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老手藝傳承得更久一些

讓老手藝傳承得更久一些

【新春走基層】

「讓老手藝傳承得更久一些」

過了臘月二十三,鄉村裡的年味一下子散發開來,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年味也總是會比城市多幾分。在善感鄉羅興村,有的農戶按照傳統習俗在忙著打陽塵,有的農戶忙著滷肉,一切準備就緒,等著大年三十的到來。雖然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默契地選擇「停工」,但總有個別村民坐不住,趁著這幾天教點或學點東西。

生活磨礪 成就手藝

2月21日,正月初六。

一大早,羅興村8組村民謝奎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計劃著,利用一天的時間縫製好2床棕墊,也趁著春節這幾天的休息時間將這門老手藝教給兒子。

「一年365天,300天在外四處找活干,家裡的事落下了許多,孩子也沒顧得上,這幾天休息時間長,多陪陪家人。」

謝奎

謝奎是個苦命的人,父親早逝母親智殘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從12歲起他用稚嫩的肩膀扛下了一個家所有事情。「貧賤夫妻百事哀」,好不容易成個家有了兒子,因諸多原因夫妻兩人分道揚鑣。現在,謝奎和年過七旬的母親以及兒子,祖孫三人相依為命地過著日子。

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謝奎打小就勤快而且心靈手巧,手上活他看上兩遍就做得有模有樣。雖然他從沒有正式跟過任何師傅,可會的手藝卻很多,蔑匠、木工、修房造屋等,用他自己的話說「凡是在農村需要做的活,我都會幹。」

「屋前屋後都有棕樹,所以縫製棕墊是我最早學會的技術活兒,從16歲起一直干到今天,棕墊、蓑衣等我都會做。你看這些縫製針都是我自己改進的,以前的針大多是直的,縫到墊子中間時特別不好使,我把它打成彎的,好用還可以提高縫製速度。」

謝奎

謝奎熟練地穿針引線,明顯有些自豪。嬌嬌妹看到,縫製針大小不一,呈拱形,約0.2毫米粗,一頭磨得尖尖的,另一頭則被錘扁打了孔。

憂心失傳 現場傳授

開始縫製棕墊了。

「兒子,看清楚了,縫製棕墊第一步是學會鋪棕。把棕片一張張攤開,在鋪第二層時要注意覆蓋……」兒子謝一銘站在謝奎身邊,仔細地看著棕墊縫製的每一步,不時抬頭看一眼藍天,似乎是在回憶縫製的步驟。

經過20多年的磨鍊,謝奎如今的手藝已是爐火純青。一根彎針在他的手裡上下翻飛,不一會工夫,一床棕墊就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針腳的長度、針腳之間的寬度幾乎分毫不差。

鋪棕、穿線、縫製、裹邊……經過數道工序,謝奎縫製好了一床棕墊。又開始著手縫製第二床。

「兒子,剛才的步驟你記下來了嗎,跟著爸爸來試試?」

謝奎

鋪好棕葉後,謝奎把針放在了謝一銘的手中。謝一銘站在謝奎的身旁,順著他縫製的針腳,距離約3厘米處用力地落下了第一針。

孩子太小力道輕,根本穿不透厚厚的棕葉,謝奎一邊安慰著孩子一邊把棕墊翻個轉,按照針腳重新縫製。

GIF

「爸爸,你現在不是在教我嗎?我學會了,長大後一定會把這門手藝教給我的朋友。」

謝一銘

「謝一銘,快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

談話間,院壩上跑過來幾個孩子。

「夥伴們,來我一起做這個縫製棕墊的遊戲吧,好玩又可以學技術。」

謝一銘

看著兒子懂事的樣子,謝奎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趕緊給每個孩子發一顆針教他們縫製。看著孩子們笨拙的樣子,他笑了,似乎看到了一大群人坐在院壩上,細細地琢磨著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手藝。

小 記

守護好前人的手藝

迫於生活的壓力,現在謝奎也極少縫製棕製品,但每隔幾年,他就會去剝棕樹。閑暇下來,接到了縫製的活兒,他也總會叫上兒子,一邊幹活一邊給兒子講解縫製的步驟。

如果把時間撥回到過去,純手工製品、石刻藝術等精粹百工興盛,呈現榮耀盛景。可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製作代替了手工,社會的進步使新事物層出不窮,舊的、老的東西自然地被淘汰。民間的手藝有千千萬,甚至有好多手藝是藝人們漂洋過海帶回來的。可現在,有很多流傳了百年的手藝,如手工製品、燒瓦技藝等,在現代文明的衝擊和洗刷下,人們漸漸忘卻了對傳統的繼承和沿襲。

面對著這些瀕臨滅絕的手藝,仍有人懷著百年不變的心不離不棄,通過心口相傳把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技藝傳承和沿襲,他們用質樸的工匠精神溫暖、感染著身邊的人,傳承淳樸的民風、守護著家鄉。對於他們的做法,我們首先應該大大點贊。然而,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像他們一樣,力所能及地把這些手藝通過整理成書或繼承發揚等方式,把這些漸行漸遠的手藝保留下來。

(作者 冉 立 編輯 曹竹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彭水 的精彩文章:

彭水摩圍山景區恢復開放,冰雪世界等你來……

TAG:掌上彭水 |