤退,沒有一個特定的主角,講的也都是些小人物,在槍林彈雨中他們會怯懦,甚至為了爭奪一線生機而排擠異國士兵,充分展現了個人的渺小。

但是面對這全世界的災難,英國船主們爭相跨越英吉利海峽前往營救,有航空兵為了隊友掩護最終墜機海上,也有飛行員耗盡最後一滴機油迫降後被俘虜,沙灘上點燃飛機那衝天火光,好像預示著未來註定光明,這一切又折射著人性的偉大。

當片尾,士兵們灰心喪氣的坐在火車上、為自己的失敗氣餒時,迎接他們的卻是首相丘吉爾激情澎湃的演講和全英國乃至全世界抗戰到底的決心。

至暗時刻,從抗戰開始,以勝利結束

提到二戰,必然想到的就是盟軍的幾位巨頭:羅斯福、丘吉爾、戴高樂和斯大林,他們在面對人類歷史上範圍最大、戰局最殘酷的戰爭時,信念堅定的帶人們走出了困境,而在這裡面最富傳奇的莫過於丘吉爾。

之所以說他最具傳奇,主要是因為他雖然從1900年就開始從政,但在二戰之前,不僅政績普通,並且還有像達達尼爾海峽戰事這樣的黑歷史,如果不是二戰爆發後波蘭和法國相繼淪陷,主張綏靖政策張伯倫被迫下台,丘吉爾可能會一直是一個毫無作為的政客。

但是,中國有句放任四海皆準的古話「時勢造英雄」,正因為這些歷史的巧合,66歲的丘吉爾被保守黨推舉出來當「靶子」和「傀儡」。

在執政初期,他就遇上了4000加萊英軍全軍覆沒無一生還、上議院紛紛指責的困境。面對這樣的困境,丘吉爾像每個普通人一樣,懦弱、認慫、只想一個人待著……但是隨著英王喬治六世的鼓舞,他開始走出被貴族和利益佔領的上議院,去下議院、去街頭感受人們的抗戰熱情。

1940年5月13日,丘吉爾在下議院發表著名演講:「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我們就無法生存。」

最終,丘吉爾以381:0得到了全英國的支持。

《至暗時刻》以真實的視角,講述了丘吉爾在英國政壇脫穎而出、最後成為偉大領袖的過程,多面性的人物刻畫,不但沒有損壞丘吉爾的偉大,而是讓他更鮮活立體,雖然他有他作為個人的不足,但卻絲毫不影響他作為二戰英雄和英國領袖的偉大。

另外還有一個小知識插播:丘吉爾憑藉《不需要的戰爭》獲得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請注意,不是和平獎),他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

戰爭很醜惡,它充斥著貪婪、罪惡、殺戮和犧牲,但是戰爭中人們的勇敢和果決,以及經歷戰爭之後人們的深切反思,卻猶如在廢墟上綻放的花朵,美好而充滿希望。

奧斯卡是全球電影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被提名作品皆故事精彩、製作精良、畫面精美、人物深刻,投射著人們對電影藝術的專註與用心。龍朔羲和亦要像奧斯卡一樣精益求精,為動漫業及電影業貢獻佳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的德國將領,有人曾預言,如果他不死,二戰歷史會改寫
如果日本在二戰期間發現了大慶油田,二戰格局能改寫嗎?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